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視域下的《紐約太陽報》
——《美國新聞史》與《探索新聞》敘述差異分析
摘 要:歷史往往因為敘述主體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而面貌各異。一部美國新聞史在不同的敘述主體的闡述中出現多個版本。如何撥開歷史的迷霧,近乎客觀地還原本體並認識造成差異的原因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分析《美國新聞史》《探索新聞》兩部敘述風格迥異的著作對《紐約太陽報》的不同敘述,剖析諸多差異產生的原因,試圖更加立體多元地理解一段逝去的歷史。
關鍵詞:解釋性研究﹔社會學角度﹔自由民主思想
一、引 言
埃默裡的《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傳播媒介解釋史》是美國新聞史解釋性研究的代表著作。從他開始,解釋性研究一下子遍及各國新聞史。該書用解釋的方式,按美國歷史發展的線索來研究新聞事業的發展。舒德森的《探索新聞——美國報業社會史》則為我們提供了社會學視角的新聞變遷史,其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突破了傳統的研究,把報業融入社會體系之中,又以新聞專業主義為中心,緊緊抓住與“客觀性”相關聯的新聞表現手段及其源起、目的來研究新聞事業的發展[1]。
這兩本美國新聞史書研究對象皆為美國新聞史,然無論是框架結構、論述重點都大相徑庭但一直以來並行不悖,還被奉為“圭臬”。筆者選擇二者對《紐約太陽報》的不同解讀來分析兩種研究方法的差異。討論的是不同立場方法在理論研究中的可能性,他們各自達到的境地和限度,從而更好地理解歷史。
美國新聞史上的便士報是在1830年代興起的,在那段時期美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社會經歷了商業資本向工業資本轉化、農業經濟向商品化階段邁進的歷史性變化[2]。這一時期誕生了第一份便士報《紐約太陽報》。
二、埃默裡和舒德森對《紐約太陽報》的不同解讀
1. 敘述方式的不同
埃默裡在講述完便士報出現之前政黨報的樣態之后,本杰明·戴創辦的《紐約太陽報》緊接其后。書中介紹了本杰明·戴創辦這份報紙的詳細經過以及《紐約太陽報》獲得成功的原因,報道風格等。在此書中它與《紐約論壇報》《紐約前鋒報》一樣是處於同等地位的。他們都是美國新聞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作為歷史的主體在美國新聞業的發展、演進過程中的環節出現的。
舒德森則沒有對《紐約太陽報》的描寫可謂惜墨如金。在介紹便士報革命時,他按照邏輯的順序首先介紹便士報革命,然后介紹其原因以及當時的時代特征,並用班乃特的《紐約前鋒報》作為例証,介紹了便士報的社會定位,最后得出結論。他不是按時間順序把歷史事件羅列、解釋,所以《紐約太陽報》在他筆下只是作為論証他提出的一些觀點的例証材料。也就是說《紐約太陽報》不是舒德森《探索新聞——美國報業社會史》的敘述主體,只是証明觀點的史料。
2.運用史料的不同
埃默裡對《紐約太陽報》首先是介紹創辦人本杰明·戴本人的經歷和他創辦《紐約太陽報》的原因。“窮途末路之際,戴決定辦一張報紙來挽救自己每況愈下的零星印刷生意。[3]”然后詳細介紹《紐約太陽報》的內容、版面特色。“該報有四版。每版大小相當於現代小報的2/3,頭版分3欄,沒有任何花哨的編排。”“報道內容主要是當地發生的事情及暴力新聞,取材大多是無足輕重的瑣事,但讀起來饒有趣味。[3]”關於《紐約太陽報》的特色,又引用了當時刊登的“人情味”新聞作品來佐証。所有這些都是力圖把1830年代的《紐約太陽報》的全貌展示在讀者面前,通過對它各個方面的描述讓讀者對它有一個清晰的、具體的認識。
舒德森則不是對《紐約太陽報》做全景式的概述,而是將其分割,逐漸呈現它的面貌。比如在說到便士報的經營之道是以大發行量吸引廣告時,舉了“拜榮在1834年至1835年冬天遷居紐約,便是在《紐約太陽報》的求才專欄裡找到商業征信所的工作”。這無疑也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信息:當時的《紐約太陽報》設有求才專欄,而且有很強的社會實際意義。又如在書中便士報革命原因的科技論點時說“是便士報將蒸汽印刷機引進美國報界,而不是因為有了蒸汽印刷機才有了便士報”。“《紐約太陽報》以手工操作的平台印刷印制它的創刊號,一小時才印兩百份……到了1835年,當《太陽報》成為全美第一家買進蒸汽印刷機的報紙后,它的報份已增至近兩萬份”。這又從技術方面按暗示了當時《太陽報》的進步。我們從“平等主義時代的美國新聞革命:便士報”這一章中可以找到不少對《紐約太陽報》從各個不同角度描述的隻言片語,我們隻有把他們拼起來時才會得出對它一個立體的認識。不僅有辦報理念、經營形式還有技術方面的情況。雖然他們在文中是零散的,但是又不是毫無關聯的。
這種敘述方式在某種意義上對《紐約太陽報》的解讀更加深刻,無形中會受到它例証所論述的觀點的影響,不再滿足於粗淺地了解這份報紙的創辦年月、創辦人、內容特色等細節,而力圖在此基礎上思考為什麼它會成為這樣,是什麼使他成為這個樣子,還有他在以后的歷史中會以什麼方式呈現呢?我們還可能會觸類旁通的想到其他的便士報,這樣我們把握的就不僅僅是單獨的一份《紐約太陽報》而是諸如此類的許多便士報。
從對微觀的《紐約太陽報》論述的差異中,可以想象對於美國新聞史宏觀上的把握兩者會有多大的差異。找到這些差異並不是最終的目的,而差異產生的原因更具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