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下中國慕課學習者困境及改進措施
摘 要: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於2011年誕生,並在2012年引進中國,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中國大學MOOC、網易雲課堂、學堂在線等網站為主要平台的慕課教育體系,但是中國學習者依然面臨著一些慕課本土化過程中帶來的困境。通過深入研究當前中國學習者面臨的困境,提出改進措施,認為可通過強化師資力量、設置課程簽到制、建設考試誠信系統等途徑進行完善,以促進慕課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作為互聯網教育的重要體現,慕課對中國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慕課﹔互聯網﹔教育﹔不適應困境﹔本土化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6-0161-02
自2011年慕課誕生於美國並在次年引入中國后,大量樂於接受新生事物的學生、教師加入慕課運動,諸多金融投資機構予以注資,更有學者稱慕課是“哥白尼式的革命”。目前中國慕課學習者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教育發達省市。
慕課作為“互聯網+教育”的代表,勢必對中國教育局面產生影響。當前,中國慕課平台本土特征明顯,中國大學MOOC、網易雲課堂、慕課網等慕課平台開始上線。一些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開始加入到慕課的制作和教學中來,好課程也受到了學習者的青睞。如湖南大學建筑學院柳肅教授的《中國古代建筑藝術》,截至2015年已有7.3萬學習者修讀,在全球5000多門慕課中,排名第三。同時,由於深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中國學習者在面對網絡慕課教學時,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適應困境。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慕課相關實踐的數量在逐年攀升,有關慕課的學術研討活動也豐富多彩。2015年4月,以“MOOC引領中國未來教育新常態”為主題的2015(第二屆)中國MOOC大會在北京舉行,教育機構齊聚一堂,共商中國慕課發展大勢。總的來說,慕課研究緊追慕課實踐的腳步,並且都處在上升期,已收獲了豐富的成果,但仍存在巨大上升空間。
2.國外研究現狀
就英文文獻的總體來看,與慕課相關的文獻總體數量並不算多:以“MOOC”為關鍵詞獲得英文文獻5,680條﹔以“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為關鍵詞獲得英文文獻39,200條。從研究主題來看,在Google Scholar檢索結果中相關度排序靠前的文章大多集中在和慕課有關的課程設計、開發、技術路線等方面,也有基於不同技術呈現形式的慕課的比較研究﹔對慕課中的學習者、交互、學習評價等方面的關注雖然不多,但這些方面已經出現很多頗有深度的思考。
二、中國學習者慕課使用現狀
1.學習課程數量少,完成度喜中有憂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盡管多數同學僅學過1∼2門慕課課程,且近七成都獲得了結課証明,完成了相應課程的學習,但如果與大學一般的線下課程的結課率(以獲得學分為標志)相比,慕課完成度仍然較低。這些學習者中不乏“覺得新鮮試一試”的態度學習,因此未能全部完成學業,而選擇一些修讀了更多慕課課程的學習者,他們已經熟悉了慕課學習,為完成學校學業要求或結合自身興趣而學。但很少有學習者能夠完成全部所選課程的學習,多數是完成了其中1∼2門課程的學習,即多數學習者僅完成了部分課程的學習。
2.慕課平台多,選擇范圍廣
在慕課平台中,以中國大學MOOC、網易公開課、慕課網這3個平台最為受關注,這3個平台也恰好是我國成立較早、發展較為成熟的慕課平台。此外,慕課平台的專業性也是影響使用人數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上述3個平台中,前兩者課程資源涵蓋專業較廣,而慕課網是以“國內最大的IT技能學習平台”為定位的,主打IT方面的課程。
3.較差自制力成為制約慕課學習的重要因素
互聯網世界紛繁復雜,一旦上網,本來要進行學習的目的可能因為其他更吸引人的(如社交軟件、影音娛樂等)內容而被化解。調查中有學習者表示,受到寢室環境嘈雜、網絡誘惑等因素的影響,常常難以專心學習慕課。自控力成為能否專心致志學習的重要變量,這確實是當前慕課學習者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另外,網速慢導致視頻卡頓也是一大困難,筆者在自己學習時就曾因卡頓難以在相應課時內完成課程學習,因此如何提高網速、減少乃至杜絕卡頓也是慕課平台建設者應考慮的問題。
三、當前學習者困境
1.內在困境
據調查顯示,能夠完成所選全部課程的學習者較少,甚至有學習者注冊后從未進行在線學習。雖然許多慕課課程在推出早期受到了學習者的歡迎,注冊人數不斷攀升,但最終能夠完成課程學習的人數佔總體學習者比例通常並不多。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數學之旅》作為該校首批上線的慕課課程之一,課程完成率僅為3%。由於慕課學習全憑學習者自願,且缺乏監督機制,不按時學習、不完成學習產生的后果對學生影響較小,這種非強制性使得學習者很容易就中斷或放棄課程的學習。此外,一些課程題目存在“標題黨”的現象,學習者選修之后發現課程內容不合適,因此,不能完成全部學習。
多數慕課課程一課時約為10∼20分鐘,且可以使用手機應用軟件來學習,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想學就學,便於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但同時,教師不能直接觀察到學生的表情、動作,不能相對應地及時改變教學內容及節奏﹔對於學生,沒有了現實中老師的督促與監督,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干擾,降低聽課效率。因此,慕課這一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由於教育背景參差不齊,部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難度大,跟不上教師授課節奏,對於跨領域學習者更是如此。慕課與傳統的現實課堂授課不同:現實課堂中,教師在授課時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把問題用合適的方法說清楚,而慕課在實際的網絡授課中雖然是教師講課,但本質畢竟還是“機”,因此難以因材施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