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1月下

《中草藥》雜志助推中醫藥大健康發展

潘明佳,陳常青
2017年02月15日15:10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大發展理念,明確健康中國建設的社會發展目標。健康中國建設既要實現提高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與嬰兒死亡率等硬性指標,也要構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理念與實踐,全面提高健康人群的數量和質量保障。

隨著慢性病的侵襲、亞健康狀態的蔓延、老齡化的加速、家庭收入的增加等,百姓對一個涵蓋內容廣泛的大健康產業社會的需求日益增加,人們也將回歸到“治未病”傳統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上。“治未病”是中醫藥的一大特點,而中醫藥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無論在藥物資源還是在理論上都有自己的優勢,有其深刻的科學內涵。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無疑契合了構建健康中國的發展理念。

《中草藥》雜志創刊於1970年1月,是由中國藥學會和天津藥物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國家期刊,經過47年的發展,在助推中醫藥大健康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中醫藥政策的出台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保護公眾健康,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該法的通過對中醫藥事業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中醫藥法第一次從法律層面明確了中醫藥的地位、發展方針和扶持措施,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醫藥法的出台有利於提升中醫藥的全球影響力,在解決健康服務問題上,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樣本,為解決世界醫改難題做出貢獻。在《中醫藥法》《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保障下,中醫藥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潛力巨大,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發展大健康產業,就是要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中醫藥文化研究應與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產品等健康產業相結合,形成中醫藥文化產業鏈,實現自己的經濟價值。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廣泛的民間基礎,在我國有著極為廣泛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據《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顯示,2015年,我國的中醫藥工業總產值已達7866億元,佔醫藥產業規模近1/3,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以中醫藥養生理念為指導的保健品產業將迎來“春天”。中藥保健產品具有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陰陽平衡的動態觀、三因制宜的辨証論治、治未病的養防觀、形神同治的調護理念、天然化的用藥取向等優勢,使其在全球保健品市場被長期看好,各大企業紛紛推出中藥保健產品。與新藥研發相比,保健品研發周期短、經費低、風險小。總之,中醫藥“天人合一”和“整體論治”的思路更為貼近醫學和健康發展方向。

以《中草藥》雜志為載體助推中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

《中草藥》雜志與中醫藥大健康理念完美契合。中醫藥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事業的根基和靈魂。因此,隻有弘揚中醫藥文化,增強其凝聚力、影響力和競爭力,才能推動中醫藥事業科學發展,實現提升國家軟實力的目標。然而中醫藥文化遠沒有轉化為軟實力,國內部分人對中醫藥抱有懷疑、否定的態度﹔中醫藥在國際上的認同感也隻停留在針灸和以營養保健品進入海外市場的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但它們只是中醫藥文化和理論體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其天人合一、整體觀念、預防保健、辨証論治、平衡調節、以人為本等重要理念和核心價值觀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傳播。

《中草藥》雜志以宣傳報道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果為己任,主要報道中草藥化學成分藥劑工藝、生藥炮制、質量評價、藥理實驗、臨床觀察、藥用植物的栽培、藥材資源評價與保護以及生物技術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緊密結合中醫藥行業(包括保健品)的生產、科研、教學和決策需要。《中草藥》雜志的報道內容與目前的綠色中藥、健康中國達到了完美的契合。

“新、快、高”引領中醫藥學科發展。《中草藥》雜志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走專業化、特色化、精品化的辦刊之路,以“新”——選題新、發表成果創新性強,“快”——編輯出版速度快,“高”——刊文學術水平和編輯質量高為辦刊特色,載文覆蓋面廣、信息量大、學術水平高。為促進中藥新藥開發研究,促進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中草藥》雜志另辟“中藥現代化論壇”和“專論”欄目,約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圍繞中藥新藥開發的前沿和熱點問題、中藥相關學科理論原創性思路和方法及國際天然藥物新藥的審批程序等問題撰稿,為提高中藥新藥研究開發水平出謀劃策。為了擴大學術交流,提高新藥研究水平,分別以國際國內研究的熱點問題為重點,組織有關專家撰文,出版專刊和特刊,由於選題新穎、內容豐富、學術水平較高、科學性強,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引領著中醫藥學科的發展。由於雜志的高品質,《中草藥》2002年榮獲中國期刊方陣“雙獎期刊”﹔2003年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2005年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2009年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2011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2013年榮獲中國“百強科技期刊”﹔連續8次榮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2008年、2011年、2014年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2—2016年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學術期刊專項資助,2015年獲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TOP50項目資助。《中草藥》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傳播中醫藥科學知識、促進科技進步的平台。

《中草藥》雜志助推中醫藥大健康理念國際化。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逐步落實深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的中醫藥在國際化道路上迎來了新的契機。中醫藥文化需要融入世界大文化中,進而得到全球的認同。中醫藥具有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屬性,是中國產業“走出去”的最佳載體。近些年國家對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促進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提升中國中醫藥影響力。中醫藥文化的傳播離不開學術期刊,學術期刊是知識創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科學技術和推動科技進步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草藥》雜志作為中醫藥行業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學術期刊,肩負著弘揚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藥最新科研成果的重要責任。隨著我國知識創新工程的實施,英文版學術期刊在對外報道我國有學術價值的科學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擴大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上發揮重要作用,迫切要求學術期刊國際化。由於東西方文化及語言的差異,中文版期刊很難被“SCI”收錄,而“SCI”目前是國際上最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之一。我國科技人員每年都有大量的中藥研究方面的優秀論文發表於國外科技期刊,形成科技論文“外流現象”,嚴重影響了我國在中藥研究方面的國際地位及中藥期刊的媒體作用。因此,《中草藥》雜志審時度勢,為了充分發揮自身的品牌優勢,更好地為促進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服務,在辦好《中草藥》雜志的同時,創辦了我國第一本中藥專業的英文期刊《Chinese Herbal Medicines》(中草藥英文版),辦刊宗旨為繼承和發揚祖國醫藥學遺產,報道和反映中草藥研究最新進展,宣揚我國中草藥傳統特色,加強與世界各國傳統藥物研究的經驗交流,在中醫與西醫、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架起一座理解與溝通的橋梁,促進中藥現代化、國際化。中草藥英文版以高起點、國際化為特點,聘請相關領域國際知名專家和國內多名院士加盟,組建一支國際化、高水平、精干的編委會隊伍(編委由74人組成,其中兩院院士10人,外籍編委41人)。吸引國內外高質量的稿件,努力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堅持按照國際標准編排,加強刊物規范化和標准化,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英語,加強與國際知名科技期刊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在創刊后的較短時間內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已進入幾個國際著名的檢索系統,力爭為推進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做出更大貢獻。

2015年《中草藥》雜志與CNKI合作加入了中文精品學術期刊外文版數字出版工程,實現雙語出版。該工程選取國內特色領域、領域內優秀期刊、期刊中的創新性論文向海外推廣。“中草藥有效成分”專欄是《中草藥》的特色專欄,2014年發表了31篇37個新化合物﹔2015年發表了52篇59個新化合物,新化合物且做活性評價的論文逐年增多。《中草藥》還邀請中醫藥領域的專家撰寫創新性論文,如2016年特邀國內藥物代謝領域的專家劉昌孝院士的專論——《中藥質量標志物(Q-Marker):中藥產品質量控制的新概念》,創新性地提出“中藥質量標志物”的概念,《中草藥》雜志獲得了首發權。通過雙語出版,《中草藥》將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醫藥領域新成果、新觀點第一時間與國際交流,增強了與國外科學界的溝通,同時也為增強我國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結語

隨著大健康產業理念的普及和中醫藥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勢必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機遇,一定要抓住中醫藥振興發展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從各個方面推進建立健全中醫藥法規、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舉措,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草藥》雜志將樹立自己的品牌優勢,抓住機遇,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契合綠色中藥、健康中國的發展理念,為建設健康中國服務,為實現健康中國建設的社會發展目標服務,為中國科技期刊特別是中醫藥類期刊真正走向世界,打造國際品牌,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