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3D電影與觀眾認同:一次觀影調查的思考【3】
4.提升國產3D電影觀眾認同度的對策思考
觀影調查中發現,歷年來最受觀眾喜愛的10部中外3D電影分別為:《阿凡達》《變形金剛》系列、《智取威虎山》《銀河護衛隊》《霍比特人》系列、《泰坦尼克號3D》《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超體》《指環王》系列、《星際穿越》(該片為非3D電影,但有觀眾認為該片的視覺精彩程度並不亞於普通3D電影),在這10部影片中,國產3D電影隻有《智取威虎山》一部,《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經典3D影片在觀眾心目中認同度較高。具體而言,3D電影《阿凡達》的觀眾認同度頗高,該片不論是故事情節、視覺畫面、思想藝術性還是技術特效呈現方面都令觀眾普遍感到難忘,特別是影片宏大場景令觀眾所產生的視覺震撼感,且還冠之該片以“3D啟蒙電影”稱號﹔在3D電影的觀影題材需求方面,觀眾對於科幻3D電影較為青睞,比如《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和《超體》之類,都滿足著觀眾的科幻想象﹔《智取威虎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歷史、思想、藝術性等方面更令觀眾感到認同。而具體說來,對於同一部電影,觀眾的認同角度也存在差異,這取決於觀眾的不同觀影題材、類型等偏好,知名導演和知名演員對於3D電影來說也頗具影響力與號召力,比如3D電影《一部之遙》在上映之前對於廣大觀眾的普遍吸引力源自導演姜文,而部分觀眾出於對劉亦菲、甄子丹等明星的喜愛,表示也會願意去看“3D爛片”。這些能為3D電影錦上添花的元素,若能運用得當,也能提高觀眾對影片的認同度。
在3D電影中,真實性和假定性之間的界限幾近消弭。電影的“白日夢”性質被拓展,對於生活於高節奏都市環境中的現代觀眾來說,3D電影有助於釋放產生於現實生活中的焦慮感、疏離感和異化感,獲得別樣的視覺與觸覺觀影體驗,這是3D電影深層觀影心理的重要體現,但觀眾並不會僅僅看重視覺刺激。劇情和故事性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頗為重要,在偏重視覺呈現的3D電影中也不例外,在3D電影中,營造“夢境”依賴技術與特效,而構筑觀影“心理認同”仍然依賴故事與內涵。具體到國產3D電影:對於如何進一步提升國產3D電影的制作能力,59.73%的觀眾認同“故事與劇情亟待改進”﹔而3D電影的藝術內涵與創意將給它帶來品質與價值認同,58.37%的觀眾認同應“提高藝術內涵、創意與理念”﹔在劇情與創意、內涵之外,觀眾也希望3D特效能有所改進:51.13%的觀眾認同應“繼續改進3D立體技術及特效(比如裸眼3D技術等)”。值得注意的是,3D電影觀眾並未將“3D特效”視為首要因素,在觀眾看來,3D電影作品是否符合觀影需求也較為重要:32.58%的觀影者認為應“把握市場動向,更密切關注觀眾觀影需求”,總體而言,觀眾的3D觀影需求是多元化的,也是提升國產3D電影觀影認同感的重要參考因素。
圖1 國產3D電影最大劣勢和未來最應努力改善方向
資料來源:圖中數據來源於《國內上映3D電影觀影調查問卷》。
改善現階段中國3D電影尚存問題,已有一些應對之策,如建立國家級3D技術基地、發展數字內容產業、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產業鏈條化等[6]。國產3D電影在提高觀眾認同度方面離不開對3D觀影深層心理的把握,在3D電影觀影體驗中,“觀眾認同機制”的特殊性體現在:在“觸覺化”的觀影過程中,觀眾觀影的生理與心理的“介入感”都得到增強。3D特效已然進步,但在3D電影視覺經驗常態化之后,觀眾對於劇情與內涵的觀影需求將會提高,制作尊重觀眾的3D電影,能盡可能符合觀眾的3D觀影期待,滿足其潛在心理需求與奇觀體驗,並在最終提高觀影認同。綜合調查結果來看,觀眾對國產3D電影的觀影認同程度主要受劇情、內涵、特效這三大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具體說來,從觀眾角度提升國產3D電影觀影認同的對策為:第一,鑒於3D電影技術及影像表現形式的特殊性,更應注重劇本與故事情節設計,力求將3D技術與電影敘事、視覺場景等完美結合,技術與技巧終究只是浮於表面,觀眾普遍對於劇情過於牽強的3D電影認同度不高,是否將影片制作成3D應考慮劇情內容、場景設計等與3D技術的適配度﹔第二,將3D電影的故事與深刻的文化、歷史、藝術內涵等相聯系,制作打動人心的3D電影是提升觀眾觀影認同的重要途徑,在3D電影的觀眾敘事認同方面,觀眾更看重情感共鳴以及3D電影敘事的新穎性,3D電影的技術形式與藝術內容應協調統一﹔第三,觀眾希望3D特效能夠更加“逼真化”,對於3D電影呈現“宏大場景”的優勢仍較為期待,在擺脫浮夸技巧的同時,爭取提升拍攝質量,在思想藝術性基礎之上,給人更加煥然一新的視覺震撼效果﹔第四,重視觀眾的觀影需求與文化需求也是提升觀眾觀影認同度的重要方式,用受眾最樂於接受的方式會更容易拉近觀眾對3D電影的心理距離﹔第五,全面提高3D電影立體技術的藝術品質,注重內容創意,值得注意的是,較多觀眾表達了對於國產科幻、奇幻類3D電影的觀影需求與願望。綜合調查情況來看,3D電影故事情節是否貼近觀眾觀影心理,也影響著觀眾是否產生觀影認同,觀眾普遍對於電影的劇情故事性要求較高,部分觀眾無法對某部3D電影的結局產生認同感。3D電影敘事藝術尚待更進一步優化,3D技術應為電影敘事藝術服務,在國產電影3D中,最引人難忘的視覺場景離不開經典的視覺場景素材,這樣的素材能更好地發揮3D技術對電影敘事的服務功能,將技術、劇情、內涵等因素巧妙融合的3D電影更能提高觀眾的觀影認同感。
參考文獻:
[1] 劉漢文.2012年度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分析報告[J].當代電影,2013(3).
[2] 大衛.鮑德韋爾.后理論:重建電影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 付茜茜.從2D到3D——電影觀眾觀影情況調查報告[J].當代電影,2015(5).
[4] Qihao,Jessica Tanca ,Sophie Janicke.Does 3D Increase the Enjoyment Experience?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n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3D[J].3D Research,2013,4(4):1-9.
[5] Brendan Rooney, Eilis Hennessy.Actually in the Cinema: A Field Study Comparing Real 3D and 2D Movie Patrons` Attention, Emotion, and Film Satisfaction[J].Media Psychology,2013, 16(4):441-46.
[6] 司崢鳴.中國3D電影產業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學術交流,2012(1).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