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朗讀者》第一季圓滿收官:文化的魅力最動人

2017年05月08日14:13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朗讀者》:文化的魅力最動人

  《朗讀者》最后一期 郎平前來朗讀 央視供圖

  第一季圓滿收官,或將輸出海外

  “當我走出演播室,我的面前是已經泛亮的天色,我的身后是在黑暗當中正拆除的舞台,我在這個中間,多麼強烈的對比。再過幾個小時,那個我為它辛苦了一年多的舞台就會消失。我用盡了最后一絲力氣,在心底和它說再見……”這是主持人董卿回憶起《朗讀者》最后一次錄制時的場景。這檔掀起朗讀熱潮的文化節目,前晚在央視一套、昨晚在央視三套播出了第一季最后一期,第二季預計將於明年和觀眾見面。

  收官之作“大手筆”,8位文藝界大家獻聲“致青春”

  《朗讀者》第一季最后一期,關鍵詞是“青春”。節目請來了郎平和女排姑娘、歌手老狼、導演馮小剛、詩人余秀華……節目尾聲,更有8位特別的朗讀者獨家獻聲。他們中最年輕的75歲,最年長的102歲,都是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和文學家。雖然他們的普通話並不標准,聲音甚至還有些顫抖,但對觀眾的觸動卻是巨大的。網友直呼:“這個逆天陣容!給節目組跪了。”

  這8位文藝界大家的獻聲,實屬不易。錢谷融,現當代文藝理論家,著有《論“文學是人學”》,這次是在醫院為節目朗讀的﹔韓美林,北京奧運會福娃的設計者﹔余光中,《鄉愁》的作者,他說如今自己仍對讀者有責任﹔馬識途,已102歲高齡,其作品《夜譚十記》被改編成電影《讓子彈飛》﹔馮驥才,《珍珠鳥》等作品多次入選中小學和大學語文課本﹔方成,將中國民間傳說和古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繪形紙上,比如鐘馗、濟公等俠義之士皆栩栩如生,因身體原因已很難說話,但仍堅持拍攝﹔賀敬之,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了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喬羽,是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和《難忘今宵》的詞作者。

  “看到這個結尾真的很驚喜。”觀眾王可怡說,從這些加起來700多歲的大家身上,深深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青春是韓美林念起 《初戀》中‘乍甜還酸的青蘋果’的美好﹔是馮驥才《哦,中學時代》中‘把這時光變成希望的一切’的堅決﹔是賀敬之《雷鋒之歌》中‘人應該怎樣生,路應該怎樣行’的磅礡﹔是錢谷融朗讀魯迅的《生命的路》中‘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的奔跑﹔是余光中《民歌》裡‘隻有黃河的肺活量能歌唱’的自豪﹔是喬羽作詞的《難忘今宵》中‘青山在,人未老’的豪情……青春就是希望和無悔的選擇。”

  12期節目期期引發共鳴,文化魅力打動觀眾

  第一期是“遇見”,接下來是“陪伴”、“選擇”、“禮物”……《朗讀者》12期節目的關鍵詞,每次都能引發無數觀眾的共鳴。這讓節目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節目播出3個月以來,在豆瓣網評分最高達9.5分,連續6周位列豆瓣綜藝板塊推薦位第一。截至5月1日,《朗讀者》節目相關視頻全網播放量超過7.45億次。

  在引發朗讀熱潮的同時,《朗讀者》以聲載道、以文傳情的核心思想更是獲得了高度肯定。作為衡量事件現象級程度的重要指標,《朗讀者》在微信公眾號上閱讀量達10萬+的“爆文”已累計達225篇。

  與大多數綜藝節目“全明星陣容”不同,《朗讀者》拼的是內涵和文化魅力。比如第一期節目的最后一位嘉賓、96歲的大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應該說是第一期節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嘉賓,也是離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較遠的一位嘉賓,但他的講述卻引起了最多的關注和贊賞。正如董卿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我覺得大眾並不在乎是否熟悉這個人,而是看他的講述能不能引發共鳴。許老先生的可愛、執著、情難自禁,真的是打動了無數人。”

  戛納電視節引關注 ,《朗讀者》或將輸出海外

  《朗讀者》不僅在國內成為現象級節目,在海外也引起了關注。

  上個月,在世界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視聽與數字內容交易會——戛納電視節舉行期間,法國赫夫·休伯特電視制作公司發來郵件,詢問《朗讀者》是否有出售節目模式的意向,並在郵件中大贊《朗讀者》。赫夫·休伯特電視制作公司表示,《朗讀者》是他們近年來看到的最讓人眼前一亮、最令人興奮的文化類節目,他們想購買《朗讀者》的節目模式,在法國以及比利時、瑞士等法語區播出,他們有信心該節目會在歐洲掀起一陣朗讀的風潮。

  如果雙方合作順利,在不久的將來,觀眾就可以看到海外版的《朗讀者》了。國外制作公司對《朗讀者》的看好,將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節目模式的對外輸出,體現了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義,同時也給中國的綜藝節目特別是文化類節目打開了一扇窗戶。記者 邢虹 本報通訊員 睿雪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