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記者的福地——《風沙過后是“黎明”》序
黎明村新貌 本報記者 庄電一攝/光明圖片
庄電一在黎明村採訪 光明圖片
曾經滿目荒涼的黎明村原址,如今綠草成茵。本報記者 庄電一攝/光明圖片
《風沙過后是“黎明”》
庄電一 著
黃河出版傳媒集團陽光出版社
【序跋窗】
在風沙彌漫的毛烏素沙漠邊緣,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荒村。在20年中,它經歷了因躲避風沙而四處搬家,在停止生態破壞、科學治理、環境逐漸好轉之后又重新聚合,進而煥發生機的戲劇性變化。這種滄海桑田的巨變,在全國是不多見的。這個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小荒村,就是寧夏鹽池縣馮記溝鄉的黎明村。
在我國的大西北,有一位很普通、很敬業的記者。他在30余年的職業生涯中,持續關注環境問題,先后10次踏訪這個偏僻的小荒村,忠實地記錄了它的變遷歷程,反映了基層群眾的喜怒哀樂,也為新聞界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泥土氣息,他的這些採訪經歷也被傳為佳話。這位深入基層、鍥而不舍的記者,就是光明日報常駐寧夏的記者庄電一。
十訪黎明村是一組頗有影響的報道。第一篇報道《被風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就曾吸引許多讀者的目光,也引起人們對環境問題的強烈關注。此后,記者又一次次踏訪並發出了許多令人關注的信息。特別是他2011年六訪黎明村后採寫的通訊,作為全國“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新聞報道的開篇之作,在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配發圖片刊登后,引起了較大的社會反響。隨后,庄電一在中宣部召開的“走轉改”座談會上發言,受到劉雲山同志的表揚和與會者的好評,他的發言被《求是》雜志刊登。他還在中宣部、中國記協、全國“三教辦”的安排下,到北京、海南、廣東、湖北等地做巡回報告。一時間,一位中央大報記者持續關注一個小荒村的事跡,為許多人所知曉,也為業內同行所稱頌。
庄電一並沒有就此止步。自2011年的六訪以后,他相繼完成了對黎明村的七訪、八訪、九訪、十訪,對這個村庄進行了更全面的採訪、更深入的挖掘,基本保持了一年一訪的“密度”。難能可貴的是,他每次採訪都不是蜻蜓點水,也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放下身段、進村入戶,與村民促膝談心、傾心交流。所以,每次他總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素材,總能傳遞出新的信息、寫出不同於以往的新意,總能以新的主題開拓、新的意境追求引起讀者的高度關注。
庄電一十訪黎明村的稿件,有6篇發在光明日報的頭版,其中有2篇刊登在頭版頭條,還有4篇在其他新聞版頭條刊登,最后一篇是以四分之三版的篇幅見報的,有5篇配發了圖片,足見編輯部對他這些報道的重視。不僅如此,這組報道還在社內外獲得了十余個獎項,有的還是全國性獎項中的一等獎。
一個中央大報的記者,在近20年裡持續報道一個小荒村,每次前往都能寫出有一定質量的稿件,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一家中央級黨報,一家以思想文化宣傳為主要特色的中國人文大報,如此“破例”地報道一個小荒村且能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這在全國新聞界也是不多見的﹔從一個小荒村挖出這麼多有價值的新聞且獲得這麼多獎項,這在全國新聞記者中同樣是不多見的。
從一個小荒村挖出這麼多新聞素材,不僅是一個佳話,也是一段趣聞。也許正因為如此,有不少讀者渴望看到他採訪黎明村的全部稿件,希望從集中閱讀中讀出新的啟迪﹔一些關注環境問題的讀者,也希望從中找到環境變遷的規律,進而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一些研究新聞採寫規律的學者,會有興趣探究作者的採訪思路,分析這些作品的成敗得失﹔一些不甘平庸的新聞界同行,會從這些稿件中及記者的採訪緣由、寫作脈絡、編輯部改稿選稿導向中尋找可資借鑒之處。也許,《風沙過后是“黎明”》一書的價值就在這裡。
出於滿足前述多方面需要的考慮,陽光出版社決定將庄電一十訪黎明村的作品結集出版。作為庄電一的新同事、光明日報現任總編輯,我不僅關注過他的這組報道,而且審定編發了他十訪黎明村的收官之作,並在版面上給予了突出處理。所以,我想借他這組報道結集出版之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人與環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關注生活環境的質量。而作為承擔重要社會責任的新聞記者,不僅應同普通群眾一樣關注環境問題,更應該用手中的筆及錄音、錄像、攝影器材,回溯歷史、記錄現實、展望未來,並以此喚起各階層人士的環保意識、為改善生存環境作出特殊的貢獻。庄電一就是這樣一位記者。我來光明日報工作后了解到,庄電一同志作為光明日報這支優秀記者編輯隊伍中的佼佼者,實際上很早就開始關注環境問題。1998年從黎明村發出的第一篇報道,並不是他關於生態環境的最早報道﹔對黎明村的系列報道,也不是他對環境問題的唯一報道。在此前后,他還採寫了大量揭露環境問題、呼吁保護環境的稿件。其中,《濫挖甘草事件》《甘草瀕危,沙暴頻來》等重點稿件還在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也曾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但是,他並沒有覺得稿件發表了就算大功告成,也沒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而是繼續以筆為武器,繼續抓住環境問題不放,以記者的特殊身份助推環保事業。這樣一種緊緊盯住黨和政府、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社會、民生問題,長久關注、持續報道,深入思考、深入發掘,為黨和政府提供解決難題的典型、為人民群眾提供克服困難的示范的強烈使命意識與自覺責任擔當,是我們應該積極倡導與勉勵的。
僅就結集在這本書中的十訪黎明村的報道而言,就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為什麼作者能夠在近20年的繁忙工作中一直抓住這個小荒村不放?為什麼這些稿件幾乎做到了次次視角不同、篇篇均有新意、每訪都有啟迪?為什麼這組持續多年的報道所反映的情況被稱為我國北方生態環境變化的縮影?我翻閱了這些作品后,深感支撐這組報道的第一手的資料、鮮活的現場描寫、敏銳的新聞眼光、嫻熟的駕馭素材能力,說到底還是一位資深新聞工作者的勤奮、敬業精神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勤奮、敬業、嚴謹、認真,是任何行業的成事之基,更是新聞記者這一需要常年辛苦奔波、時時用心觀察、日夜高速思考的職業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門。我相信,讀者諸君看完這本書,了解了這組報道前前后后的故事,一定會與我在這點上產生共鳴。
呼應我國改革開放火熱生活的急切召喚,也針對我國新聞採編隊伍的人員狀況和存在問題,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央宣傳領導機關近些年在我國新聞界持續倡導、推動新聞工作者“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走轉改”成效顯著、影響深遠、佳作不斷。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走轉改”永遠在路上,“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的一些記者編輯至今仍不願深入基層,也很少深入基層,甚至抱怨基層缺少“亮點”、不出“大新聞”,覺得基層沒有寫頭、沒有東西可寫﹔我們的一些記者編輯即使服從組織安排或自主選擇題目到了基層,也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按圖索驥,最終不是失望而歸就是應付了事,結果,呈現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中的新聞報道中,立此存照式、活動報道式、拼湊材料式、見物不見人式等單薄、枯燥、空洞、乏味、信息含量少、思想境界低、韻味內涵弱的作品,仍然時常出現甚至比比皆是。我閱讀電一同志這本結集后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這部書完全可以作為光明日報社“走轉改”經驗與作品的范本,至少可以供光明日報同仁來學習、借鑒。我想,一位長年工作在並非傳統意義上“新聞富礦”地區的老新聞工作者能做到的,我們工作、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大多數中青年記者也應該可以做到﹔環保方面的題材、農村地區的題材可以這樣來挖掘和表現,其他領域的題材同樣也可以這樣來發掘和呈現。
電一同志是一位多產高產的記者。他在光明日報駐寧夏記者站工作的30多年裡,足跡踏遍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發表了近5000篇作品,在全國近200種報刊上發表過作品,還曾在全國幾十種報刊發表過數百篇新聞業務的研究文章,至今已先后出版了《悠悠我心》《藝苑飛鴻》《記者的天空》《這方水土這方人》《勝日尋芳》《記者的感悟》等9部作品選集,他也獲得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走轉改”優秀記者、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多種榮譽稱號。2016年6月,為他新出版的《青山明月不曾空》《記者的眼力》《滿眼風光》(上下冊)三部作品集,光明日報社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在銀川聯合舉辦了“庄電一新聞作品研討會”。當時我剛奉調到光明日報工作,因事務繁忙沒能脫身與會,但特意為研討會的召開寫了一段祝辭。我在祝辭中寫了這麼幾句話,以表達我作為光明日報新任總編輯對光明日報隊伍中優秀記者編輯的敬意與感謝:“庄電一同志是一名心系群眾、心懷國家的好記者。30多年來,他兢兢業業、開拓創新,做出了令人欽佩的業績。他用客觀而飽含深情的文字記錄了寧夏的發展,講好了寧夏故事,光明日報前總編輯王晨同志曾經稱贊他為‘賀蘭山下一支筆’。他是光明日報優秀記者編輯的杰出代表。”同時,我還在祝辭中專門表達了對他退休的不舍、祝福與期待:“電一同志即將離開現職崗位,我和報社同仁都依依不舍。請電一同志珍重身體、重視健康,調理好工作與生活節奏,我們仍然期待並且相信:電一同志一定會繼續為光明日報不斷貢獻優質作品。”我相信,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心願與矚望,也是光明日報社全體同仁的共同心願與矚望!
希望以上的介紹、評析和感受,能給新聞界同行以些許啟發,也有助於讀者對本書的閱讀和理解。
(作者:杜飛進,系光明日報社總編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