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綜藝影視頻現"懷舊梗" 是文化現象也是經濟現象

2017年03月27日07:31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懷舊梗”火爆 是文化現象,也是經濟現象

  尹正在原化妝師的幫助下再現“虞姬”的絕代風華

  蘇有朋與林心如同游大明湖

  《霸王別姬》經典場景重現

  《康熙王朝》即將翻拍

  “鐵三角”與袁立重聚

  “紫霞仙子”再現

  沙溢近日晒出17年前的《聊齋》劇照

  趙薇背后的就是熟睡的蘇有朋

  《家有兒女》劇組重聚

  這一陣子,內地娛樂圈可謂把“懷舊梗”玩上了天。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宣傳活動,整個氛圍似乎一下回到了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更久遠的年代。

  《王牌對王牌》中,尹正重現20多年前經典電影《霸王別姬》的橋段,引無數觀眾淚奔﹔《非凡匠心》中,當年《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鐵三角”王剛、張國立、張鐵林也再度合體﹔《熟悉的味道》中,劉嘉玲、陳凱歌陳紅夫婦、張繼科、蔣欣等明星上節目為親朋好友下廚做美食,回憶往日時光﹔《朗讀者》中,濮存昕、王學圻等戲骨也憶述自己的舊事。這還不算即將開播的《金曲撈》,一大撥老歌正在“翻紅”的路上。此外,明星朋友圈近來也洋溢著一股濃濃的“懷舊”情緒,蘇有朋為新片做宣傳拉來了“還珠幫”的林心如、趙薇,沙溢也忽然發帖貼出17年前拍《聊齋·席方平》時的青澀照片……

  懷舊,是人們對於美好時光的追憶和沉澱。然而,最近兩年熒屏頻繁出現的“懷舊梗”,也讓許多網友感嘆:“近年來精彩作品越來越少,以往的經典才更加讓人回味。”

  現象:

  經典劇組紛紛合體重聚

  綜藝節目來牽線

  王剛、張國立、張鐵林被稱為內地影視界的“鐵三角”。從《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開始,他們又在《五月槐花香》、《布衣天子》等古裝大劇中以三人組合的形式合作。三人不僅是工作中的伙伴,生活中也是好友,甚至連古玩收藏的愛好都是驚人的一致。這段時間,他們頻頻合體亮相。首先是1月15日,三人同框出現在《非凡匠心》第一期,為觀眾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鋦活”。3月3日,“鐵三角”拉著袁立在《王牌對王牌2》中放出第二波“回憶殺”,重現《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經典戲碼。

  《王牌對王牌》可以說是目前這股“懷舊風”的重要標志。該節目第一季已經讓多個劇組實現重聚,其中最激動人心的當屬《武林外傳》劇組,“佟湘玉”倪妮、“白展堂”沙溢、“李大嘴”姜超、“祝無雙”倪虹潔、“莫小貝”王莎莎等演員悉數現身,上演了《武林外傳》最終回,引起了巨大反響。而《王牌對王牌2》最近更是每期都有話題,朱茵重現《大話西游》“紫霞仙子”造型,李若彤以“小龍女”造型現身,幾年前火爆全國的《愛情公寓》系列劇主演陳赫、婁藝瀟、孫藝洲、李金銘也在第八期現身,引無數觀眾淚奔。

  更令人激動的是前晚播出的《王牌對王牌2》第十期。此時距離張國榮忌日還有一周,在《霸王別姬》中飾演“段小樓”的張豐毅以一身舊式西裝現身,再度以“師兄”的身份紀念“師弟”張國榮。在現場,張豐毅與身穿旗袍的宋茜一同演唱了電影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身后的白色幕布上還播放著張豐毅與張國榮在電影中的片段,令觀眾唏噓不已。而身為張國榮“死忠粉”的尹正,則變身“程蝶衣”致敬偶像。在張國榮當年的化妝師宋小川的幫助下,尹正以“虞姬”的扮相重現電影經典場景,觸發粉絲集體回憶。

  宣傳活動搞噱頭

  能引發觀眾懷舊情緒的,不僅是節目、歌曲、電視劇,最關鍵的是創造“經典”的主體——人。有些劇組和組合,即便不參加節目,哪怕平時吃個飯、發個微博,也足以引發觀眾的懷舊潮。更別說藝人結婚、新片宣傳等公開場合,各種“合體”、“聚首”可謂層出不窮。

  最近,蘇有朋執導的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即將公映,“五阿哥”的宣傳團隊就搬出了20年前的“還珠幫”來站台。首先是在3月22日,蘇有朋發布了三張與林心如同游大明湖的合照,並在微博寫道:“大明湖畔故人游,天朗氣清。”還附帶#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的微博話題。接著,在3月24日,有網友晒出一張《還珠格格》幕后舊照,趙薇一身格格打扮,懷裡抱著一個穿著花襖的小姑娘,有人發現照片中還有熟睡的蘇有朋。蘇有朋轉發了這條微博,並評論:“傳說中的睡得像個死人……人……”這還不算完,熱心網友還扒出了林心如、蘇有朋分別與小女孩的合影,其中一張照片中還有“金鎖”范冰冰,於是“還珠幫”又一次實現了隔空合體。

  除了在微博隔空合體,聚餐、喝喜酒等場合也容易成為“懷舊梗”的發源地。比如《仙劍奇俠傳》劇組,楊冪結婚、劉詩詩結婚、袁弘結婚、霍建華結婚以及安以軒最近傳婚訊等等,都能讓粉絲們激動萬分。一聚餐就引來網友集體回憶的還有《家有兒女》劇組。去年,宋丹丹、高亞麟、楊紫、張一山、尤浩然聚餐時恰逢《余罪》、《歡樂頌》熱播,當時五人合體分外熱鬧,觀眾紛紛留言“求續集”。愛聚餐的還有《惡作劇之吻》劇組,鄭元暢和林依晨的稍微一點變化也足以引爆觀眾的“回憶殺”。

  分析:

  懷舊產品迎合市場需求

  “懷舊”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經濟現象。“懷舊經濟是可以的,但要看目的:是完全唯利是圖,還是內含著懷舊文化。”著名娛評人張海峰曾尖銳地指出,“青春片”的泛濫是一種唯利是圖的表現。但是,另一方面,“懷舊”又是人們的情感需要,像去年主打“回憶殺”的大熱韓劇《請回答1988》以及網劇《最好的我們》就引發了觀眾的追劇潮。

  在經歷了去年IP劇口碑慘敗的局面之后,2017年春季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在3月22日閉幕。會上有消息透露,國內不少主流影視公司將掀起一波經典口碑劇翻拍潮。據曾一手打造《老九門》、《余罪》的制片人張語芯介紹,2001年曾在央視創下13%收視率的《康熙王朝》將被翻拍。

  據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會長劉燕銘介紹,今年現實題材以及經典翻拍的熱度會有所回升。以他所在的公司為例,今年將陸續重拍《血色浪漫》、《渴望》、《編輯部的故事》、《一年又一年》、《無悔追蹤》等經典劇集。據他了解,還有公司會重拍《九九歸一》:“這些都是過去口碑非常好、非常健康的作品,都有重拍的價值。我知道有很多公司都在找以前的經典來拍,很有返璞歸真的意義。”據悉,以《渴望》為例,許多老版的演員將再度現身重拍版。

  影視市場“懷舊產品”的出現,可以說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是由於制作環境的問題,當下IP快餐化制作問題嚴重,作品經不起推敲,近年來國產影視劇缺乏經典之作,為了減小創新成本,制作方隻能以還原“經典”的方式打保險牌﹔另一方面,觀眾因為不滿當下的影視劇,也期待看到制作精良的經典重現。(記者 龔衛鋒)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