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11月

試論中國主流媒體重大事件報道的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哈艷秋  齊亞寧
2016年12月13日11:17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國家形象傳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主流媒體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報道中國家形象傳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在重大事件報道中主流媒體要注意國家形象傳播的策略,努力提升國家形象,從而為中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關鍵詞:中國主流媒體﹔重大事件﹔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國家之間的交流合作增多,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國家形象穩步提升。2015年3月18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4》調查顯示,中國形象的國際認可度穩步提升,中國領導人的治國理政能力受到廣泛認可。[1]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的體現,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媒體是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載體,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學者就提出國家形象是主權國家在國際新聞流動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說是國家在國際新聞媒介的新聞和言論報道中所呈現出的形象。”[2]國家形象傳播對內可以增強國內人民的凝聚力,對外也有助於在國際舞台上展示鮮明的國家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如何有效地進行國家形象傳播值得研究。

重大事件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發生的大事情,包括政治、經濟、軍事、體育、文化等領域的重大事件,也包括突發災難性事故。重大事件因其強大的影響力能夠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是國家形象傳播的很好契機。媒體對重大事件的報道往往會影響國際社會對一國國家形象的認知,因此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報道時要注意報道策略,維護國家利益和形象。在2014年APEC峰會、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2015年6月1日長江沉船事故等這些重大事件發生后,我國的主流新聞媒體不僅及時完成了對事件的報道,而且通過重大事件報道傳播了中國負責任的、勇於擔當的國家形象。

一、主流媒體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發揮的作用

主流媒體一般是指那些具備一定規模、獲得社會的一致認可,並且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媒體。在中國主流媒體具有權威地位和廣泛的影響,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為代表的中央級新聞媒體和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黨報、電台、電視台為代表的區域性媒體是中國主流媒體的典型代表。主流媒體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非常重視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在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作了重要批示:用海外讀者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努力成為增信釋疑、凝心聚力的橋梁紐帶。[3]中國主流媒體的報道已經成為了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主流媒體是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渠道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國家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頻繁,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對於國家形象傳播產生著很大影響。主流媒體以其權威性、可信性等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優勢,成為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渠道。2015年6月1日發生的長江沉船事故,迅速引起了國際各大媒體的關注,CNN、《紐約時報》、BBC、《衛報》、《讀賣新聞》、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等都對該事件進行了報道,這些國際主流媒體都主要援引來自新華社、央視和《人民日報》等中國主流媒體對該事件的報道。如CNN在北京時間6月2日中午11點左右,報道了題為《中國載458人客船在長江沉沒》的突發新聞,並在網頁版和客戶端推送,文字報道基本都是引自中央電視台和新華社的報道。北京時間上午11點左右,CNN網站推出時長3分多鐘的視頻報道,主持人與CNN駐北京記者進行了連線,報道還對事故發生時當地的天氣情況進行了分析。[4]中國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后及時、客觀、准確地報道事實,讓國際社會了解事件的真相,可以避免因信息流通不暢而造成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誤解。

(二)主流媒體為國家形象的有效傳播提供了客觀保障

主流媒體不僅在信息發布方面具有權威性,而且受眾面廣、影響力大,這為國家形象的有效傳播提供了客觀保障。在重大事件發生后,國際媒體更願意選擇從一個國家的主流媒體獲取相關信息,因此一個國家的主流媒體對重大事件的報道會直接影響國際社會對該事件的看法,主流媒體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視。中國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不僅對國內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而且這些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能力也很強,重大事件報道經常被國外媒體轉載,有學者就認為“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力是塑造國家形象、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因素。”[5]在2014年APEC峰會時,中央電視台作為唯一的國家級電視媒體,動用綜合頻道、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外語頻道等多個頻道報道APEC會議。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作為APEC會議報道的主陣地,多角度聚焦,全方位報道,利用直播、現場報道、權威專家解讀等多種形式,通過網絡新媒體第一時間權威發布每場會議的重要內容,並且全天滾動播出APEC會議所有資訊。[6]中央電視台憑借其強大的國內及國際影響力,在報道APEC峰會時充分融入中國元素,體現中國文化內涵,向世界人民展現了具有大國風范的中國國家形象。

(三)主流媒體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發揮著橋梁的作用

國家形象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聲譽,良好的國家形象可以為一國的發展提供和諧的外部環境。國家形象傳播需要持久地展開,而主流媒體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人們的認知,使得國家形象逐漸獲得大眾的認同。國家形象傳播是一個開放式的傳播,既需要向外輸出信息,也需要了解公眾的評價。主流媒體能夠架起國家形象傳播中內外溝通的橋梁,可以通過新聞報道讓國內公眾了解其他國家對於本國的評價,適當的調整國家形象傳播策略,更好地傳播一個國家的國家形象。在2015年長江沉船事故發生后,《環球時報》在一篇報道《長江沉船迎來最傷痛時刻 “東方之星”重新浮出水面》中就提到了路透社、韓國YTN電視台、韓聯社、德國新聞電視台、法新社、《費加羅報》、CNN、《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其他國家新聞媒體對該事件的報道,讓中國公眾了解其他國家媒體對該事件的評價,在交流和溝通中表明中國的立場,讓國際社會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

二、中國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報道中國家形象傳播方面取得的經驗

國家形象具有可塑性,可以通過傳播和溝通來進行塑造。重大事件往往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公眾的廣泛關注,引發全球媒體爭相報道,如重要的國際首腦會議、國家領導人出訪、重要事件的紀念活動、突發事件等都很容易引發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這也為國家形象傳播提供了很好的時機。近些年中國的主流媒體積極探索在重大事件報道中的國家形象傳播,取得了一些經驗。

(一)在重大事件發生后堅持公開透明原則,積極報道政府作為

近些年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中國正在以一個大國形象崛起。重大事件報道可以成為國家對外推廣的有效平台,幫助政府樹立良好的形象。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報道中反映政府處置事件的態度和行動,也是對國家形象的一種展示。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重大事件中所體現的國家形象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在重大事件發生后政府公開透明通報事件進展,讓媒體近距離採訪報道,既可以讓人們及時了解事件進展情況,也有利於塑造政府負責任的良好形象。近些年中國政府也意識到了信息公開的重要性,2008 年5月 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就明確界定了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和程度,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就採取了開放的態度,這種開放和透明獲得了大部分西方媒體的好評。2014年8月3日雲南魯甸地震發生后,中國的主流媒體積極報道政府、社會各界展開的救援活動,及時報道救援的進展情況,讓國際社會了解在面對突發災難的時候,中國政府積極應對,人民群眾團結一致抗震救災,信息公開透明使得謠言無所遁形。

(二)主動設置議題,提升國家形象

在重大事件報道中,主流媒體可以通過設置議題,進行輿論引導,來傳播國家形象。作為中國的主流媒體,在重大事件報道時要優化資源配置,報道要有建設性,並要體現對人的尊重,體現黨和國家對人民的關心。在2014年APEC北京峰會時,中國主流媒體就結合習近平主席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活動,主動設置議題,在新聞報道中介紹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良好的國家形象。《人民日報》在2014年11月7日發表《懷柔,因APEC而改變》介紹了懷柔生態、交通、文化的發展﹔11月8日發表《“一帶一路”,APEC涌動新機遇》,文中提到“中國誠心誠意對待沿線國家,言必信、行必果的實際行動正在國際社會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可。”[7]11月11日發表《APEC進程惠及千萬百姓家》反映了中國百姓受惠於亞太合作以及亞太經濟的繁榮。通過這些報道既反映了亞太合作給中國帶來的改變,也將開放、進步的中國國家形象展現在世人眼前。

(三)及時發聲,掌握話語主動權

近些年中國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力有所提升,在重大事件上主流媒體及時發聲,傳遞中國聲音,維護了國家形象。重大事件都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主流媒體要及時、客觀、准確地將事件全面反映,牢牢掌握話語主動權,為政府和人民贏得國際輿論的支持。2010年玉樹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立刻把抗震救災作為工作重點,報紙、廣播、電視等主流媒體都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展開對玉樹地震救援情況的立體化報道,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形象,有效提升了中國國家形象。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造成了31人遇難百余人受傷,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國主流媒體對該案件的偵破情況和傷員救助情況進行了及時地報道,展示了黨和政府對這一事件的高度重視,此外還報道了中國社會各界對這起暴力恐怖事件的強烈譴責,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反恐的決心,為中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支持。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