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不同視域下的《紐約太陽報》【2】

——《美國新聞史》與《探索新聞》敘述差異分析

暢祎揚
2016年12月06日13:59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造成《紐約太陽報》不同解讀的原因

1.切入視角的不同

所謂視角,就是觀察或思考某種事物的方式。埃默裡側重於對大眾傳播媒介的解釋,可以說是以媒介為中心,探討它形成的歷史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與其它社會因素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此書首先要以盡可能多的史料勾勒出大眾傳播媒介總體的發展歷程,每個階段的基本樣態,然后以媒介為中心考察外界因素對媒介的影響。

舒德森則側重於社會學角度,是以社會學的眼光和視野來研究新聞專業理念的形成史。與傳統美國新聞史對新聞學的社會背景隻做浮光掠影的介紹不同,“本書卻將主力放在探討現代報業的機制,和政治、經濟、文化潮流之間的互動關系”[4]。此書並不是把媒介作為中心,而是在整個社會中梳理新聞客觀理念的形成過程。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這樣說到“吾嘗言之矣:事實之偶發的、孤立的、斷滅的皆非史的范圍。然則凡屬史的范圍之事實,必其於橫的方面最少亦與其他的事實有若干之聯帶關系,於縱的方面最少亦為前事實一部分之果,或為后事實一部分之因。是故善治史者不徒致力於各個之事實,而最要著眼於事實與事實之間,此則論次之功也”[5]。依此道理,如果我們把美國新聞史放於整個美國歷史中,則它在橫向方面必與其他因素有若干聯帶關系。一種行業的專業史是與整個社會的歷史分不開的,如果僅限於自己的行業范圍內的各種現象,在行業內這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內部研究自身的發展就顯得有些畫地為牢,似乎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來。米爾斯認為“有些歷史學家顯然是據稱的事實的編撰者,他們盡量不去解釋這些事實﹔他們往往頗為順利地埋首於歷史的某一片段,並似乎不願將這一片段置於更廣泛的事件序列之中[6]。

2.學術背景和目的不同

特雷西在《詮釋學、宗教、希望》中說。“任何解釋活動,至少涉及到三種現實:某種有待解釋的現象,某個對那一現象進行揭示的人,以及上述兩者之間的某種相互作用。[7]”這三種因素之間的關系是互相關聯的。對於美國新聞史的研究來說,第一個因素研究對象就是美國新聞史,就是我們要了解的新聞史本身﹔第二個因素就是研究主體,也就是從事研究解釋的人,也就是舒德森和埃默裡﹔第三個因素研究對象和主體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往往也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因素。這種關系在研究過程中會產生很微妙的作用導致研究對象和研究主體的不穩定性,從而也就是相同的研究有了差異性。

舒德森在書中序言說到,“本書緣起於我與David Riesman五年前的一次對談在那次談話中,我表示了對探尋現代價值觀社會史的興趣。假如說,觀念有其形成史,而知識有其社會學基礎,‘觀念’也不應例外。從泛泛的問題到鎖定研究新聞客觀理念的形成,是一條漫長的路”[4]。這是作者自己說到的寫作緣起,為了探尋一種現代價值觀——新聞客觀理念形成的社會史。所以他是從便士報的革命開始的探索之路,這是新聞客觀理念的源頭,而並非像《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一樣從報紙的雛形開始梳理。

此外,舒德森還提到“本書脫胎於我在哈佛大學社會系的博士論文,主題在研究美國法律與美國新聞學客觀理念形成史,有關法律部分並未收在此書中。但是兩種行業對照對我而言十分重要,如沒有我的博士論文做基礎,將使本書的討論十分薄弱”[4]。所以此書不是像一般的新聞史書那樣泛泛地介紹美國新聞史,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梳理以往的歷史事件、人物,而是在於向專業人士揭示一種新聞專業理念的生成發展過程,這是用一種不同以往的社會學眼光來研究新聞史。

而埃默裡推出的《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是作為新聞史的教科書,並且是很多新聞系的學生共用的新聞史教材,影響重大。他作為教科書和舒德森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脫胎的個人學術專著《探索新聞——美國報業社會史》肯定有很多不同。教科書是用於學生的入門性的引導資料,所以多介紹一些基礎知識,內容也比較易懂、淺顯。而個人學術專著是自己的學術水平的體現,大多有新穎創新的精神在裡面。

羅素在《論歷史》中說道“它(歷史)能擴大人們的想象,並且提示對於一個未經訓練的頭腦所不會呈現的種種行為和感情的可能性”[8]。舒德森和埃默裡對美國新聞史給予人們不同的想象空間,讓人們嘗試從不同視域去認識同一件事物。

參考文獻:

[1] 陳昌鳳.從哈德森到舒德森:美國新聞史研究的視角和方法[M].新聞春秋,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2] 丁則民,黃仁偉,王旭.美國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美)埃默裡等著.展江譯.美國新聞史——大眾媒介解釋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 (美)舒德森.何穎怡譯.探索新聞——美國報業社會史[M].香港:遠流出版公司,2001.

[5] 梁啟超撰.湯志鈞導讀《中國歷史研究法》[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6] (美)C·賴特·米爾斯著.陳強,張永強譯.社會學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7] 洪子誠.問題與方法[M].北京:三聯書店,2002.

[8] (英)羅素.論歷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