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6期

公共領域視野下的高校微傳播研究

賈先濤 馬江寶
2016年06月28日09:5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微傳播的興起改變了高校信息環境,也為公共領域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本文基於公共領域的理論視角、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微傳播環境下公共領域建設的可行性與必要性﹔依據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探討了高校的微傳播的發展方向和措施、分析了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策略,為提高校園微傳播效果、建設校園公共領域、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分析了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公共領域﹔微傳播﹔信息素養﹔高校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6-0064-03

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傳媒形態的演進,媒介融合發展帶來了微傳播的興盛。微傳播的信息傳播具有時效強、碎片化、精准化的特點,同時具備了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的功能,既改變了媒介環境、又促進了現實環境的變化。高校對微傳播的功用高度重視,陸續開設了公眾微信號,有的高校甚至開設了多個公眾微信號,微傳播成為高校教育和宣傳的重要媒介。高校大學生的微信群、朋友圈、博客等形式的載體,構建了多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討論具有普遍興趣或利益的話題,產生類似公共領域的效果。本文在“公共領域”理論的啟迪下,探討當下高校微傳播的獨特性,為提升高校微傳播效果、提高當代大學生信息素養、提高綜合素質尋找相應的路徑和方法。

一、公共領域的相關研究與發展

(一)公共領域的概念及發展

公共領域的概念由政治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在其著作《人類條件》中首先提出,后經法蘭克福學派的尤爾根•哈貝馬斯在著作《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中完善,遂引起學界對於公共領域的研究和探討。哈貝馬斯認為,公共領域是一種介於市民社會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與國家權利領域之間的機構空間和時間,其中個體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他們所關注的公共事務,形成某種接近於公眾輿論的一致意見,並組織對抗武斷的、壓迫性的國家與公共權力的形式,從而維護總體利益和公共福祉[1]。可知,公共領域是介於公眾和管理機構間的過渡性輿論場所,旨在維系大眾的公共利益、並通過輿論的形式維護一定的秩序和規范。

(二)國內的公共領域研究與探討

自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理論被引入中國后,學界對該理論爭議不斷[2]。有的學者認為該理論對於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也有學者認為該理論與國情差異較大、不具備現實意義。當前,國內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首先,聚集於對國外公共領域的基本理論的翻譯、研究、引入,結合理論提出的時代背景、社會變化、經典文獻和著作的研究,為國內學者介紹該理論的基本內涵、梳理公共領域的發展和演變﹔其次,爭論中國近代公共領域的存在與發展,黃宗智、景躍進、鄧正來等一批學者認為中國近代出現過公共領域的形式,如學社、報刊、商會等﹔針鋒相對的觀點認為中國不具備產生公共領域的傳統和條件,公共領域只是西方文化下的特殊形式﹔最后,是關於如何構建公共領域的探討,相關研究表明公共領域的建構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上而下、由國家或政府層面出面組建﹔另一種是自下而上、公民借助一定的平台和機制來實現。

(三)新媒體促進了公共領域研究的建設與發展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很難給它一個精確的定義,為了和傳統的大眾媒介進行區分而提出的新概念,代表了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呈現出了鮮明的特點,如信息的時效性、多媒體化、碎片化、精准化等,也豐富了信息傳播方式、易於管理信息的傳播范圍、提高信息傳播的精准性,媒介融合明顯,如聲音、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載體均可通過單一的平台傳播。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獨特優勢就是其信息來源的多元化和草根性,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具備了信息的採集、編輯、發布等功能,每一台終端均可成為信息傳播平台、豐富了信息的來源,改變了傳統媒介單向傳播的模式。同時,新媒體提供了強大的交互、社交功能,各種圈文化盛行,基於興趣、利益、友誼的商業圈、同學圈等對個體的影響越來越大,構成了組織傳播的公共信息平台。新媒體的出現引起了學界的關注,一些學者開始關注新媒體對公共領域構建的作用,並展開相應的研究。當前的主要研究集中於兩個方面,一是新媒體如何促進公共領域的建設、並探討相應的策略、措施、方法,二是不同層面的公共領域建設問題,近年來高校公共領域的建設與研究成為熱點。

二、微傳播促進了高校公共領域建設

(一)微傳播發展情況分析

微傳播的快速發展是源於微媒體工具的出現與興盛,微博、QQ、微信等眾多的微傳播工具中,目前以微信的發展與應用最具有代表性。據騰訊公司的微信團隊於2015年發布的《微信生活白皮書》,當年9月份,微信平台的日登錄用戶達5.7億人,同比增長64%,微信在國內一線城市的滲透率達93%。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於2016年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佔的比例為29.9%,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網民佔的比例為19.6%。因此,從年齡、職業、學歷等方面分析,在校大學生是微信用戶的重要力量。

此外,微信是既可以面向個體用戶的工具,也是面向組織機構的綜合性信息傳播工具,后者被稱為微信公眾號,是組織機構發布權威信息的微平台。目前,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多個領域,諸如教育、商業、醫療、娛樂等。高校已經欣起了微信熱,高校公共平台的功能也日益豐富,如宣傳、招生、教學、時政、娛樂等。

(二)高校公共領域建設情況研究

在眾多的研究者當中,張貞對公共領域的認識比較有借鑒意義。她認為,公共領域是指由私人領域中的個體集合而成的社會文化體系,具有自由對話、形成公眾意見、表述公眾意願、批判監督國家權力機關等功能,在這樣的“私人總和”組織中,個體的自我意識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和培育[3]。張貞對高校的現狀進了分析,並得出了結論,高校是一個最適合“公共領域”產生的場所。高校的信息環境、人才優勢、知識創新、文化傳承都具有獨特的優勢,與其它的社會機構相比較,確是知識分子集中、高學歷人才集中、極富創新能力的信息產生、共享、交流組織,具備公共領域產生的必要條件。

當前的社會變遷,網絡信息環境的發展與變化,個體成長空間的影響,為當代大學生帶來了一系列的機遇與挑戰,他們在現實生活與虛擬生活中的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將處於一個動態平衡期。虛擬空間使得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等轉移到互聯網環境中,突破物理空間阻隔,超越時間的變化,將不同形態組合在一起[4]。因此,高校的網絡公共領域建設,對於提高學生的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微傳播對高校公共領域建設的促進作用

公共領域的存在與發展需要一定的先決條件,哈貝馬斯認為其魂需要具備三個條件:1.由私人組成的公眾。他們具有獨立人格,能夠在理性基礎上就普遍利益問題展開辯論﹔2.擁有自由交流、充分溝通的媒介。因為媒介是信息的載體,決定著信息的流量。單向的非溝通媒體將導致信息的匱乏和意義的缺失,在此基礎上私人的“獨立”與“理性”也就失去了意義﹔3.能夠就普遍利益問題自由辯論、充分交流,進行理性批判達成共識,形成公共輿論[5]。從傳播學的角度去理解公共領域,須包含以下要素,個體充分表達的自由和權力、擁有交互功能的媒介、承載公共表達訴求的信息平台,微傳播的出現,恰好滿足了這些要求。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