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丸平台為電影衍生品"試溫" 百億級市場待引爆

前不久,阿裡影業魚丸平台組織的《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創意設計大賽落下帷幕。活動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吸引了上百位設計師參賽,集結了近千幅作品,在廣大“星際迷”中引起熱烈反響——這似乎都在傳遞一個信號:電影衍生品的市場熱度正在不斷走高。
創新玩法
從粉絲中來到粉絲中去
提到電影衍生品,你最直接的反應是什麼?一款電影主題的T恤,一個電影形象的手辦,還是結合了電影元素的移動電源?如果你是《星際迷航》的粉絲,對這些稀鬆平常的創意一定會覺得不過癮。那麼,什麼樣的衍生品才能真正滿足科幻迷們的“最終幻想”?
在眾多《星際迷航》粉絲看來,魚丸之《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創意設計大賽真正實現了把“腦洞變行動”這一主題!其中不乏有些作品已經超出了現在的科技水平。比如說磁懸浮《星際迷航》空氣淨化器,其設計理念真是腦洞大開。魚丸平台投入了數十萬現金,力邀影迷“把腦洞變成行動”。
事實証明,此次參賽的很多科技愛好者、設計師都是“星迷粉”,他們基於自己對《星際迷航3》的喜愛與理解設計出了腦洞大開的作品:作者錢多多設計的“宇宙時鐘”提取了《星際迷航》的元素,時鐘以飛船為造型,以宇宙空間圖像為背景,象征飛船在浩瀚的宇宙中探索新的空間﹔作者leoshaw設計的《星際迷航》虫洞棋,結合了圍棋和翻轉棋的玩法,“虫洞效應”的設置更增加了游戲的耐玩性和平衡性﹔此外,多米諾骨牌、瓦肯耳朵包餃子器、戰艦飛船星空燈、星際迷航桌游室等入圍作品的奇思妙想,也讓評委和網友驚呼想象力“超乎尋常”。
電影衍生品的設計隻有想象力還不夠,正如評委黑荔枝所說:“好的設計可以用在生活的點滴細節中。”因此,創意之外,設計的可延展性、應用性以及產品的市場接受度都成為專家評分的重要標准。
按大賽規則,獲得前三名的作者不僅會成為阿裡影業的特約設計師,其所設計的作品如果面世,還將在魚丸平台進行發售,並分享收益。
以豐厚的資金、資源激勵粉絲成為衍生品的設計者和制造者,再吸引其他粉絲購買——這不僅是此次大賽的一個創新玩法,也是魚丸平台實現電影衍生品“從粉絲中來到粉絲中去”的一次有力試水。
作為阿裡影業著力打造的影視娛樂周邊導購平台,魚丸致力於為廣大影迷和粉絲提供影視正版周邊購買渠道,現已聚集了眾多經典和熱播影視巨作的周邊衍生品和明星粉絲。
直擊痛點
做衍生品消費的“催化劑”
看一部《復仇者聯盟2》你隻要花幾十元,而買一個正版“浩克”或“反浩克裝甲”,你可能要花上幾百元甚至幾千元。在美國,衍生品收入佔電影總收入的70%,遠超票房2倍多﹔位列全球電影總票房第二的中國,這個數字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016年首月票房突破40億元,2月票房近69億元,刷新中國電影月度票房紀錄並首次超越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一路高歌的中國電影跨入票房千億量級只是時間問題,而作為電影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衍生品這個價值窪地所蘊藏的潛力已成為業界共識。萬達、中影等國內巨頭紛紛盯上這一領域,積極布局電影衍生品業務。
中國電影衍生品的市場規模至少是百億量級的,但目前業界對這一市場的重視和投入還不夠,衍生品的消費潛力也遠遠沒有被激活。
其中的一個痛點在於,電影衍生品還沒有找到成熟的運作模式:一方面,疲於奔命的片方“無力開發”﹔另一方面,有消費需求的粉絲卻“購買無門”。《捉妖記》導演許誠毅就曾向媒體透露,由於沒有精力研發電影衍生品,有粉絲拿著盜版“胡巴”找他簽名。而阿裡影業看中的正是這個機會。
以構建“娛樂全產業鏈平台”為目標的阿裡影業,此前已完成了在產品投資、內容產出、內容發行和運營等方面的布局。為了更好地完善產業體系、形成“從資本到創意到產品再到用戶”的閉環,阿裡影業把接下來的著力點放在了粉絲經濟和衍生品市場的開發上,也就是阿裡影業魚丸平台。
前者,作為阿裡影業在粉絲經濟領域重點布局的產品,以定期舉辦互動活動等方式讓粉絲有更多與明星“面對面”的機會,完成了對用戶的有效連接﹔后者,作為隸屬於阿裡影業的導購平台,聚集了大量與明星、影視內容相關的正版周邊衍生品,為廣大粉絲提供了便捷的購買渠道。
而此次創意設計大賽有效聚集目標粉絲、整合市場需求,進而實現衍生品的精准開發,也為魚丸平台未來打通消費“最后一公裡”,成為衍生品市場的“催化劑”,留下了寶貴的實戰經驗。(記者 李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