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電影《海洋之歌》評析【2】
二、動畫電影《海洋之歌》敘述的方式
神話是人類最早的故事,原始先民把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理解幻化為創世神話和英雄史詩,基於當時人類的思維模式和認知能力。隨著生產力水平提高,各個時代的人依托各種媒介對神話進行重述,以符合該時代人的認知和審美需求。《海洋之歌》以動畫電影為載體,遵從了動畫電影的創作規律,從凱爾特神話中汲取創意后,講述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在救贖中成長”的故事。
(一)選擇普適性價值的主題
“救贖”與“成長”都是動畫電影的常見主題,如《千與千尋》《寶蓮燈》《海底總動員》等。救贖主題下的主人公通過努力使自己或他人擺脫最初的負面狀態(身體束縛、心理創傷等)走向正面,這個過程往往伴隨著主人公的成長,最終主人公於外在與內在雙重壓力的推動下,同時實現拯救與成長。救贖與成長主題具有普適性價值,是人類社會的重要話題之一,容易引發情感共鳴。
《海洋之歌》續寫了海豹女的傳說:當海豹女重回大海之后,她的親人會怎樣?表面看來這是個“救他人”的故事,影片講述了主人公本(Ben)被帶離小島后,為了和妹妹返回故鄉,經歷各種冒險,最終成功拯救妹妹和精靈世界的故事。這段旅程,內在隱含的是“本”的自我救贖之路。對妹妹西爾莎的敵意、對貝殼的依賴、對大海的恐懼、媽媽的剪影都源於“本”深藏內心的痛苦。“本”腦中媽媽的形象在影片中以剪影的形式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確信海豹女真實存在后,第二次在存儲記憶的精靈肖納吉的山洞中。在山洞,“本”找回了關於媽媽的記憶,意識到內心的痛苦,之后用個人意志戰勝了女巫瑪查的考驗,做出了與父親不同的選擇。貝殼這個重要的物件細節反復出現,在影片中與“瑪查的瓶子”“奶奶的藥”“爸爸的酒”類似,都用於撫慰受傷的靈魂,在“本”明確對西爾莎說出“這不是你的錯”之后成了碎片。“本”從害怕大海到跳入大海,在為西爾莎尋找海豹衣的段落中,實現了個人成長和心靈救贖,獲得了內心的自由。
(二)採用經典電影敘事結構
與許多迪士尼、皮克斯等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不同,《海洋之歌》並未使用不間斷對話和激進的動作推進劇情,整部影片節奏相對緩慢,呈現出沉靜的美感。這種獨特風格之下,它在敘事上卻與許多美國動畫電影類似,採用了在商業電影中佔據主流地位的經典大情節模式和三幕架構。這種敘事模式和框架在影視創作中歷經檢驗,符合媒介特性和大眾心理審美傾向,對《海洋之歌》故事的講述助益良多。
經典大情節設計[6]指主動主人公“本”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救妹妹、救精靈、救自己),在一段連貫而有因果關聯的虛構現實中,與主要來自外界的對抗力量(女巫瑪查、父親)抗爭,直到一個不可逆轉的變化(成功救贖)而結束的閉合式結局。影片結構上符合西方電影經典的“三幕架構”(即開端、發展和結局),並且在時間分配時接近劇作家悉德·菲爾德提出的1/4-1/2-1/4的原則[7]。
第一幕“建置”在交待背景、人物關系后,“西爾莎發現海豹衣”成為把故事轉向另一方向的情節點,打破了主人公“本”生活中各種力量的平衡,導致西爾莎和本的離島,並引發出后續一系列情節。第二幕“對抗”是為主人公的目標需求(回島)設置障礙,在進展中引發主人公新的需求(救妹妹、救精靈),主人公逐漸克服障礙,把故事引向第三幕高潮和結局。第三幕“結局”是各種需求的解決,“本”的外在需求(拯救妹妹和精靈)與內在需求(化解內心痛苦)在這一部分全部解決,最終抵達一個不可逆轉的幸福結局。
(三)視聽語言營造可信環境
動畫作為一種視聽藝術,把神話中的人物以及他們的傳奇搬上銀幕,將抽象的文字描述轉化成可見、可聽的具體形象。《海洋之歌》逐幀手繪的每一幅畫面都宛如藝術品,豐富的色彩、完美的構圖、平面化的藝術風格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凱爾特民謠與愛爾蘭音樂使用,提供了聽覺上的滿足。影片借助動畫超越時空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構建了一個帶有魔幻色彩的空間,為故事講述提供一致的、可信的環境。
影片從凱爾特文化中取材,大量使用圖騰用於裝飾,並且圖案繪制時也遵循凱爾特藝術風格。早期凱爾特藝術重視秩序與對稱,多用圓形、之字形和幾何圖形。隨著外來文化引入,拉特尼文化形成,呈現出根植於自然界的想象力,表現為線條飛揚、扭曲、旋轉的形態。單螺旋、雙螺旋、三螺旋印記在影片中頻繁出現,不僅用於山石、貝殼、箱子等表面空間的裝飾,在角色設計(如肖納吉的頭發)、自然天象(如烏雲、浪花、氣泡、瀑布)、動物植物(如水母、樹根)等方面也廣泛使用。
場景設計方面,瑪查的屋子參考了凱爾特笆泥結構建筑,是一種建造於湖上的圓形土堡,採用立柱籬笆和泥巴建造而成。小島的場景中加入一種愛爾蘭石陣“通道陵墓”,幾塊立石上覆蓋一塊巨大的蓋頂石,是兩個世界的通道,媽媽離開的時候便從通道穿過。在表現城市生活時,加入了莫莉·馬隆雕像,建於1987年是都柏林的標志性建筑。配合由凱爾特民謠改編的音樂,這些因素共同營造了一個奇妙、玄幻的神話世界,令人神交流的故事真實可信。
三、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創作方式值得借鑒
《海洋之歌》改編神話不是因為創意匱乏,而是一種在文化責任感驅動下的自覺創作。導演湯姆·摩爾目睹被屠殺的海豹深受觸動,令他想起凱爾特神話中對人與環境關系的描述。他認為如今人與環境對抗或放任不管的態度源於傳統信仰體系的消失,而這種信仰存在於傳統神話中,期望通過《海洋之歌》重新喚起人們對神話的記憶。
愛爾蘭的歷史充滿了侵略與征服,英國的殖民者摧毀其文化根基,宗教迫害和大飢荒使其語言瀕臨湮滅,長期的奴役與壓迫造成文化傳統斷裂,使愛爾蘭人喪失了民族文化認同。19世紀末愛爾蘭的文藝復興運動通過回歸蓋爾傳統、復活凱爾特文明重建了愛爾蘭的文化認同之路。20世紀90年代愛爾蘭經濟快速發展(“凱爾特之虎”),同時也帶來了社會結構和文化方面的震蕩,外來文化侵佔本國土壤,導致本國人民對傳統文化的集體失憶。影片把故事背景設置於“凱爾特之虎”之前,試圖在動畫裡重現那個田園牧歌的神話世界,借用動畫載體主動表達和書寫,以此保存民族文化。
反觀自身,全球經濟一體化后,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水土不服,當前人類面臨著文化轉型的共同課題。要把本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東西用現代語言表達,讓本土甚至全球的人們了解,是一個普遍的共識。如何認識傳統文化,如何利用現代媒體再編碼、再書寫傳統文化,《海洋之歌》提供了成功的范本:遵從媒介和藝術規律,選擇普適性價值的主題,對神話自由取用又保留其精神內核,將凱爾特神話融入現代故事中,實現文化的創新與傳承。就像影片中海豹女布羅納所說的那樣,盡管我不得不離開你,但我會在你的故事和歌聲裡長存。
參考文獻:
[1] 袁珂.從狹義的神話到廣義的神話——《中國神話傳說詞典》序(節選)[J].社會科學戰線,1982(4).
[2] 馬建中,索曉玲.動畫影片畫面賞析[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3] (愛爾蘭)托馬斯·威廉·黑曾·羅爾斯頓.凱爾特神話傳說[M].西安: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4] 何樹.從本土走向世界——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研究[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02.
[5] 荷蘭時代生活圖書公司.史前英雄[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6.
[6] (美)羅伯特·麥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7] (美)悉德·菲爾德.電影劇本寫作基礎[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