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6期

圖書編輯與作者的溝通交流技巧分析【2】

曹 騰
2016年06月28日11:2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編輯與作者處理分歧的藝術

(一)明確雙方目的的同一性

編輯和作者雖然立場不同,可是工作的目標是統一的,都是為了書稿的盡善盡美。在溝通過程中明確了這個原則,就不會出現意氣用事、非要爭出個高下來的低級錯誤。溝通書稿不能本著一定要說服對方的預設立場。多換位思考,傾聽下對方的“為什麼”。問問作者這樣創作的意圖、不願意修改的理由。作者畢竟是書稿的創作者,他的堅持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而編輯是給予書稿二次生命的人,提出來的修改意見是比較客觀的,也是綜合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的。雙方都拋棄自己的成見,退一步海闊天空。

(二)認清自我角色,擺正思維心態

或許編輯有好的文筆,但是作者有自己的語言風格,接受了稿子就必須尊重和保持作者的風格。那種覺得自己寫的比作者好、恨不得把對方稿子推倒重寫的想法要不得。對於作者來說,交了稿子不等於就得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出版。編輯作為第一讀者,有著豐富的審稿經驗,跳出創作思維,站在客觀立場,往往能發現稿子的結構不合理、體例不清晰、情節前后矛盾等問題。指出來,有道理的,作者虛心接受就好。美國格羅斯主編的《編輯人的世界》中曾經提到:“作者必須明白,編輯是激發他們、鞭策他們,有時甚至是逼迫他們達到創作巔峰的必要力量。編輯有他們自己的創造力,而這種能力是作家很少具備的。編輯通常具備了批判性的分析能力、超然的眼光,以及作者應該善加利用的卓越表達能力。……作者應該對這種編輯才能抱著敬意,肯定這也是一種創造性的才華,同時從中受益。”

(三)尊重作者原作,盡量不改、改必有據

孫犁曾經說過:“作者原稿,可改可不改者不改。可刪可不刪者不刪。不代作者作文章(特別是創作稿),偶有刪節,要使上下文通順,使作者心服。”這就是編輯的最高境界。不得不改的,必須有所依據,是不是有著作權問題,是不是違反了相關編輯規范等。改動的部分,最好告知作者,請其核對和認可。不能確定到底改不改的問題,及時跟作者溝通,在掌握更多創作背景的基礎上,修改會更加客觀。

(四)提升專業素質,取得作者信任

對於初次合作的編輯和作者,建立信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也是編輯展示自我專業素質的過程。筆者曾經在策劃一本教育類圖書時,根據書稿結構,在梳理作者所給的上千張照片中迅速挑出幾十張與內容吻合的照片插入文中。作者一籌莫展的照片問題解決后,對編輯的專業能力馬上增加了信任感,合作也變得順利愉快。編輯提出修改意見要有理有據,要能看到作者忽視的方面,避免稿件出現政治傾向等嚴重問題,這樣的專業素養是合作的良好保障。

作為編輯,掌握了與作者交往的藝術,處理好與作者的關系,與作者一起打造精品圖書,才能創造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 張放.論學術圖書編審流程中編輯與作者的互動[J].出版發行研究,2011(4).

[2] 高軍曉.重點圖書編輯與作者的溝通技巧[J].科技與出版,2013(9).

[3] 施東毅.圖書編輯與作者的有效溝通研究[J].編輯學刊,2015(6).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