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經濟日報:文化類綜藝 不喧嘩 自有聲

牛 瑾
2017年02月26日07:30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不喧嘩 自有聲

  文化生態是多種多樣的,文化需求是千差萬別的,觀眾需要爆笑來解壓,也需要文化來滋養

  悄悄地,文化類綜藝節目在這個春天火了起來。素簡的《見字如面》憑著一封信、一位演員、一張講台、一腔娓娓道來的情懷,做到“收視與口碑齊飛”﹔素雅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以“主持人+教授評委+素人選手”的配置,掀起至今還滾燙的詩詞熱﹔素朴的《朗讀者》借力個人成長體驗與精美傳世佳作,“情理之中”地圈粉無數。

  其實,這並非貌似高冷的文化類綜藝節目的首次亮相。從2013年至今,此類節目就未曾缺席過。《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成語英雄》《中華好詩詞》……雖然剛開始走得並不順暢,但如今總算是從“冬”熬到了“春”,還被一眾網友盛贊為“一股清流”。當然,這並沒有嘲諷娛樂類綜藝節目為“濁流”的意思。畢竟,文化生態是多種多樣的,文化需求是千差萬別的,觀眾需要爆笑來解壓,也需要文化來滋養,偏重其中任何一方都是失衡的。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文化類綜藝節目集體爆發,也定有緣由,我們不妨從內外兩方面來看。

  擊中心靈,是為“內”。

  當下,人們的生活被越來越快的節奏割裂成了無數的碎片。盡管很多人表示非常願意“捧著紙質圖書閱讀”,但現實中強大的社會生存壓力迫使人們的精力向工作傾斜。別說讀書、讀詩、寫信,連拿起筆寫字都快成了陌生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人們距離詩中描述的生活越來越遠,這才發現其中的世界彌足珍貴、懂詩的人如此美好﹔人們也越來越焦慮,害怕上了年紀后回憶青春,隻能靠一排冷冰冰的手機中幾行冷冰冰的微信,若哪天手機再“罷工”,就連這點兒與世界有過情感交流的証據也消失不見了。於是,人們開始懷念“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的年代,也開始拿起筆慢慢找回用書信溝通的習慣。而《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等文化類綜藝節目,恰恰擊中了人們如此空空落落的內心,得以在短時間內引發熱議。

  況且,“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物質豐富的基礎上,大眾對傳統文化的需求於這個時代一定會有增長,情感依然相通、意境依然雋永的詩詞、書信也就這樣跨越千年在當下散發著魅力。

  形式創新,是為“外”。

  觀眾喜歡競賽的緊張感,《中國詩詞大會》就由挑戰者組成百人團,分為個人追逐賽和擂主爭霸賽,多維度進行PK﹔選手答題之后,再由教授評委介紹這首詩詞的內涵、詩人的創作背景,在比賽的緊張和詩詞的趣味之間隨意切換。觀眾不喜歡“高高在上”的說教,《見字如面》《朗讀者》就用一個人、一封信,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相結合,從時光流轉中喚回遺失的記憶,再恰如其分地輔以舞台視覺語言,“不喧嘩,自有聲”的意境漸漸浮現。

  沒錯,文化類綜藝節目如此這般就成了“爆款”。但要想讓傳統文化真正融入現實生活,最有力的工具還是教育,是要把系統介紹中國古典文化灌注到基礎教育中去,這會比綜藝節目的影響更深遠。這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真正享受詩詞的快樂,讓孩子們因為懂得而熱愛、因為理解而淡然。

  沒錯,文化類綜藝節目成為“爆款”后,勢必會引發強烈的“跟風潮”,有業內人士預計各大衛視今年下半年就會出現不少文化類節目。只是,這類節目並不好做,“跟風”之前還是要好好測測自己的底蘊才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