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愛爾蘭電影《海洋之歌》評析

紀曉宇
2016年12月06日15:3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愛爾蘭著名導演湯姆·摩爾的新作《海洋之歌》改編自古老的凱爾特神話故事,這部純手繪作品歷時七年制作,以清新又懷舊的風格講述了一個略帶悲傷的現代故事。在藝術方面,該片入圍第42屆美國動畫安妮獎七項提名及第8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在商業方面,該片於美國、中國、英國、韓國、法國等十余個國家上映﹔在文化方面,該片濃郁的異域風情贏得了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喜愛,是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本文以《海洋之歌》為例,探究其如何從凱爾特神話中攫取創意,以動畫為載體,進行當代故事講述,尋求動畫創作的規律。

關鍵詞:凱爾特神話﹔創意動畫﹔傳統文化

神話一直是動畫創意的主要來源之一,《大鬧天宮》《埃及王子》和《阿拉丁》等作品都改編自神話傳說。狹義的神話指原始公社時期的先民進行的語言藝術創作,是一種無法重復創造的原始文化。袁珂先生提出的廣義神話則認為,神話與傳說雖可在理論上區分,實際中卻無法截然劃分,在各個歷史階段及各種社會形態中,不斷有新的神話和神話因素的傳說產生[1]。在動畫研究中多使用的是廣義神話的概念。原始神話、宗教神話、文學神話(如哪吒鬧海出自《封神演義》)、民間神話(如牛郎織女、日月潭)等都被稱作神話。

如何從神話中提取創意、以動畫為載體講述符合當前社會發展與觀眾審美需求的故事是本文試圖探究的問題。以愛爾蘭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為對象進行研究后發現,在重寫當代故事時,創作者遵從媒介和藝術規律,選擇了普適性價值的主題,在保留神話精神內核的前提下對神話資源自由取用,將凱爾特文化用現代語言重新表達。既提升了影片的文化價值,又通過文化再書寫,實現了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一、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借用方式

根據對原始文本使用的角度、程度不同,神話改編為影視作品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其一,完全忠實於原作,或在不影響故事主題與走向的前提下進行細節的增刪﹔其二,保留故事框架,虛構背景和人物,表現另一個時代的生活﹔其三,從神話中取用各類元素(人物、故事、節日傳說等),重編故事。《海洋之歌》中使用的是第三種方法,導演湯姆·摩爾稱之為“將真實化解到虛構中的電影手法”[2],具體表現為故事中的人物、情節發展、時間等設定背后都有一定歷史、文化淵源,但根據需要進行了更改。通過這種手法給故事賦予文化內涵,向觀眾傳遞了民族文化符號,又超越神話原本的故事背景和框架,簡化信息,降低了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接受難度。

(一)自由取用神話元素

影片中,歌唱的塞爾奇(selkie)指居住在蘇格蘭奧克尼郡和舍爾特蘭島上的海豹人。在凱爾特神話中,他們一直生活在大海,褪掉海豹皮變成人類來到陸地。人類藏起他們的海豹皮,海豹人就會成為人類的伴侶,甚至與人類育有孩子。如果他們找到自己的海豹皮,就會重返大海。影片中父親康納出於對母親的信任,沒有藏起她的衣服,最終她回到海裡﹔父親為了不重蹈覆轍,把女兒西爾莎的海豹衣鎖進箱子。影片中反復強調“必須找到海豹女的衣服”,這個創意就源自神話傳說。傳說中海豹人不會受塵世束縛,無論有多少羈絆都必須回到海中,片中西爾莎走入大海、跳入泉井以及用花洒弄濕了奶奶的大衣這些情節,都出自海豹女天性中向往大海的本能。

為了與現實世界中的父親和奶奶對應,影片虛構了《巨人和貓頭鷹女巫》的故事:巨人麥克·裡爾因為一個悲劇整日哭泣,他的母親女巫瑪查為了化解他的痛苦,派貓頭鷹拿走了他所有知覺,把他變成了石頭。巨人的原型是海神瑪南那·麥克·裡爾(Manannan Mac Lir),他曾有兩個妻子,與第一位妻子育有四個孩子,他對孩子的疼愛引發第二任妻子的嫉妒,她用巫術把四個孩子變成了白天鵝,並對他們施以詛咒,他們至死也沒有回到父親身邊[3]。巨人深陷痛苦的原因無益於故事講述,影片對此進行了省略。

貓頭鷹女巫瑪查(Macha)的神話原型是戰爭女神“紅發瑪查”。而貓頭鷹在早期凱爾特文化中是一種神聖的動物,常與女神的形態方面相關,在高盧-羅馬時代貓頭鷹喪失崇拜的意義,與一位代表生育的凱爾特女神相關聯(是否是瑪查不可考)。在受凱爾特文化影響的威爾士傳說中,女神阿麗安羅德(Arianrhod)化身成巨大的貓頭鷹,她能看透人潛意識與靈魂深處的黑暗,扇動著翅膀給追尋者送去精神撫慰。這些神話因素共同雜糅成影片中“瑪查”這個角色:與貓頭鷹類似的外形,身著深紅色外袍,操縱貓頭鷹拿走人的知覺。

又如片中儲存記憶的精靈肖納吉(Seanchai)是傳說中的故事講述者或歷史學家,麥克·裡爾的狗源自瑪南那的馬Enbarr,它可以在山川、海面、沼澤、天空中游走,如履平地。影片對這些神話元素進行自由取用,為故事服務,建構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奇幻世界。

(二)保留神話精神內核

神話不是一個簡單虛構的故事,它包含了古代族群的世界觀、歷史、宗教等內容。隨著時代發展,舊神話不斷被重寫,同一個故事范本以不同時代的人物被講述。在神話重寫的過程中,外在表現為人物、故事等元素的取用,內在表現為神話精神內核的保留與延續。《海洋之歌》在神話的借用方面,既不是脫離現實的神話視覺化,也不是借神話原型講現代故事,而是置於現代背景,保留了凱爾特傳說中萬物有靈、人與自然密不可分、交流連通的精神內核。

凱爾特人是自然界的崇拜者,在他們的信仰體系中,神秘力量無處不在,神靈充斥於世間各處,住在森林、山川、湖海之中,凱爾特神話因而呈現出一種根植於自然的想象力。神話傳說中,人界與神靈世界彼此關聯,常有仙人來到人間或人誤闖仙界的故事。拉塞爾認為,凱爾特精神是與超自然相溝通的獨特方法[4],這在影片多個方面都有體現。

影片將故事設定在萬聖節,這是此世與彼世相通的日子。古凱爾特人稱其為“亡人節三夜晚”(他們以夜晚計算時間),在10月31日太陽下山后舉行祭拜儀式,感謝掌管冬夏輪回的太陽神和召聚亡靈的死神。當晚陰陽兩界的大門將敞開,亡魂將歸來與親朋重聚。在凱爾特神話中,當晚塵世和神界之間的障礙將消除,神祗和精靈們將來到塵世[5]。在這個特殊日子裡,主人公本(Ben)通過樹洞、泉井、陵墓通道(神話中的入口)不斷在神靈世界與現實世界間穿梭,與精靈一起歌唱,精靈為主人公提供幫助或設置阻礙。另外,在場景設計上,精靈的仙堡隱藏於城市車水馬龍間,入口的泉井位於人造教堂裡,遠離城市的自然中也有人造物(冰箱、電視)的痕跡。影片營造了一個人類與精靈、神祗相互交流的世界,保留了傳說中人們對自然的美好想象,以及人與自然密不可分、和諧一體的關系。這是凱爾特神話的精神內核,根植於凱爾特人的信仰中,在影片中極好地傳達了出來。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