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4期

主流媒體關於對精神病報道的分析

——基於《人民日報》1992~2013報道的統計

舒存葉,孟 楊
2017年04月27日09:0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大眾傳播媒介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者一個重要的角色,成為人們獲取健康信息的一個主要渠道。本文通過對《人民日報》1992-2013年的22年對精神病的報道進行分析,探討主流媒體如何構建與呈現精神病議題,以及這一呈現方式在22年間的變化。研究發現媒體對精神疾病的報道存在“事件性”報道的傾向,精神病患者在媒體中的形象被扭曲和妖魔化。

關鍵詞:大眾傳媒﹔精神病患者﹔身份建構﹔形象建構

一、引 言

依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公布的數據,我國15歲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約為17%,重度精神疾病患病率為1%。我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1600萬人,並有逐年增多的趨勢[1]。2003 年至 2008 年,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增長了50%以上。中國精神病患者龐大的數量以及驚人的增加速度,已成為我國精神衛生領域一個重要課題。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對精神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治療和控制,保障精神病患者這一特殊群體的利益,構建一個和諧的、充滿人性色彩和人文關懷的社會是當下的重要課題。

精神病患者屬於社會弱勢群體,徘徊於社會主流之外,長期被忽視、被誤解。“社會歧視是影響精神疾病治療和康復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精神病人因病產生恥辱感而‘諱疾忌醫’,並且在病愈后回歸社會時屢受排斥”[2]。而媒體作為健康傳播的主要途徑,是受眾了解精神疾病的重要途徑。在引導受眾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改變公眾對與精神病患者的刻板印象,以及減少受眾的偏見方面至關重要。媒體在相關報道中持怎樣的立場,是否致力於促進公眾對精神基本的正確認知,消除大眾的偏見,將是本研究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文選擇了《人民日報》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二十二年來關於精神病的報道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從報道特點、精神病患者在媒介報道中的形象呈現等方面,解讀媒介對精神病這一議題的認知改變。探討《人民日報》作為反映官方意識形態的大報,在這類具有爭議色彩的敏感話題的報道中,選取了怎樣的新聞主題,呈現了怎樣的態度,二十多年中發生了怎樣的變遷。

二、研究方法和過程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方法,對《人民日報》上關於精神病議題的報道進行分析。《人民日報》作為第一黨報,反映了官方的立場和價值觀,是一份有相當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因世界精神衛生日設立於1992年,時間的選擇上為1992年開始,截止到2013年。樣本的選擇上,以“精神病”為關鍵詞進行檢索,通過查閱《人民日報》電子數據庫1992年到2013年的數據,搜集所有涉及到精神病的報道,一共採集到的樣本是107篇。其中,刪除掉與本研究不相關的報道15篇,最終得到的研究所需要的樣本是92篇。

本研究主要從精神病報道數量、版面分布、報道的文體、報道主題、報道傾向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呈現《人民日報》對於精神病問題的報道特點。

三、對精神病議題的相關報道分析

(一)報道數量

圖1 1992-2013年《人民日報》精神病相關報道數量

《人民日報》1992-2013年間有關精神病的報道一共92篇,平均每年約4篇。從圖1可以看到22年間的整體報道情況,除了1996、2008年和2009年沒有報道外,其余每一年都有報道。1992∼2003年之間的報道數量普遍不多,2004年開始對精神病議題的報道首次突破5篇。從2010年到2013年間有關精神病議題的報道相比之前幾年明顯增多,每一年的報道都超過了平均篇數4篇。2013年的報道篇數非常突出,年度的相關報道數量是24篇,報道篇數是22年中最多的一年。為從總體上把握報道數量趨勢,將這22年分為早期(1992∼1999)、中期(2000∼2006)、晚期(2007∼2013)三個階段,分別統計其報道數量。早期14篇,年均不到2篇﹔中期26篇,年均不到4篇﹔晚期52篇,年均報道量達到7篇,報道數量上呈現明顯的增加趨勢。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對《人民日報》在世界精神衛生日對精神病議題的報道進行統計,數據顯示22年中隻有6個年份有相關報道,共計8篇。在1992∼1999年早期的八年間的精神衛生日,《人民日報》精神病的相關報道為0。而在2000∼2006的中期的7年中,其中有5個年份的精神病日有相關報道,共計5篇。相比早期,無論在精神病日的報道還是總體報道數量都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增加趨勢,《人民日報》對精神病這一健康領域的關注度有了明顯的提升。在2007∼2013后期的7年中,出現了反復,隻有一個年份也就是2013年的精神病日有相關報道,共計3篇。

在22年間的全部92篇報道中,精神病日的報道隻有8篇,在總體中佔比10%不到,在總年份中不到30%的年份有報道。這說明《人民日報》對精神病議題的報道中,應景式報道的比例並不多,或者說該議題不受關注的程度連應景都談不上。從總體上來說,《人民日報》對精神病這一議題缺乏足夠的重視。

(二)報道版面

2010年1月1日起,《人民日報》再次擴版,周一到周五每天的版面又20版增加到24版,周六周日版面不變,每天仍為8版。這次擴版是2009年7月1日實施擴版的延續,這次擴版的同時將對版面結構進行調整,形成了四個相對比較集中的版,進一步增強了報紙的整體感,更好的發揮了黨報的作用,方便了讀者的閱讀。第1∼6版為要聞版,9∼15版為國內新聞版,17∼20版為周刊及專版,第20∼23版為國際新聞版。此外,第七版為理論版,24版為副刊。但1992∼1995《人民日報》中的報道沒有明確的版面名稱,筆者根據報道的內容將其進行版面劃分之后,對收集的92篇報道進行統計,如圖2所示。

圖2 1992-2013年《人民日報》中精神病相關報道版面分布

有關精神病議題的所有報道中,版面達到20篇的隻有要聞版﹔而超過10篇的還有政治版﹔5∼10篇的是健康時空版、社會版、綜合版、國際版、視點版、和各類周刊所佔版面的總和數,而評論版、熱點與對話版、法治實踐版、連線基層版、假日生活版和文化新聞版的篇數都是5篇以下,精神病議題的報道主要還是集中在要聞版,一共是20篇,佔了總數的約五分之一,而其他版面的報道數量都是隻有10篇以下的,與要聞版的報道數量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要聞版主要的關注社會近期的熱點話題,其時效性比較強,可以廣泛傳播各個領域的新信息。版面位置類似於頭版頭條,使得報道的新聞地位突出,有約五分之一的精神病議題的相關報道集中於要聞版,說明《人民日報》對精神病議題的關注還算是比較及時。但是評論版的篇數隻有5篇以下,大部分只是把精神病議題的情況報道出來,讓受眾了解他們的情況,對他們現狀的深入思考是遠遠不夠的,缺少對他們深層次的了解與關心。

(三)報道文體的對比

在92篇報道中,消息類為37篇,通訊類為44篇,其它類為11篇。如圖3所示。

圖3 1992-2013年《人民日報》中精神病報道的報道文體

如圖3所示,通訊類文體佔了48%,將近佔了總數的一半,通訊類新聞的特點是嚴格的真實性,報道的客觀性、描寫的形象性、較強的事件性,而《人民日報》在對精神病議題的報道中,有較多篇數是事件性的,比較細致地刻畫了精神病患者的形象,這可以使受眾能夠比較真實地了解精神病患者的現狀。

(四)報道主題

1992∼2013年《人民日報》中對精神病議題的報道主題主要分為八類,其中主要的報道主題是政治、法制、社會和醫療衛生方面。

圖4 1992-2013年《人民日報》中精神病議題有關報道的報道主題統計圖

如圖4所示,經濟、文化藝術、體育、教育這四類報道主題的報道數量都是在10篇以下﹔而政治、法制和醫療衛生的報道數量是10∼20篇﹔而報道主題與社會相關的數量達到了30篇,約佔總比例的三分之一,這體現出社會對於精神病議題的關注程度還是比較高的,精神病患者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公眾還是給予了一定的重視。

(五)報道傾向

圖5 1992-2013年《人民日報》中精神病議題有關報道的報道傾向統計圖

如圖5所示,將《人民日報》中對精神病患者的報道態度分為三種:保護和同情、危險者、態度不明確。在神病患者的報道中,保護和同情的態度佔比例為47%﹔態度不明確的佔42%﹔認為其是危險者的佔11%。報道傾向於精神病患者是危險者的報道比例還是比較少的,而對其報道傾向是保護和同情,以及態度不明確的報道都佔了將近一半,保護和同情的比例要比態度不明確的比例還略多一些,說明大部分的報道還是比較重視精神病患的社會地位的,也比較同情他們,體現出了對精神病患者的人文主義關懷之情。

四、精神病患者在媒介中的形象

在精神病患者的報道中,精神病經常會以“危險者”的形象出現在報道中,與之關聯的事件大多是有暴力行為和自殺行為等,這容易誤導受眾,即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是潛在的危險分子。精神病患者的形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妖魔化傾向,且有一些報道中存在歧視性表述。比如2013年9月有份報道提到“嚴禁聘用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人員,有精神病史人員擔任教職工人員”。報道中將精神病患者和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人員放在一起,並且使用了“嚴禁”這樣的字眼。從專業的醫學角度來看,精神病患者並不比健康的人更具危險性[3],更何況是已經治愈的有病史的精神病患者,這樣的報道方式表現出了對精神病患者的不尊重。此外,在某些報道中還出現用詞不專業的情況。如2013年還有一篇報道是調查青少年網癮的情況的,報道中寫道 “玩網絡游戲成癮被美國列入精神疾病的一個新病種”。青少年作為未成年人,他們對電腦的痴迷有時候只是一時的,而他們這個年齡又屬於叛逆期。該報道容易給受眾造成一種錯覺:有網癮的青少年也是精神病患者,這樣的片面認識是對這些有網癮的青少年的不公平,他們也許只是一時走上迷途而已。還有一篇報道中寫到“北京、廣西、山東、四川等地發生多起精神病人傷人事件,引起社會熱議,但人們的關注更多地停留在“精神病人”的字眼上了,導致人們從心理上更加排斥精神病患者。”

框架理論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記者敘述一條新聞的觀察點或視點構成了一條新聞的框架,就好像一幅鑲在鏡框裡畫一樣,這個相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讀者能否看到什麼或看不到什麼。”在不平衡的媒體框架中,精神病患者由於疾病被貼上的標簽,以及媒體對於精神病發病時的一些舉動的過分渲染和刻畫,導致人們很容易簡單粗暴地將精神病患者歸類到“瘋子”“危險人群”中去。

五、小 結

通過對《人民日報》中相關報道的分析,筆者發現《人民日報》給予精神病議題有限的關注度來實現對精神病患者報道的框架建構。由此使得精神病患者的形象主要是片面的,是負面的。精神病患者在社會中的形象大部分不是精神病患者的完整形象,而只是媒體構建的框架所展現出的形象。所謂的精神病患者身份建構主要是指大眾傳播媒介對其報道的方式和內容不全面,只是憑借自己認為精神病患者的形象而塑造的,並沒有全部建立在事實真相的基礎上。

《人民日報》在對精神病議題呈現時,報道數量在逐年增加,報道版面裡逐漸增加了更多的內容在社會版上面,使得精神病在受眾心中的形象更加的具體,反映出《人民日報》對弱勢群體已經有了一些人文關懷。但筆者認為它對精神病議題進行報道時,仍有一些不足。通過筆者的深入分析,發現《人民日報》在對精神病議題的框架建構的這些過程中,主要還存在著以下的兩個方面問題:一是對精神病患者的關注度不夠﹔二是對精神病患者的關注有些片面。

本文的研究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僅僅選擇了《人民日報》這一份報紙作為媒介載體,無法分析對比不同的框架建構出的精神病患者報道中的形象差異。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彌補出現的這些問題,拓寬精神病議題的研究層面,進而來探討精神病患者身份建構的整體機構和其影響因素,從而使得研究更加的完整。

參考文獻:

[1] 肖可.大眾媒體如何平衡精神病患者報道[J].青年記者, 2012(9):5-6.

[2] 曾慶枝,田泓,俞韋.新聞報道如何消除“精神病歧視”[J].新聞記者,2009(3):51-54.

[3] 賈誼誠.注意精神病報道的科學性——一個精神科醫生的意見[J].新聞記者,1985(4):14-15.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