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大魚海棠》票房過5億爭議多 “國漫”爆發待何時【2】

2016年07月27日09:37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漫”爆發待何時:最遲2019年

◆注意貼近性◆

去低幼標簽,講中國故事

業界基本達成一個共識,《大聖歸來》的成功是特例,我們離全流程的工業化還有一段距離,“國漫”真正春天的到來尚需時日。

以往外國的同行來中國交流時總是強調,“我們的動畫電影不光是拍給小孩子看的”。

這是因為國產動畫電影長期是針對低齡的兒童進行創作的。數據顯示,以2009年到2011年,我國動畫電影每年票房總收入徘徊在2億左右,而主打兒童市場的“喜羊羊”系列動畫電影貢獻率高達65%以上。尹鴻認為低齡化是限制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空間的瓶頸之一,而打破這一瓶頸的方式是打造覆蓋全年齡層受眾的動畫。畢竟電影是在影院而非熒屏上呈現的,前者的主流觀眾是以“90后”為主的人群。

在面向全年齡尤其是年輕人方面,一些作品已經開始邁開了步伐。

號稱“中國最好的動畫公司50%都有投資”的光線傳媒,去年10月份成立了彩條屋影業,首次展示了22部動畫電影以及18個影游IP。這其中有以全新視角和形式打造的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大聖鬧天宮》《深海》《哪吒》《姜子牙》,也有偏科幻的《星游記》,據王長田的介紹,“沒有一部是低齡動畫”,他很清楚,得學著把低幼的標簽去掉,否則隻能讓主流觀眾敬而遠之。

如何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面貌?李劍平的觀點是講述中國人的情感,他給出了一系列的關鍵詞:中國故事、中國角色、中國環境、中國情感、中國畫面和音樂風格。

不見得都從中國傳統歷史題材中找靈感,當代題材、動物題材都可以讓中國動畫更中國,尹鴻說,前提是和當下中國人的情感之間找到共鳴,按通俗的說法是“接地氣”。他以《大聖歸來》為例:影片雖然基於神話故事改編而來,但更多的是表現青年人遇到挫折后的成長和自我救贖的過程,處於挫折之下的狀態和當下的青年成長過程相一致,而且配置的周邊元素也接近於我們的生活——所以關鍵還在貼近性。

業界基本達成一個共識,《大聖歸來》的成功是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的特例,我們離全流程的工業化還有一段距離,國漫真正春天的到來尚需時日。

接受記者採訪時,尹鴻說:“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這是肯定的。”王長田認為,去年《大聖歸來》開了一個好頭,今年《大魚海棠》做了一個延續,但是就他目前來看,明年國產動畫電影缺少種子選手,從動畫電影創作周期的角度考慮,王長田預測,2019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個年份,“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最遲到2019年,原創國產動畫將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爆發。”

聲音

給些時間來補“基礎課”

好萊塢的編劇隊伍梯度非常強。第一是“老中青”都有,根據不同的受眾需求一代代往下傳承﹔第二是有分工,他們甚至有技術方面的編劇。不管是做喜劇片、愛情片還是動畫片,工業化程度高了之后,專業性和分工性自然會強。

目前,中國處於電影公司急劇變化、人才急劇流動,都在拔尖卻缺少培育的狀況下,當然寫不好故事。大家滿地撈,撈一個是一個,不確定性很強,工業體系的不完整性導致編劇隊伍不穩定。但我覺得,市場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工業體系相對完整之后,就一定會沉下心來培育人才,這也需要一個過程。中國電影業處於十年爆發式增長的階段,還來不及做好基礎性的工作,給它一點時間,一定會不錯。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

望觀眾多些信心和愛護

去年《大聖歸來》票房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讓大家看到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希望,其實在之前國產動畫電影已經在不斷進步了。隨著中國動畫創作團隊經驗的積累,投資條件的不斷成熟,最重要的是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信心和愛護,國產原創動畫影片一定會很快有更好的表現。

當然我認為,目前中國動畫電影創作團隊的專業性需要重視和提高,導演、編劇和設計,在熱血、情懷、執著等方面的裹挾下,仍然需要加強在各個創作和制作環節的專業性。因此對於專業人才的挖掘和培養至關重要。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

(劉長欣 鄧哲遠)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