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4期

主流電影國家形象建構的影響因素分析

吳 典,肖燕憐
2017年04月26日16:3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國家形象這個話題近幾年十分火熱,國家形象也就是構造出的國家品牌,被等同於國家品牌形象。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上升,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強大,我國十分注重國家品牌形象上的提升,國家形象的建構與傳播已經成為重要課題。本文以文本分析法,分析在政府把控下的主流電影中商業資本的注入對國家形象的建構與傳播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電影﹔國家形象﹔商業資本﹔建構﹔傳播

國家形象是一個抽象寬泛的概念,它是由一個國家自身內部對自己的認知、定位以及國際體系中其他國家對它的認知印象的結合,是一系列訊息引進和輸出所產生的結果,是一個“對國家認知的總和”[1]。

一、電影:國家形象建構與傳播的優勢媒介

“在國家形象塑造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政府和媒體。”政府通過一系列的文化交往、經濟交往、政治交往,在國際舞台上對國家形象進行塑造與傳播。另一方面,各方媒體的傳播,從最初的西方媒體在報道關於中國的新聞時欺瞞事實,顛倒黑白,如2008年3月14日西藏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的不真實報道損害中國國家形象,嚴重影響當地華人生活。到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的召開,讓佔世界百分之七十的人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家形象,贏得了世界公眾對中國國家形象的認可與肯定。

在現代社會,大眾傳媒提示的“象征性現實”對人們認識理解客觀世界發揮著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是短期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過程,它在不知不覺中制約著人們的現實觀(傳媒的傾向性會帶來或好或壞的社會效果)。並且,大眾傳播的傳播內容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識形態傾向,這些傾向不是以說教而是以“報道事實”、“提供娛樂”的形式傳遞給受眾的,它們於潛移默化中形成人們的現實觀、社會觀。相比較廣播、報紙等偏重報道事實的傳播媒介,電影以特定的敘事方式,在虛構的完整故事中反映出制作者對現實社會的認知與評價,電影中的故事包裹著觀眾,盡管各種藝術手法與技術手段使電影中的世界變得破碎與斷裂,但是觀眾還是從《蜘蛛俠》等電影中認識了“勇敢、愛與命運拯救”的美國,從《初戀這件小事》中了解“青春、活力”的泰國,從《假如愛有天意》等影片中了解“溫情、暖心”的韓國,從《羅馬假日》中了解“浪漫、多情”意大利。我們在試圖認識一些超出自己經驗以外的事物時,所依靠的就是大眾媒體所呈現的形象,在現代科技的支持下影像就成為了認識世界的一個普遍手段。

二、資本:觀眾:主流電影中國家形象建構的影響因素

電影中的國家形象是創作群體主體性表達,創作者對國家價值觀的認知與評價通常在敘事中反映,電影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情節設計甚至聲、光、影等的運用,都是創作主體目的性、選擇性與創造性綜合作用的結果。電影中國家形象建構的根本目的是在傳播中影響與引導觀眾對特定一國的知覺,傳播目的是否實現可以通過敘事方式與票房來衡量。

1.以《建國大業》為代表的商業化主旋律電影敘事特征

現在電影類型多、數量大,因此本文在寫作時以較有代表性的主流電影為研究對象,以國內最具認可度的金雞百花獎為例,分析入選作品的文本內容建構。金雞獎、百花獎是我國電影三大獎中的兩獎,金雞獎被稱為“專家獎”,百花獎被稱為“觀眾獎”,這兩獎代表了中國電影屆的價值標准。

其中2010年的作品《建國大業》獲得了百花獎,深受觀眾喜愛,在歷屆眾多的獲獎電影中稱得上是讓人為之驚嘆的電影。《建國大業》本身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而制作的一部獻禮作品,從這層意義上來看,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電影。但是過去以往的紅色電影基本都是給人以沉悶、枯燥、無趣的印象,很難得到普遍大眾的認可,《建國大業》的獲獎足以說明主旋律影片的主流化獲得的觀眾的認可,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中的偉人走下神壇,成為了一個個平凡有個性的人。《建國大業》裡毛主席在聽到馮玉祥將領遇害消息一腳踢翻水盆時,周總理怒發沖冠時都更加具有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感。這些情緒爆發既是人物真實情感的寫照,同時又是國家形象的真實寫照。“電影的效力主要發生在情感層面,有影響力的電影可以操縱觀眾的情感,使他們感受到英雄所感受到的,並使他們對他的動機產生認同”。

在角色性格中添加防衛機制,將為他們的性格增加心理深度。“觀眾已經從多年觀看電影的經驗裡變得相當有洞察力,他們偵測這銀幕上角色那滄桑的面容是否有任何影射之處,並且不斷地分析著這些角色,試著找出他們動機中隱藏的根源,以及他們存在於他們表面行為之下的心理沖突”。

2.主流電影敘事方式與票房收益二者共進的發展趨勢

相比於《建國大業》的成功,2009年之前的電影絕大部分都無法做到電影文本設計與票房兼得。

無論最初第一屆金雞獎的《生死抉擇》中李高成在國家利益和自身親情的抉擇中展現出的對黨和國家利益的忠誠﹔還是《毛澤東在1925》中對我國革命抗戰歷史回顧﹔《英雄》中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描刻。這些電影中的人物塑造、故事情節設計、以及故事背景中的生活特性都展現了中國在不同時代的面貌和精神。影片通過豐富的故事情節、飽滿的人物性格、鮮明的故事背景所展示的角度都是中國形象中的一部分。雖然都積極正面的展示了中國的形象,但電影絕大部分票房不高,口碑也不佳。

雖然影片所建構的中國形象堅韌勇敢,但在觀眾眼裡卻沒有解構出影片想要表達的信息。過去的主旋律影片因為市場不活躍,價值觀僵化,在表達主流思想上並無過多潤色,這樣模式下的主流影片給人一種政府主導、政府出資制作、政府組織觀看的政府化印象,無需考慮票房特征。在這樣情境下電影中的英雄人物偉人光環太重,反面人物則相反。這樣的影片,在受眾效果上更多的是“教化”而非“共鳴”。因此,這類影片在塑造國家形象方面是成功的,但是由於大多數年輕觀眾對革命歷史的隔膜,他們對這類電影並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寓意,在感知態度上並不積極。

兩個因素影響了主流電影敘事方式的改變。(1)國家政策扶持,資本的涌入。近幾年來我國電影產業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發展突飛猛進,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支柱。2010年出台《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為促進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契機和條件,2014年的《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加大電影精品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從稅收、資金、土地、金融等多個方面扶持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2015年9月1日國務院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改變了中國電影“無法可依”的處境,被媒體稱為“中國電影第一法”。

在政府各項政策扶持下,我國電影產業一片飄紅。已經成為金融投資者們樂土的電影產業在生產時考慮到商業利益、市場需求,對電影內容的設計會盡量貼近觀眾審美、參演人員的選拔參考在觀眾中的受歡迎程度、影片的各種營銷方式層出不窮,這些都是之前的主流影片不曾考慮到的。

(2)觀影群眾性別、年齡的變化[2]。從圖1中可以看出,女性觀影人數明顯呈上升趨勢,圖2表明觀影年齡主要以青少年為主,85后人群成為目前電影觀眾的絕對主力。85后人群更加的有思想、價值觀更加的多元化,受教育水平更高,對於影像的函化效應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要有所減弱。因此電影為迎合受眾,在文本中會更多的設計一些女性偏好的浪漫故事情節。在歷史劇方面,由於85后人群對於改革開放抗戰等歷史認識程度不深,在這類電影的設計中,制作方在原本較為干枯的故事中虛構一些情節增加故事吸引力,同時方便青年觀眾更好的解讀歷史。

三、共鳴互動:主流電影國家形象建構的發展目標

改革開放前,國內的整體價值觀較為單一,因此影像所創設的“擬態環境”較為封閉,受眾電影文本中所蘊含的主流意識接受認可度較高,這種情境下的函化受眾無力抵抗,函化內容也較為單純。而改革開放沖擊了原本單一的價值觀,在新的多方文化潛移默化的影像中,多元主義價值觀開始顯現,中國大眾對於影響創造的“擬態環境”逐漸由封閉轉向開放。受眾的主動性帶來了涵化效果的分化,原有的單向度的“教化”轉變為雙向度的“互動”。我們經常所說的電影走不走心,就是電影文本是否能夠引起受眾的共鳴,表達主題能否獲得受眾的青睞。這種來自於受眾的層面的反饋反過來又會影響到傳播主體的商業生產行為,傳播主體隻有摒棄單一的“教化”模式,轉而與受眾產生“共鳴”才能發揮涵化的最大效用。

從早期的隻關心影片方的表達主題,到后來的注重觀眾接受度和審美偏愛,再到后面的電影營銷,主流電影已經與商業市場融合在一起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影視機制。這種既有主旋律情懷,又有票房收益的場景自然是各方人士喜聞樂見的,需要強調的是,資本沖擊下的主流電影可以迎合市場,但迎合市場所把握的度需多加衡量,否則主流電影難以擔綱國家形象建構與傳播重任。

參考文獻:

[1] 胡曉明.國家形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智研網訊.2013年中國電影院線消費群體概況分析[EB/OL].中國電影觀眾觀影行為調研報告,易觀智庫.

[3] (美)威廉·尹迪克.井迎兆譯.編劇心理學[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4] (美)勞倫斯·格羅斯伯格.祁林譯.媒介建構:流行文化中的大眾媒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5] (法)羅蘭·巴爾特.李幼蒸譯.符號學原理[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88.

[6] 馬睿,吳迎君.電影符號學教程[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