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
摘 要:在網絡時代,隨著網絡技術及移動智能手機等新社交媒體的發展,網絡新聞倍顯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等優勢的同時,也呈現出“滾動化、裂變式”傳播等特點,但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諸如虛假新聞、語言與選題的媚俗化等一系列失范現象。因此,在網絡信息融合與駁斥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從而構建自由而負責任的網絡信息平台,使信息高速、准確、真實的傳播則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網絡時代﹔新聞自由﹔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7-0032-03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媒體網站、個人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隨之出現,由於其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信息呈現出“滾動化、裂變式”的傳播,以及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對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的關系進一步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網絡時代的新聞傳播特點,也進一步要求新聞工作者、參與者不斷提高素養,注重新聞真實性,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因此,網絡時代的新聞傳播,更需要我們在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網絡時代的新聞傳播沿著一條健康合理的道路自由發展。
一、網絡時代新聞自由的特點及其影響
新聞自由,或稱新聞自由權,通常指政府通過憲法或相關法律條文保障本國公民言論、結社以及新聞出版界採訪、報道、出版、發行等的自由權利。
新聞自由權利的行使一定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主體實際是公民和媒體。我們所說的新聞自由,包括採寫新聞的自由、新聞傳播和報道的自由、網民發表言論的自由。新聞自由是記者與公民利用媒介達到良好目的的自由,離開新聞報道的有益效果,新聞自由就沒有實際意義,甚至是有害的。
(一)網絡時代新聞自由的特點
1.獲取新聞素材的方式多樣化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使得許多人通過微博、微信、MSN、QQ、BBS、博客等新興媒介隨時表達觀點、發布信息,成為新聞信息的發布傳播者。這就使得新聞信息的主體表現出多元化趨勢,使一般公眾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參與傳播新聞的能力。當遇到突發新聞事件時,人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拍攝影像資料,發到朋友圈,這就為我們提供了最原始的新聞素材。因此,新聞素材的獲取在網絡時代也就呈現出了多樣化的方式,公眾可以隨時隨地的利用網絡平台將自己擁有的信息發布出去,並且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
2.即時化的傳播模式
即時化,就是在最短的時間裡可以實現信息的傳播,信息的生產、發布、轉載和反饋,幾乎是零時間或趨向零時間。當互聯網上隨時隨地有數千萬、數億網民同時在線、實時互動時,信息的傳播不再單純依靠媒體的發布,大量網民通過實時互動即實現了信息的傳播同時,大規模公眾同時在線進行實時互動,實現了信息的裂變式傳播。同時,新聞事件的即時上網和即時刷新,更加強化了網絡新聞的及時化傳播。
3.新聞評論自由
網絡新聞評論借助網絡的優勢成為大眾新聞評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眾可以在網絡媒介上就新聞事件或當前事態發表評價性意見。所謂新聞評論自由就是大眾就所發生的新聞事件發表自己的感言或評價。在網絡時代,公眾也可以將對某件新聞事件的感言或者評價分享到微博、QQ空間、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還可以通過郵件進行分享。網絡新聞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評論后,其真實度也不斷地提高,事物的本質也能夠體現出來。網絡環境下,通過網民激烈的討論,往往能反映出事物問題的本質所在,與傳統媒體評論風格有所不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充分的行使自己的新聞評論自由權。
4.瀏覽及轉載自由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有權利選擇自己需要的新聞信息。當信息發布后,他們可以對感興趣的信息進行轉載,忽略那些他們認為對自己沒有用的信息,通過這種方式,那些不受人們關注的信息慢慢的會消失,而那些重大事件或者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信息則會被廣泛的傳播。
(二)網絡時代新聞自由對傳統新聞的影響
首先,網絡時代新聞自由成為大眾互動和社會發展的“融合劑”,隨著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加快,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成為民主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傳統媒體只是單向的宣傳政府所出台的一些政策,沒有實現政府與群眾之間的互動,而在網絡時代,政府可以通過這個網絡平台聽取民意,了解群眾真實的想法,以便制定更好的政策服務大眾,進而促進民主化的進程和社會的發展。比如每年“兩會”召開時,都會通過網絡來直播,廣大網民可以在直播平台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樣通過網絡的新聞自由及時、客觀、有效地滿足了廣大公民的知情權,也有利於保障公民的建議權和監督權,提高了公民民主意識,拓寬了民主渠道,促進了政府科學決策和依法行政。
其次,網絡時代新聞自由的發展使得傳統的線性傳播模式“裂變”,傳統媒體所提供的新聞一般都是有選擇的,有保留的,受眾往往會受到各種限制,比如報紙隻能閱讀上面既定的內容,電視廣播都得按照其預定的時間收看、收聽,受眾隻能跟隨傳播者的意圖,被動地接受媒體所傳出的信息﹔而網絡就沒有那麼多的限制,隻要登錄到互聯網,就可以在任何一個網站看到想看的新聞,並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讀者不再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自主地去選擇信息。同時,大家還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加以評論,與眾多網友共同交流。從網絡新聞發展的實踐來看,在一定的場合下,網民不僅是信息的接收者與反饋者,同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網絡新聞的傳播者的傳播意向與行為[1]。“共動”意味著受眾在網絡新聞傳播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而同時,他們對社會生活的干預能力也增強了。
再次,網絡時代新聞自由為“新聞源”提供了沃土。傳統媒體時代,為新聞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機構、社會團體和企業組織,承擔採集發布新聞任務的主要是職業新聞工作者和新聞通訊員。但是,在網絡時代,使很多原本沒有參加過新聞傳播活動的公民,可以利用手機、博客、播客、BBS等手段,發布新聞表達觀點,從而使網絡新聞有了更多的“新聞源”來挖掘。網絡新聞信息的自由傳播也給人們帶來了負面的效應。信息傳播的空前使得人們進入了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越來越多,反而給人們在信息選擇時帶來很多困擾。
二、網絡時代媒介的社會責任
(一)新聞媒介在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和地位
今天我們已處在一個信息爆炸、傳媒發達的社會,我們生活在一個“異彩紛呈的新聞傳播時代”。新聞媒介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主體,在社會發展中充當著實行輿論監督、推進社會的政治變革等多重角色,也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生態環境。
1.實行輿論監督
媒介向大眾揭露背離社會准則的傾向,動員公眾採取一致行動反對官僚主義、社會腐惡和不良風氣,對保持思想和道德的純潔性發揮巨大的威力。通過披露社會的丑態,引起網民的關注,實行有效的輿論監督,從而起到抑制丑惡行為的作用。網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整個監督體系中的主要工具和武器。互聯網將各個地方的越來越多的民眾快速的聯系起來,形成了一張強有力的輿論監督網,用實際效力向人們展示了其越來越強大的監督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