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編輯應具備的幾種能力【2】
(四)工具運用能力
工具運用能力指的是編輯使用語言工具書、計算機、現代通訊手段和互聯網等工具的能力。隨著數字期刊的興起,高校編輯部也發生了重大變革,正一步步向現代化邁進。青年編輯對於自己不懂的知識能運用工具書、參考書、互聯網等,通過查閱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判斷與稿件有關的是非與正誤。現在,高校的許多編輯部已經運用計算機採編系統,採用了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使用激光照排技術和膠版印刷技術,數碼照相機也成為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國際互聯網成為青年編輯獲取最新信息的有力工具,與紙質期刊相對應的每一期的電子期刊也已經問世,青年編輯要善於在網上進行查詢,解決審稿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青年編輯還應該掌握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如用手機短信與作者聯系,用傳真機、電子郵箱等接受稿件。編輯,特別是青年編輯還應具有較強的外語能力。每年世界各地舉辦的國際性書展很多,有以著作權貿易為主,有以圖書、期刊等出版物實物貿易為主,參加這些國際性書展可以豐富青年編輯閱歷,開拓青年編輯的視野。這一切都說明,工具運用能力是每一位青年編輯人員的必備能力。
(五)人際溝通能力
青年編輯在工作中必須有甘於寂寞、埋首案頭的工作精神,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又必須與社會建立廣泛的聯系,要有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進行社會調查的激情和能力。編輯審稿、改稿、組稿必須與作者打交道,印刷、出版、發行必須與印刷廠、郵局等單位打交道,這就要求編輯必須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特別是與作者打交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你要作者對文章加以修改,就要准確地指出論文存在的問題,而通常作者總認為自己的作品是好的,看不到自己文章的問題,這就要求編輯在與作者溝通時,細心傾聽其寫作背景與意圖,充分肯定作品的優點,引導作者把文章修改得更完美。在與作者溝通時,必須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切不可自以為是、強加於人。對不打算錄用的文章,應以委婉的口氣告訴作者,以保護作者投稿的積極性,不要傷害作者的自尊心。編輯工作與社會各方面的交往和溝通越來越多,比如,編輯也要參加崗位培訓、學術交流、調查研究等活動,都離不開人際溝通。青年編輯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多與各類人群溝通交流,不管是讀者,作者,還是與出版發行相關的人,青年編輯都要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多聆聽他人對工作中的總結和感觸,從而幫助自己在工作中多思考,這樣才能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
(六)策劃設計能力
青年編輯的策劃能力,反應了他們對出版工作客觀規律的認識和利用的能力,是綜合能力的體現,一個成功的策劃有助於提高期刊的質量。期刊編輯的工作程序性、周期性很強,期刊在一個編排周期裡,既要准備當前一期,又要及時處理來稿,適時准備下一期﹔既要考慮內稿,又要兼顧外稿﹔哪些稿件應及時發表,哪些可往后放一放,應該心中有數﹔在准備文字稿的同時,還要准備圖片稿,並進行設計﹔每期目錄從初定到最后確定,通常都需要作多次調整,處理好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對諸如此類的問題,青年編輯均需善於策劃運籌,合理安排,確保期刊科學有序地按時出版,這就要求青年編輯具有較強的策劃能力。
對於沒有專職美術編輯的編輯部來說,編輯既是學術編輯,又是美術編輯,對封面圖片、內文標題、補白、轉頁等,均應進行設計。這就要求青年編輯必須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設計能力。
在編輯的策劃設計中,在期刊的質量得到保証的同時應弘揚創新精神,使期刊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編輯工作涉及的每一項業務,從信息採集、策劃,到編稿、組版,都是創造性的勞動。青年編輯要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並把創新精神寓於整個編輯工作中——從作者的文章中敏銳地發現其中的閃光點﹔引導作者把工作經驗升華到理性的高度﹔密切關注各領域的新發現、新成果,敢於發表有創新見解的論文,使期刊站在時代發展的最前沿等,這些都是青年編輯工作創新的具體表現。
三、結 語
編輯出版工作除了要求青年編輯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外,還要求其具有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因為編輯工作雖然是一項“為人作嫁”的工作,但它體現的是具體的勞動成果,責任重大,還經常會面對各種分歧和矛盾。所以,青年編輯要熱愛本職工作、甘於平凡、任勞任怨,不利用工作之便以稿謀私、出賣版面﹔不泄漏國家秘密,給人可趁之機﹔堅決抵制一切妨礙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的不良內容公之於眾。總之,編輯工作對青年編輯的能力素質要求是很高的。對於青年編輯,需要不斷積累經驗,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鄭興東,陳仁風,蔡雯.報紙編輯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 魯克成,羅慶生.創造學教程[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7.
[3] 全國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辦公室.數字出版與數字出版產品[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4] 梁光鐵.知識經濟時期科技期刊編輯信息能力的重塑[J].編輯學報,2001(4).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