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讀懂人民日報“三張牌”,“一帶一路”已ready!

讀報君 研究事兒
2017年05月16日17: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讀報君掐指一算……嗯,過不了幾天,一個盛況空前的國際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要在北京召開了。 

從目前各方提供的信息來看,將有29位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聯合國秘書長等3位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領導人圓桌峰會等活動。來自130多個國家的約1500名各界貴賓將作為正式代表出席,而注冊報道此次論壇的全球記者更是超過4000名。 

也許您也注意到了,最近無論是翻閱報紙,還是打開電視,抑或是瀏覽網頁、看看手機,“一帶一路”這個詞,正在以越來越高的頻率進入到您的視野。面對如此紛繁的信息,您是否有些眼花繚亂?別急,讀報君從5月11日的《人民日報》上看到了三張牌,把“一帶一路”講得透透徹徹,張張都用在了點子上,您也來了解一下吧。

三張牌

“規模牌”打得好,層次分明見功力。2017年5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有關“一帶一路”的各類報道有近40篇,實現了要聞、評論、理論、周刊、國際等版面的全覆蓋,這些報道,以消息、通訊、評論、專訪、圖片、圖表等多種形式呈現,對“一帶一路”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解讀。比如,頭版轉3版刊發“國紀平”文章《奏響共同發展的交響樂——寫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之際》,文章用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闡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背景、意義和影響。在讀報君看來,這篇文章就是11日《人民日報》的最大看點之一,在文章的后面,還要為您好好捋一捋。以上這張牌,可稱之為“規模牌”——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形式多樣,可謂吸足了讀者的眼光。 

《人民日報》2017年5月11日1版。

“權威牌”打得好,篇篇都有大道理。這第二張牌,當屬“權威牌”——信源權威、人物權威、觀點權威,做到了“一報在手,知識不愁”。頭版頭條和2版的多條報道,信源來自國新辦、國家發改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北京市政府等權威部門﹔理論版整版刊發的三篇文章,作者分別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不僅作者權威,而且探討的問題也貼合實際,很有建設性﹔9版的兩篇高端訪談,被訪者分別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和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這樣的重量級人物同日登場,以往並不多見,不僅人物權威,而且話說的也很到位。 

《人民日報》2017年5月11日7版。

“國際牌”打得好,全球共享新成果。第三張牌,可稱得上撒手锏了,名曰“國際牌”——從國際合作、互聯互通看“一帶一路”的成果和未來。使出這張牌,可謂名正言順,“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就具有遠大的國際視野,三年多來,這一倡議給沿線國家及全球發展所帶來的生機,外國人的感受就是最好証明,這不,23版整版刊登“國際人士寄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其中的幾句名言,讀報君特意摘錄如下: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宏偉的計劃,旨在復興和更好地弘揚古絲綢之路精神,也將有力助推“亞洲世紀”這一預言成真。——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市長安薩爾·阿齊茲 

由“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德國“工業4.0”帶來的最新科技,都為未來市場和合作提供機遇。——德國漢堡市長肖爾茨 

國際社會在“一帶一路”倡議上深化共識、凝聚力量、推進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世界多國的“大合唱”。——荷蘭萊頓大學經濟史教授理查德·格裡菲斯 

“一帶一路”倡議一定能夠成為大家“一起做大蛋糕,繼而公平合理地分配蛋糕”的重要平台,給普通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哈薩克斯坦—德國大學國際與地區合作研究所主任蘇爾丹諾夫·布拉特 

在危機面前,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促進全球和平與安全,以及世界經濟穩定方面採取積極主動的姿態,值得贊賞。——印度尼西亞國家科學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奴古荷 

倫敦金融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項目,也是因為項目成功對我們也有巨大的利益。——英國倫敦金融城亞洲事務大使馬雪莉 

這些國際人士,視角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心聲,就是期待“一帶一路”能夠將更多成果惠及整個世界。

《人民日報》2017年5月11日23版。

王牌

這三張牌,也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順序出的對,讓大道理娓娓道來,配合做得好,大事情可以說得淺顯易懂。在讀報君看來,這三張牌當中,還存在一張王牌,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國紀平”。 

“國紀平”, 並非真人真姓,從名字來看,實際上是用的諧音——“國際評論”,主要圍繞重大的國際問題,闡釋中國的立場和觀點。“國紀平”是《人民日報》評論的一個重要品牌,這樣的王牌出來發聲,一定是要用在重要的場合。讀報君如果沒記錯的話,上一次《人民日報》推出“國紀平”文章,要算是今年1月19日的《推動世界經濟邁向包容普惠的新時代》,那篇文章,刊發的位置是在2版,而《奏響共同發展的交響樂》,則是在頭版。 

對於全世界來說,藝術是人與人之間直接交往的一種形式,而音樂,又是藝術中最容易表達情感的一種,《奏響共同發展的交響樂》這個標題,能給人一種代入感,其中有三個關鍵詞值得細細品味:“奏響”——說的是此次論壇所取得的成果,絕不僅僅停留於文本的存在,而是要致力於書寫世界各國攜手前進的歷史新篇﹔“共同發展”——說的是此次論壇求的是“合作”“共贏”,要通過論壇的召開,凝聚起“溫暖的大家庭”這樣的“親情”,要能夠給各參與方都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交響樂”——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有了這樣的定調,下面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讓這樣的交響樂奏得響。 

1.靠什麼奏響?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先后在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倡議,掀起合作熱潮。 

讓絲路精神的時代光彩照亮亞歐非大陸及附近廣闊海域,讓活躍的東亞經濟圈和發達的歐洲經濟圈牽起手來,讓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挖掘出來,讓沿線各國人民追求和平發展的共同夢想交織起來。3年多來,習近平主席在世界各地、不同場合闡述“一帶一路”的內涵,擘畫了一條各國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2.為什麼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新定位。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引進來”“走出去”,從“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到當代中國發展,從落后就會挨打到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近代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經歷滄桑巨變。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打造全球互聯互通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一帶一路”建設版權屬於中國,但收益為各國共享。

2017年5月11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國家會議中心“絲路金橋”、東單“花開富貴”“百花爭艷”、西單“流光溢彩”“和和美美”等5處“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園林綠化景觀已經全部裝扮完成,這些花海景觀正喜迎高峰論壇到來。丁幫學/人民圖片

3.“一帶一路”建設何以最受歡迎?

“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能量來自順勢而為的主動擔當。“一帶一路”建設著眼於當前世界經濟的症結與難點,符合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助於各國攜手推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有助於為世界經濟找到新增長點、打造新平衡。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將為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帶來強大正能量。 

“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能量來自共同發展的合作取向。此前有學者指出,“發展缺位”是舊有全球治理體系的一大弊端,突出表現為擁有世界80%以上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長期得不到有效回應。與此相對照,作為當今時代加強國際合作、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一帶一路”建設對共同發展的追求,成為其鮮明標志。 

4.“一帶一路”如何建?

“共商”,就是集思廣益,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好事大家商量著辦,要使“一帶一路”建設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

“共建”,就是體現共同參與,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形成新的合作優勢。

“共享”,就是堅持互利共贏,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體現了包容性發展的理念,努力讓合作成果惠及沿線各國及國際社會,惠及廣大民眾。 

經過讀報君這麼梳理,您是不是對“一帶一路”有了更多了解? 

熟悉過《人民日報》的這幾張牌,讀報君可以很負責任地說:

一切就緒!We are ready! 

編輯/統籌:王向令

(責編:戴莉莉、程惠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