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9月

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及其形成的意義(上)【2】

楊保軍
2016年09月29日09:52 |
小字號

(二)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一個或多個共同體,在其中尋求交往、利益、愛、安全感、確定性乃至終極的價值皈依。”[1]36在現代社會中,職業共同體是每個人幾乎必須卷入的共同體。人們為了正常的生存與生活,都有相對比較明確而單一的主要職業,身居一定的職業領域,具有一定的職業技能,擁有一定的職業身份,且有實際的和可想象的職業群體。而職業共同體,就是在職業視野中對共同體的一種觀察和界定。應該說,存在什麼樣的職業,就會形成什麼樣的職業共同體。

每一種職業共同體,都有各自的共同體特征。新聞職業共同體,是新聞領域的共同體,是以新聞工作為職業的共同體。職業新聞工作不同於普通民眾新聞活動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在一定社會系統中,是建制性(制度性或體制性)的存在,受到一定社會(國家)相關法律、政策等的明確承認和支持﹔它有新聞專業性的要求,即作為職業新聞從業者,必須經過一定的專業學習和訓練,擁有明確的新聞專業觀念、新聞專業知識和新聞專業技能﹔作為職業新聞從業者,應該歸屬於一定的專業新聞組織(如新聞組織機構),遵循明確的職業倫理道德規范,擔當一定的新聞職業職責。因而,任何個人,雖然可以進行新聞生產與傳播活動,但並不能隨意宣稱自己是職業新聞工作者,由一些業余新聞生產傳播者組成的群體,⑧也不能隨意宣稱自身是職業新聞共同體。因此,上文所說的新聞共同體與這裡所說的職業新聞共同體顯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指稱的實際對象也是不同的。

如果以空間范圍想象職業新聞共同體,大致可以從這樣幾個層次去劃分或理解:一是單一新聞媒介組織范圍內的共同體﹔二是一定社會范圍內、地區范圍內的共同體﹔三是全球范圍內的共同體。我這裡所說的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是在職業新聞共同體前提下著重空間范圍的劃定。在最直接的意義上,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就是把全球從事職業新聞工作的所有人員看作一個共同的群體,它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全球范圍,新聞領域,職業化的新聞從業者。當前新聞職業全球性的客觀存在,以及不同國家社會中新聞職業工作理念、方式、技能等的相似性,使得這樣的共同體,既有可能形成的根據,也有可想象的基礎。因而,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既不是虛妄的概念,也不是缺乏根據和基礎的純粹想象。

一種群體在何種意義上才能成為共同體,一定社會內部存在的一種職業群體在何種意義上才能成為職業共同體,一種職業群體在何種意義上才能成為全球共同體,這是討論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形成時應該解決的前提問題。本質主義意義上的共同體內涵是相同的,但也是抽象的,而要理解一種具體共同體的內涵,必須抓住一種具體共同體的個性特點。當然,就目前來看,不同社會、不同國家之間的差距與差異,從根本上決定了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的建構主要還是一個面向未來的課題﹔我們面對的主要問題,依然是一定社會范圍內、國家范圍內的新聞共同體問題,特別是新興媒介環境中職業新聞共同體的變化與建設問題。但是,我們也深知,正義的大眾傳媒體系不僅僅是現代文明的支撐物之一,更是世界范圍內公共理性或全球性的民主與公正賴以生成的重要條件。⑨因此,設想和建設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並不是我們所處時代之外的事情,而是我們時代已經面臨的問題。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和信念,我才會把全球新聞共同體特別是職業新聞共同體的建設問題,作為新聞主體論的必要內容之一來加以討論,才會認真分析全球職業新聞共同體形成的意義。

注 釋:

①全球化對人類來說,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原則上說,自人類誕生,就開始了地球意義上的全球化擴散。史學界通常認為,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世界歷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一是歐洲人越過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二是歐洲人沿著非洲的西海岸南下,繞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進入印度和中國,開辟了新航道。這是全球化初露端倪的時代,或者說全球化發端於這個時期。參閱樊樹志:《晚明:中國與世界的對話》,《光明日報》,2016年2月4日第11版。

②單元個體,既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一個群體或組織,即單元個體並不是僅指個體的人。

③人們通常把作為人的主體,分為三個層次:個體,群體,社會(其實是兩個層次——個體和群體)。

④我將人類新聞業分為三大時代:前新聞業時代,新聞業時代,后新聞業時代。關於“后新聞業時代”的具體論述,可參閱楊保軍:《簡論“后新聞傳播時代”的開啟》,《現代傳播》,2008年第6期。

⑤當然,這也是極具“夸張”意義的說法。能夠自由上網傳收信息、表達意見,還遠未成為全球人民的自由,但從大的歷史趨勢上看,這似乎是一種必然,因而,人們普遍認可這樣的說法。

⑥網絡空間一詞最早出現於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長篇小說《神經漫游者》。2000年《美國國防部軍事及相關術語辭典》最早對網絡空間進行了定義,網絡空間是數字化信息在計算機網絡上傳輸、交換形成的抽象空間。我國學者崔保國認為,網絡空間是伴隨著信息科技發展而出現的一個全新的人造空間,這個空間是覆蓋整個地球的全部計算機、手機、通訊設施、媒體等信息終端、信息傳輸系統和數字信息內容之間連接交互而形成的智能虛擬空間。網絡空間沒有明確的、固定的邊界,呈現出空間規模無限化、空間活動立體化、空間效應蝴蝶化、空間屬性高政治化的特點。參閱崔保國、孫平:《從世界信息與傳播舊格局到網絡空間新秩序》,《現代傳播》,2015年第6期。

⑦關於新聞活動主體身份、角色的具體闡釋,可參閱楊保軍《新聞理論教程》(第三版)第三章相關內容,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⑧業余新聞生產者中的“業余”,本質上只是身份的認定,並不是對其新聞生產傳播質量的評價。這裡的實質意思是說,以業余身份生產的新聞,在質量上並不必然就比職業身份生產的低。這就像一個沒有教師職業資格証書的學者,如果展開教學,不見得就一定比擁有資格証書的水平低一樣。但是,沒有職業身份的人,可以不承擔職業職責,而擁有職業身份的人,就必須承擔職業職責,生產傳播合格的新聞,是擁有職業身份的人必須達到的底線。

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瑪蒂亞·森指出,公共理性是世界范圍內民主公正誕生的前提,而“公共理性需要考慮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支持自由和獨立的媒體。”這裡的“自由和獨立媒體”超越了傳統民族國家,具有全球性視角。參見(印)阿瑪蒂亞•森著,王磊等譯《正義的理念》,312頁,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年版。

參考文獻:

[1]胡百精.說服與認同[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

[2](英)齊格蒙特·鮑曼.共同體[M].歐陽景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3](美)拉裡·A·薩默瓦,理查德·E·波特,埃德溫·R·麥克丹尼爾.跨文化傳播(第六版)[M].閔惠泉,賀文發,徐培喜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4]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作者簡介:楊保軍,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新聞理論。

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創新研究”(二期),項目批准號:12XNL008。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