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6期

探析數據庫思維與服裝搭配准則

許鐳瀕
2016年06月28日13:1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受到了相當多的城市年輕人的喜愛。目前對優衣庫的研究集中在服裝設計和市場營銷領域,缺少對年輕人的審美觀和選擇邏輯的文化分析。本文選擇從服裝搭配入手,討論優衣庫的產品系列創造的新的搭配原則,並探討優衣庫產品對年輕人的世界觀和意義生產方式。

關鍵詞:優衣庫﹔著裝﹔數據庫思維﹔百搭

中圖分類號:G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6-0155-02

優衣庫是相當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都購買、使用過的服裝。因此對其必須進行陌生化的處理,才能將優衣庫與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勾連起來。僅從市場營銷的視角來“吹捧”優衣庫的成功不是最切題的方式。筆者希望指出優衣庫是數據庫思維在著裝領域的表現。

一、作為語言的服裝和搭配的重要性

如果說服裝是一門語言,是一整套生活方式的構成部分,透露著穿著者及其所屬共同體的社會關系。從孩童時期起,我們學習成為社會的一員所必須掌握的語言,除了講話和文字,還包括物質性的、日常生活層面的實踐,如何穿衣就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什麼是穿衣服最重要的原則本身是變動的。對於“我們”的父輩和祖輩來說,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生活,吃飽穿暖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那時候還沒有形成今天規模的消費社會。保暖、耐用、干淨整潔是判斷一個人穿衣是否得當的標准。

20世紀90年代后,城市的消費文化興起,各類廣告和時尚應運而生。溫度不再成為穿衣是否得當的第一要義﹔耐用與否更不足為提﹔干淨整潔雖然仍是最低標准,但卻不再成為慣常的評價標准。服裝搭配的重要性上升。與搭配相關的緯度包括年齡、性別、場合、經濟條件、風格等,搭配是一套“學問”和知識,是在社會中習得的。如果不具備搭配知識或者搭配欠妥,就很容易在公共場合出丑。搭配的難題在於需要將服裝店裡零散的衣服、褲子、鞋、帽運用社會性的准則和“自然”的審美感覺組合成和諧、美觀的一套造型。人們習慣將單個的、非成套的服飾稱作單品,不同的單品組合成系統的造型,其組合的原則和美觀本身就是一種生產意義的模式。

二、優衣庫的搭配原則

喜愛優衣庫的年輕人在搭配服裝上表現出什麼樣的邏輯?有趣的是,優衣庫官方打出了“舒適百搭時尚”的口號。“百搭”成了最能體現優衣庫特色的關鍵詞。一些年輕人在談到搭配的時候,語氣頗為篤定,甚至用了反問句,

Q:你平時會遭遇搭配問題嗎?

A:優衣庫需要搭配嗎?

Q:除了優衣庫呢?

A:我買的都是超級好搭的,套上去就好了。優衣庫不需要搭配的。

Q:你有搭配准則嗎?

A:我穿西褲就不會運動鞋,這些准則我是知道的。

Q:有優衣庫的准則嗎?

A:我覺得優衣庫的休閑是任意搭配,不管色彩和款式,這就是百搭的特性。

這兩位受訪者直白地點明了優衣庫的搭配即是不需要搭配,同時也指出一般影響搭配和諧度的因素有顏色和款式,因為害怕太沖突的色彩配在一起顯得太俗艷,或者不屬於一個系列的款式絕不可以出現在一個造型中。第一位受訪者用“套”這個字傳達了一種利用優衣庫的身體姿態和速度感,這種不需要費心思搭配的特征居然達到了如此快的速度,絲毫不需要對色彩、款式進行鑒別就能做到心中有數。第二位受訪者提到了西裝和運動鞋不可以搭配在一起,這可以說是點出了服裝搭配准則中最簡單、最淺白的一條,即使是這麼不在意形象是否靚麗的人也知道這條最低准則,如果連這個最基本的准則都不知曉,恐怕隻會被另眼相看了。

為什麼會有容易搭配的特性?與別的服裝品牌不同,優衣庫售賣的單件衣服都不是流行文化中所謂的單品,使用單品來組裝造型需要調用審美的知識。從受訪者的解釋看出,優衣庫的常季服裝沒有出挑的單品,其獨特之處在於任意搭配、組合的關系。消費者可以任意購買並搭配一身造型,或者買回家與舊衣服搭配,搭配的結果是“和諧”的,不會太出挑,也不會離大眾審美太遠。優衣庫沒有搭配的清規戒律,而創造自由組合的方便感。

三、百搭與數據庫思維

日本學者東浩紀寫了一本叫《動物化的后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的書,他對“樹狀”思維到數據庫思維變化的描述非常有啟發意義。他通過分析在特定的日本社會中出現的御宅文化,得出從現代社會到后現代社會,意義讀取模式發生了根本轉變,東浩紀命名為樹狀圖世界和資料庫世界。現代社會的意義讀取模式即“樹狀”模式,一棵樹從主干生發出枝椏來,枝椏是主干派生出來的,主要意義相當於主干,次要意義相當於枝椏,主要意義統籌、支配次要意義。然而,技術化的后現代社會,不僅體現在新媒體技術的發達和商品的“豐盛”,更重要的是意義構成方式和讀取方式變成了數據庫式的,不再存在主要和次要的區分,一切都可以任意組合、拼接。

這一轉變如何體現在穿衣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服裝搭配的原則都是保持風格的協調統一。社會習慣創造了迥異的服裝風格和與之配套的穿搭准則,如正裝、晚禮服、休閑、街頭,抑或對於女性來說的成熟風、職業裝、少女、運動等等。這些年齡、階級、場合與穿衣風格的關系,社會已經形成了若干組穩定的、自足的知識,每一種風格的邊界固定,都有獨特的、區別性的搭配常識。常識不可以輕易僭越,否則會產生社會張力,造成尷尬。

由於當下主流的時裝生產依據的還是“樹狀”思維,時裝品牌出品的隻可能是單品。消費者需要清楚了解哪幾件單品搭配在一起不會顯得突兀,不具備這些知識的人唯有求助於他人。這一系列准則組合出來的各式造型會形成有深度的、內在的、獨立的風格,別的風格元素比較難參與進來。不過,近年來混搭的穿衣方式流行起來,典型的形象就是西裝外套配短褲、蓬蓬裙配T恤,即這種刻意打破風格的邊界,強行組合達到耳目一新效果的穿衣方式。可是,混搭的說法之所以能夠成立,正因為是建立在“樹狀”思維之上的穿衣方式,混搭恰恰從反面確認了風格的邊界,隻不過是通過對規則的打破來進一步確認規則的存在。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