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6期

圖書編輯與作者的溝通交流技巧分析

曹 騰
2016年06月28日11:2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圖書編輯與作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是確保圖書出版質量的重要保障。隻有編輯與作者之間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採取合理的溝通方式,才可以改善圖書編輯與作者之間的關系,進而確保文章的高質量。文中分析了圖書編輯與作者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渠道,探討了編輯和作者間應當建立的理想合作關系模式,以及一些可供借鑒的具體經驗,以期為廣大編輯提供參考。

關鍵詞:合作﹔投稿﹔約稿﹔尊重﹔理解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6-0120-02

編輯是一個全能的職業,絕不僅僅是坐在辦公室編輯稿件這麼簡單。從民國時期著名的出版人,到如今各大出版社的策劃編輯,與作者交往的能力是工作的敲門磚,也是決定一本書成敗的關鍵一步。那麼,編輯與作者交往的藝術,與其他行業的人際交往,有什麼共通以及不同之處呢?如何才能成功地與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呢?

一、編輯與作者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渠道及應對技巧

1.電話投稿。編輯結識作者的第一步,一般是從電話溝通開始的。如果是坐在辦公室接到作者的投稿電話,編輯一定要詢問清楚對方的書稿題材、內容、作者的身份、寫作情況等。由於投稿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很多作者並不了解出版社的情況,很有可能他們的作品並不符合編輯的出版方向。經過簡單詢問后,編輯應簡明扼要地介紹下出版社及自己所在部門的工作情況,並請對方發來書稿后仔細閱讀以作進一步判斷。書稿最好要求發送電子版,如作者實有不便,隻能郵寄紙質稿,一定要與對方約定紙稿是否需要退還,以避免本社未能出版卻將對方原稿丟失的情況發生。

2.在講座、學術研討會等場合約稿。去參加這樣的活動之前,必須提前做好准備。著裝上要偏正式,庄重大方。參會前盡可能多了解下主講人或者參會人員的名單、單位、研究領域、已出版作品等,有目的性地接觸作者和進行約稿。若未能提前看到參會名單,會上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與作者靈活交往。遇到作者發言的主題符合自己的編輯出版方向的,或者日后可能成為潛在約稿對象的作者,交談時主動留下聯系方式。現在參加研討會經常都是互換名片,會后名片收到一大疊,回去一放,或許就忘了進一步接觸。筆者有個經驗,接到對方名片,用手機給對方發個信息,說清楚自己的單位和姓名。對方收到信息,順便就可以保存聯系人,存入通訊錄,使得互換名片真正轉化成建立實際的聯系。

3.主動出擊聯系作者。作為策劃編輯,經常會根據市場熱點和潛在的市場需求中策劃出一些選題,要實現這些想法,就必須找到好的作者。還有時候獲悉了某位作者正在完成一部作品,或者某部作品到了版權期,想獲得其版權,也得聯系到作者。這些都需要編輯主動出擊。首先就要找到作者的聯系方式。目前的信息社會,互聯網上信息豐富,搜索功能強大,找到作者的單位、家庭、他的人際交往圈子有沒有自己共同認識的人,這些都是聯系作者的方法。筆者曾經通過一位採訪過某作者的記者,成功要到了作者的聯系方式。約稿本身對作者也是有益的,一般你能找到的人都會幫助你牽線聯系。第一次去拜訪作者,可以准備些自己策劃出版的圖書,這是編輯真正的名片,向作者展示下你的工作,讓他們可以放心把書稿交給你。同時可以准備個用心的小禮物,並非價格昂貴,而是要能體現你的重視和心意。比如到從事文學創作的作者家裡拜訪,送上一束鮮花,怡人的芬芳必能給作者留下較好的印象。

二、編輯與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合作關系

作者完成作品,交到出版社之后,不管書稿內容本身如何好,也需要編輯的慧眼和二次加工,使得藏於深巷中的美酒香飄四方。作者是為了自己的作品實現最大的價值,成為馳騁疆場的千裡馬。而編輯就是這個伯樂,賞識千裡馬,並將其潛能發揮到極致。編輯和作者之間必須遵循一定的交往原則。

(一)相互尊重

任何著名的作家都是從無名時成長起來的。很多大作家都經歷過出版社的屢屢退稿。而對於編輯來說,對於所有的作者當一視同仁,不能捧名人而輕視新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編輯都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和出版方向。遇到這樣的稿子,絕不能以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而去妄自批評或者非議作者的作品。如仔細權衡選題並和出版社達成一致,不能出版某部作品時,也不能據此否定對方,而應該客觀分析其作品的優缺點,如有可能,給出自己的修改建議,並誠懇地說明本社不能出版的原因。這樣即使一部作品未能合作,編輯和作者也能建立良好的關系,功夫在書外。或許作者的下一部作品就是交給編輯編輯的下一本暢銷書。

(二)相互理解

作為作者,創作一部作品如同懷胎十月,一旦完成便如孩子般珍愛,甚至對於一個字、一個標點都很在意,不希望編輯改動。而作為二次加工主力的編輯,則更多從編輯規范、市場需求等方面考慮,如書稿內容是否符合編輯出版規范、字詞語義是否准確、有些描寫是否精煉。雙方角度不同,難免在改與不改的問題上有所異見。還有些作者因為出書多了,對后期的排版設計等流程比較熟悉,也希望封面等按照自己意思設計,以表現自己所期望的意境。而編輯為了照顧讀者的感受,有另一種期待。這些問題,就要求編輯和作者互相理解,雙方多換位思考,不管是討論還是爭執,都要牢牢把握大家都是為了作品好的一致原則。編輯多考慮作者的創作意圖,盡量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作者也要跳出自己的創作思維,站在讀者角度想想編輯為什麼建議這麼修改,改了是不是確實對作品有益。這樣一來,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達成共識也就並非難事。

(三)專業合作

一部作品從策劃到出版,就是作者和編輯付出智力勞動的過程。我們現在更提倡編輯不僅僅是作品完成之后的審稿人,而應該是作品創作過程的參與者。尤其有些策劃是編輯找到的作者,這種專業合作關系就更加明顯。編輯想到一個選題,在對市場調研及對市場上同類圖書深入了解的基礎上,自己心中應該有個大致的框架。和作者溝通時,這些想法作者可以有效地吸收。作者創作過程中,有些事件或者人物關系不知如何走向時,不妨和編輯聊聊,跳出創作框架,以編輯的專業經驗,必能激發出作者的創作靈感。成稿之后更是編輯發揮的時候了。同樣的書稿交給不同的編輯,必會做出不一樣的感覺。在整體的設計上,對作品的幾大主題要篩選出關鍵的表達話語,比如愛情喜劇文學作品,編輯過程中如果隻表達了愛情或者喜劇,元素不全面,作品的內涵就會缺失掉關鍵部分而變得不完整。好的編輯,一定是錦上添花,將優秀的作品提升一個層次。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