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女主播帶你探秘兩會期間的神秘“綠箱”

人民日報記者 楊芳秀
2017年03月13日13:1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今年兩會期間,很多省級電視台搭建的臨時北京演播廳裡出現了大片的綠,從地板到背景,綠得晃人的眼。這片區域,被電視人稱為“綠箱”,主持人就是在這個“綠箱”裡錄制節目。可是,熒屏上卻不但感知不到一絲綠意,主持人的身前身后,是各種“炫”的背景。這是因為后期制作人員運用種種虛擬技術,使得畫面豐富時尚,生動出彩。

浙江衛視新聞聯播中出現了一個可愛的智能機器人“小聰”,受到觀眾歡迎。他能說會道,能唱會跳,與主持人的互動靈活多樣,抽象難懂的兩會報道內容,在他與主持人的一問一答中變得生動活潑,淺顯易懂,讓人看后覺得無比親切有趣。

這台浙江出產的機器人模樣不夠萌,個子也不高,預先輸入程序讓“小聰”做數據分析、信息比對等,很符合智能機器人的身份定位。由“小聰”分析一些數據化的信息資料,再由主持人對《政府工作報告》等內容進行詳細解讀,使兩會報道的“硬”新聞有了溫度。

技術的發展,讓今年虛擬演播室的場景畫面變得清晰、明快、魔幻了許多。一是背景變化更為豐富,觀眾看到主持人一會兒出現在北京璀璨的夜景中,一會兒又出現在人民大會堂前,一會兒又與處在不同地方的代表委員對話,空間跨度很大﹔二是智能化程度更為凸現,機器人“小聰”能酷炫出場、退場,還能展現智能語音播報、唱歌跳舞等豐富體態語言,萌動中透著時尚氣息﹔三是虛擬模塊組合更為順暢,無論是高速飛馳的列車,還是忽然出現的鮮花、模板,計算機虛擬技術應用,讓畫面變得更為飽滿、立體。

虛擬演播室技術給觀眾帶去的是炫動、時尚,但幕后的辛苦非常人能體會到。為了制作好每天兩三分鐘的《E眼看兩會》節目,浙江衛視新聞聯播團隊每天都要和相關虛擬技術人員開會,設計討論機器人“小聰”的語言、手勢、姿態等,有時為小聰跳什麼舞蹈放什麼曲子都爭得面紅耳赤!當然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讓“小聰”看起來更聰明,主持人與“他”的互動更真實自然。

節目錄制時,對主持人也是巨大的考驗!因為主持人的眼睛隻能對著攝像機,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虛擬前景什麼時候出現,而且前景模板出現時畫面是反的,主持人經常會混淆左右方向。他們隻好把“小聰”拍攝放大再摳像,主持人和“他”之間的距離、高低、左右位置等,都得反復演練才能看起來精准到位。另外,每一次搖臂擺動軌跡都不同,主持人的走位體態也不可能精准,一個模板上的位置不對,一鏡到底就廢了,又得重頭來拍。

熒屏上兩分鐘的節目呈現,錄制時卻要花上幾個小時!3月5日推出的第一期《E眼看兩會》,錄了五個多小時!主持人何敏,是位有著二十多年播音經歷的資深播音員,但在這個虛擬的演播室中,她卻如一個小學生,耐心地與攝像、技術反復磨合著。何敏說,她那踩著高跟鞋的腿經常被累得快廢了。但,“虛擬虐我千百遍,我卻待它如初戀!辛苦歸辛苦,為了兩會報道出新出彩,再累再苦也值了!”

3月9日,記者探秘浙江廣電演播廳,拍下這段視頻,既能看出面對競爭,傳統媒體人的自我革新與挑戰的智慧,也能看出其樂觀與敬業的精神。

請大家隨浙江衛視美女主播一起去浙江廣電北京演播廳看看神秘的“綠箱”與機器人小聰吧!

(責編:燕帥、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