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媒體平台下新聞採編的內容創新
——以網易新聞客戶端為例
一、新媒體平台下網絡新聞的特征分析
(一)新媒體平台下的迅速與便捷
新媒體平台下新聞的發布具有“全天候”的特征,網絡新聞不僅要保証每天發生的重大新聞的時效性,還要保証24小時之內資訊信息的時效性。在去年舉辦的第31屆裡約奧運會期間,即便在深夜打開網易新聞客戶端,滾動新聞也不斷地更新奧運會比賽的最新資訊。同時,具有獨特的消息推送功能,在奧運期間推送了林丹不敵李宗偉、女排奪冠等重大新聞,第一時間發送至用戶。用戶不用打開客戶端也可以了解時事。而且在網易新聞熱門新聞的板塊內會有一個“LIVE”按鈕,可以提示你進入關注新聞發生的最新動態。不僅如此,直播內還帶有聊天室,可以為獲得親臨現場的網友發布信息。
(二)新媒體平台下的多媒體化
新媒體平台下的新聞傳播是結合文字、圖片、廣播、視頻為一體的多媒體新聞傳播形態。以網易新聞專題“2016-2017賽季英超聯賽”為例,編輯們不僅將有關英超的視頻、圖片、數據結合起來,還將新聞信息結合起來進行再創造,將英超豪門球隊的歷年成績、進球等數據通過多媒體技術做成曲線圖,再結合文字進行分析,讓用戶能夠獲得最直觀的感受。毫無疑問,這樣多媒體化的新聞報道相比於蒼白的文字陳述,對用戶更有吸引力。同時,新媒體平台傳播的超文本方式,可以讓用戶自行挑選需要的閱讀方式。
(三)新媒體平台下的多樣性
新媒體平台下的網絡傳播雖是以移動客戶端為傳播平台,但其更像是一個巨大的媒介體系,內容豐富多樣,具有龐大的信息容量。而且內容形式也具有多樣性,包含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傳播形式,迅速地解決了用戶對信息的多層次需求。網易新聞客戶端的新聞資訊有包括頭條、娛樂、體育、財經、汽車等54個欄目。此外,客戶端還支持受眾訂閱城市各大主要報刊,如《新京報》《大河報》《羊城晚報》等。網易新聞的編輯們通過採編篩選,使這些新聞的真實性和質量得到了保証,使用戶在一個新媒體平台上了解當前的重要信息。
(四)新媒體平台下的互動性
在新媒體平台,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選擇來獲取大量的新聞資訊。同時,新媒體時代的新聞不再是單向傳播的信息產品,而是一個信息交流和互動的過程。新媒體平台通過跟帖、分享、反饋等形式充分提高與受眾的互動。“無跟帖、不新聞”是網易新聞客戶端提出的推廣語,通過跟帖、回帖、分享,大量接受用戶反饋的信息,將平台互動的黏性需求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新媒體平台的互動性充分發揮了受眾的能動性,受眾可以平等地參與到新聞信息的傳播和反饋活動中。
二、新媒體平台下新聞採編內容創新的必要性
(一)信息來源的變化
在新媒體平台上,新聞主題范疇可以無限擴大,同時網絡上也有轉發、跟帖等其它傳播方式對信息進行傳播。在網易專題新聞“曹雲金宣戰郭德綱”中,主要來源並非是通過記者採訪得來,而是來自對微博平台的信息採編,編輯成新聞進行發布。新媒體平台下能夠獲得海量的信息來源,但我國網絡上的大部分用戶,並不了解媒介規律,再加之個人的文化水平各有不同,對網絡新聞的辨識能力不足。因此,面對新媒體平台的海量信息便無所適從,接受質量也就無法保障。這就要求新媒體平台下的新聞採編工作,要對採編內容多考証、多調查,最后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新聞信息。
(二)形式的變化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傳統媒體設備更新換代成高科技媒體設備,這使得新媒體傳播渠道進一步拓寬。當今人們不會被動地等待廣播、報紙、電視傳播信息。而是將大量的信息傳播至手機、互聯網等現代化終端設備。在網易新聞客戶端上,對新聞的報道往往是將文字、視頻、圖片相結合,讓用戶得到一個交互性的接受。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媒介對傳播方式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新的媒體工具會不斷更新,如智能眼鏡和智能手表的出現,使得新聞的載體也會不斷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新媒體平台下的新聞採編內容要不斷創新,緊跟傳媒行業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優化。
(三)內容的多樣性
傳統媒介傳播的單一性造成受眾的無法選擇、被動接受的窘境。如電視媒體,觀眾作為接受者,被動地接受電視傳播的信息,而如今通過網絡便可以回看電視傳播過的信息,並且不僅僅局限在觀看上,媒體終端還具有點評、轉發等傳播功能。這使得新聞可以更多地添加主觀的感受,並且將這些新的信息進行二、三次的傳播。網易新聞的用戶可以從網易郵箱及網易新聞的微博了解到重要新聞的簡易報道,也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的網易新聞APP了解更多元化的報道,針對新媒體平台的特殊性,新聞採編內容也應適應了多樣化傳播工具的使用。
三、新媒體平台下新聞採編內容存在的問題
(一)同質化
雖然新媒體平台下的網絡新聞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時期,但中國網絡新聞的主要來源仍是對傳統媒介新聞的採編。以網易新聞客戶端為例,在“王寶強離婚”專題報道中,三個頭條新聞的來源分別為:“王寶強離婚似已獲兒女撫養權 馬蓉或已分到家產”來源於《齊魯晚報》﹔“楊慧宋喆離婚案兩大訴求:離婚和分財產”來源於《京華時報》﹔“楊慧否認與王寶強捉奸 稱馬宋最早並非同學戀人”源自《華西都市報》。其他的14條新聞有5條直接來源於傳統媒體,9條來自傳統媒體的網絡版。可以說14條新聞全部脫胎於傳統媒體。新媒體平台下新聞採編內容獨創性不足,同質化嚴重。
(二)低俗化
低俗化現象是中國網絡新聞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帶有暴力、歧視和情色的新聞充斥著各大網絡新聞媒體平台。從網易新聞的點擊排行榜就可以看出這種現象的普遍性,2016年9月5日網易新聞月點擊排行榜中第一位:“央視解說批王寶強離婚搶頭條:土鱉和花瓶的爛事”,第三位:“寧靜穿黑絲秀美腿半蹲‘搭訕’男高層 秀表情包”。為了博得眼球,網絡平台對這類低俗化信息鋪天蓋地地進行傳播。對於中國的網絡環境而言,網絡媒介的這種行為不利於建設一個理性、充滿人文關懷的輿論環境。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網絡新聞的低俗化會引起不恰當、不負責任的表達。因此,網絡新聞的低俗性和過度娛樂化不利於網絡輿論的健康成長。
(三)碎片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網絡媒介工具不斷更新,尤其是微博的興起,對新聞訊息的發布造成了深刻的影響,用戶的寫作習慣和閱讀習慣已被改變,人們更加崇尚碎片化的表達。而網絡媒體從業者為了適應用戶的閱讀習慣,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採編方式,不斷擴大提示段和導讀段。不僅文章的寫作碎片化,就連時效性也變得碎片化,滾動新聞及推送新聞也成為新聞內容碎片化的表現,不斷打亂的碎片化信息不利於受眾邏輯性思維的形成。長此以往,碎片化會導致新聞內容的缺失,深度報道和專題報道的數量將不斷減少。
四、新媒體平台下提高新聞採編內容創新的策略
(一)對採編內容的信息識別
新媒體平台是公眾平台,各類網絡鏈接將不同的信息捆綁在一起,各類信息內容紛繁復雜。網絡媒體的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具備識別能力,不要隨波逐流人雲亦雲,甚至制造謠言。北京時間2015年3月18日21:50左右,美國推特網站出現了一張后來証實是偽造的新加坡總理公署官網公告截圖,聲稱“李光耀先生於今天下午5點30分在新加坡中央醫院重症監護室去世,享年91歲。”該截圖在互聯網和微信等移動通訊平台迅速傳播,包括人民網、鳳凰網、新浪網、搜狐網等國內主要媒體,均援引虛假消息進行了報道。在這一消息被証偽后,多數媒體均在第一時間刪除並致歉。作為網絡新聞從業者,新聞內容不一定要求是原創,但必須對採編內容的來源進行嚴格的把關,保証網絡新聞信息的真實性。
(二)對採編內容的價值判斷
新聞內容是否獨特新穎,影響著該新聞甚至該媒體在受眾心中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因此新聞從業者必須創造性地選取和整合新聞內容,最大程度地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創新要從生活入手,貼近民生。新聞太冷門,就算創意新穎也難以引起大眾的關注,所以在貼近民生和生活的新聞故事中進行創新,才可以讓受眾覺得眼前一亮,才可以達到對報道內容創新想要達到的結果。其次找到時下的流行因素並且多角度看問題,將報道內容與大眾所關注的流行熱點相結合,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有助於受眾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內容。
(三)對採編內容的策劃整合
互聯網中每天的信息資源數不勝數,依據大數據平台,總結歸類出熱點消息,網絡新聞從業者以此為平台找到新聞點,多角度尋找焦點話題。對一件新聞事件的採編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使採編內容像拼圖一樣逐漸拼湊出事實的真相。2016年9月20日網易新聞客戶端“國足征戰十強賽專題”,不僅整合了國內外新聞媒體報道,並且發布了多名球員的專訪,還通過大數據,將國足近期比賽的技術統計和球員技術特點制作成統計圖。復雜的信息通過策劃整合,用戶在獲取信息時一目了然。採編內容的策劃整合使用戶獲得更好的瀏覽體驗。
(四)採編內容借鑒主觀思維
打破固化思維,借鑒他人。新媒體平台上,所有的新聞都在不斷更新,同樣的新聞不同的報道方式,不同的側重點產生的報道效果亦有很大差別。作為新聞採編工作人員更應該突破固化思維模式。網易新聞客戶端的欄目《每日一刻》,將網友的機智評論進行整理,對話題性進行把握,緊跟社會熱點。新聞內容採編要充分符合用戶的需求,要不斷發現新聞點,牢牢把握住話題性。這一點在新媒體平台上得到很好的表達,來自不同的媒體不斷送上第一手的新鮮資訊,話題感十足。
(五)關注用戶個性需求
滿足社會大眾對新媒體平台的新聞瀏覽需求,是新媒體平台下提高新媒體採編內容創新的出發點。網絡新聞在內容採編時要充分考慮受眾的需求,從對新聞資訊的需求上看,男性關注的新聞主要是體育、時政、科技類,女性則更關注娛樂新聞、社會新聞。在網絡技術的發展下,為用戶開展個性訂閱活動,新媒體平台下可以使用戶選擇自己喜愛的信息欄目,逐漸讓網絡用戶對新媒體平台中的新聞瀏覽產生依賴和信任。
五、總結
新聞的生命力在於“新”,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在信息紛繁復雜的新媒體平台上迅速提煉出具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進行發布,並體現出新聞的“新”,這就要求在新媒體平台下對新聞採編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創新。從我國新媒體平台起步至今,網絡新聞的數量、質量和速度都在不斷提高,但隨著媒介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受眾需求的不斷提高,對新媒體平台下新聞的採編內容創新更加迫切。新媒體平台是新興事物,必然會有其不完善的地方,相信通過不斷的改變與創新,一定會推動新媒體行業的快速向前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