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報道神器助力傳播 折射社會發展進步
欄目主持/廣州日報評論員夏振彬
嘉賓/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菁、李傳智
廣報“三人行”,帶你看兩會。
3月3日,全國兩會大幕拉開。除了“兩會好聲音”不斷刷屏,會場內外的報道神器也很搶鏡。對於兩會報道的新形式、新技術、新手段,應該怎麼看?我們邀請了一位時政記者、一位新媒體小編,請他們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報道兩會需要“全能戰士”
夏振彬:我們3個都是兩會的“新秀”。我還“情有可原”吧,畢竟年齡小,你們都是媒體“老炮兒”了,第一次來有什麼感受?
李傳智:我已經在媒體待了12年,今年是第一次跑全國兩會。但說實話,我一點都不緊張。
王菁:從廣州出發來北京的那天,我發了條朋友圈:“媒體老人,兩會新人。北京,這個三月請多關照。”我2005年畢業就進了報社,做過記者,當過編輯,后來又“華麗轉型”,做新媒體小編。經歷那麼多,但這次兩會報道對我來說,仍然是一次全新的經歷。
夏振彬:兩會才剛開始,但有沒有覺得特別忙?比如我,每天在北京到處晃,不僅找選題,盡力寫貼地氣的評論,還拍照、錄視頻,連出鏡、配音都做了。不是吐槽啊,真的覺得每天都很“長”,書面語叫“充實”。
王菁:確實如此,現在一個記者需要給多個接口提供信息,忙是肯定的。比如今年我們廣州日報在媒體融合方面“落足了料”,採用了一大批最新、最炫的新媒體器材設備,推出動新聞、聽新聞、個性化新聞等新產品。在這樣的環境下,記者肯定要快速學習、不斷嘗試、釋放潛能。
李傳智:今天豁出去了,再自爆一個糗事。有次採訪人大代表,我特地叫來了音視頻部的同事錄制視頻,但這次採訪讓我事后覺得哭笑不得。因為當和對方聊到關鍵問題時,我會習慣性地發出“嗯,哦”的聲音,這時同事提醒我說“你點點頭就行”。我聽了后立刻想做調整,但她的提醒讓我的採訪卡殼了,整整一分多鐘,採訪對象一直在等我的下個問題。這讓我意識到,記者確實要“全能”,要用更多的方式、更快的效率、更豐富的平台去展示好作品。
神器再“牛”也要用到實處
夏振彬:報道兩會不是輕鬆活,要“斗智斗勇”、拼體力,而且兩會還是媒體報道工具和手段的大PK、大演練。比如今年有個20多斤重的“鋼鐵俠”,有配備全景VR直播鏡頭的“安全帽”,都相當搶鏡。往前翻一翻,兩會神器年年都有。
李傳智:我12年前來過北京,那時候大家主要通過報紙了解最新大事,手機當時隻能打電話發短信。所以當時的兩會採訪,紙媒記者主要還是拿紙、筆,用照相機。這幾年,各種新器材、新設備越來越多,稿子從之前的隔夜發布,變得越來越快。
夏振彬:神器年年有,這是技術對內容生產的一種“再造”,說明我們的媒體融合、技術更新正在不斷進步,也體現了媒體新聞生產思路的轉變。早兩年自拍杆都能引人矚目,后來有VR、網絡直播,很多新聞還動用了無人機——歸根結底這其實是新技術、新變化甚至新產業在新聞報道領域的運用。再舉個小例子,去年報道兩會,同事們還是打車、網約車,現在經常掃個碼、蹬著共享單車就去了。兩會報道的新形式、新技術、新手段,都在折射社會的發展變遷。
王菁:不過也得提醒,神器再厲害,也只是報道的工具和手段,關鍵還是要看怎麼用,要看記者能否把新技術用到實處,能否用新技術呈現出新產品,而不是“套路化”的報道。比如我們今年第一次派編輯進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這是媒體融合的一次全新的嘗試。再比如我們今年專門設計了兩款機器人,一款寫稿,一款“陪聊”,一上線就引起了轟動。
夏振彬:對,關鍵還是看媒體人的水平。創新兩會報道,說到底還是要新聞記者自身能力的提升,既要基本功,也要技術素養,總之一句話,發現新聞、講好故事的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