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5期

淺析新媒體對動漫創作的影響

暴佳琦
2017年06月05日08:0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以及移動終端已經全面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起居,大到學習娛樂都離不開網絡。在這個互聯網傳播的年代紙媒傳播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本文主要是將以紙媒為主要傳播方式的漫畫與數字技術的發展的影響進行討論分析,重點從數字技術對傳統漫畫的傳播方式的改變、創作中實用工具上的變化、思路的改進以及產生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究,數字技術帶來的視覺革命技術創新對傳統漫畫帶來很大的沖擊,分析原因為今后動漫的創作和發展趨勢給予了一定的鼓勵和啟示。

關鍵詞:新型藝術﹔數字技術﹔數字漫畫﹔創作方式﹔傳統動漫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5-0030-02

一、新媒體的溯源及發展

新媒體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繼報刊、廣播、電視以后發展起來的數字化下新的媒體形態,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衛星,以及電腦、數字電視機、手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娛樂服務和信息。

近些年,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電腦網絡的使用已經從精英人群推廣到集體再到個人,網絡已經變成了居家必備。由於網絡的廣泛普及新媒體的存在形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開始出現了數字廣播、數字電視、數字雜志、移動手機等終端機。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和強大使信息傳播變得越來越迅速。縮短了傳遞與接收時間,消除了地域之間傳遞的困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較而言傳統媒體制作成本較高制作周期較長。而新媒體制作成本較廉價運用廣泛制作周期較短。隨著新媒體的功能不斷完善,數字信息化也變為傳播媒介的主流。信息技術的不斷更迭,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對傳統媒體的依賴,開始追求更高效率的生活、經濟、學習,這種高效率的生活,為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更多的創新發展機遇。在文化上表現的尤為明顯,由於快速的生活節奏,人們開始吃快餐、看簡訊。移動智能終端機中的各種軟件滿足了人們從起床、吃飯、上廁所直至晚上睡覺之前所有的碎片時間的需求。新媒體推動了閱讀方式的變化家裡再也不會出現厚重的紙質書籍,人們再也不用去電影院看電影、去展覽館看畫展、去圖書館看書。隻要手裡有移動智能終端,一切都能解決。由此看來新興的閱讀方式,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增強了文化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創新與創造。使世界文化呈現了融合的發展趨勢。動漫作為文化承載形式,借助著數字化的條件,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動漫作為文化和科技相碰撞的產物。計算機技術的革新與進步為動漫產業開辟了更廣泛的道路。動漫作為科技與藝術相互融合的一門新興藝術,每一次的科技進步,都會推動數字藝術向更成熟的形式邁進。

二、中國傳統漫畫的興起與發展

漫畫從興起至今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它是一個時代的經濟變遷史,政治的流水賬,社會的變化史,從人類社會的活動中發掘新穎的題材,揪住一個時代的典型社會典型現象進行夸大描寫,來諷刺當時的社會。“漫畫”最早其實是外國文化的產物,和其他的繪畫藝術比起來是最晚傳入中國的。漫畫在中國的發展裡程根據時代和印刷技術的進步可以劃分為四個時代:第一個就是辛亥革命時期清代至民國,這一時期漫畫還沒有獨立出來,還是圖文對照,文字還是佔主要部分,而這一時期畫報是靠木板手工印刷出來的。第二個階段文化革命開始了,在五四運動中一些革命群眾開始繪制一些漫畫宣傳單,這一時期開始從現實生活中尋找題材,諷刺抨擊當時的政治社會。開始登上報紙刊物,具備了漫畫刊物的形式。第三個階段是五卅慘案時期,革命文學的興盛期,這一時期漫畫已經作為一種藝術武器的新姿態站在了讀者們的面前發揮了強大的戰斗力。第四個階段是民族復興時期,這一時期的漫畫發展蕭條,選材多為九一八事變。第二次復興也就是建國后至今題材廣泛,漫畫報刊、漫畫協會、研究會,紛紛出現。發展到現在隨著科技和網絡的迅速發展漫畫發展更為迅速也由網絡傳播逐漸替代了紙媒傳播。

三、新媒體時代下傳統漫畫的變革

新媒體與漫畫的結合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數字技術本身是復雜的,但是數字技術的應用是簡便易學的,不再需要專職的漫畫師來構思創作漫畫,內容也變得越來越廣泛、不再拘泥於讀者的喜好而編寫內容。也正是這些原因,數字技術讓數字藝術更加的大眾化,也更加的多元化。

漫畫在最初的發行傳播一直是以紙媒的形式進行傳播,主要靠報亭或書店進行銷售傳播。漫畫早起傳入中國的時候叫做連環畫,從解放前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國的連環畫藝術在中國盛行,進入了創作的黃金時代,內容多樣,精彩紛呈,成為了那一時期人們的特殊記憶。連環畫藝術在八十年代后走入了低谷,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但是漫畫並沒有因為市場的低迷而一蹶不振,而是有一大批的優秀的外來漫畫師來彌補市場對漫畫的需要,形成了一種新的創作風格。而傳統的漫畫創作,是基於創作者,熟練的美術功底和耐心,小心翼翼的繪制而成,從原稿到制版再到印刷出版,都需要創作者參與制作,是一個有規律但是也很繁復的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需要作者,編輯,出版社,印刷廠的多方面商討配合。

數字漫畫作為傳統漫畫的衍生品,在數字信息技術的干預之下它繼承了傳統漫畫的優點,也突出展現了數字漫畫的創新的一面。數字漫畫的最大的優點就是:創作周期短、易於修改、讀者反饋及時、成本低等優點。改變了傳統漫畫冗長的資金回收周期,適應了快節奏的市場環境。人們從開始的紙質閱讀逐漸變成了數字化閱讀,豐富了快節奏生活余下的零散時間,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更是加速了數字閱讀的步伐,隨之數字媒體的信息內容也需求量巨大,創作也要符合市場需求,漫畫要根據各個網站和客戶端的需求來提供漫畫內容。在這樣一個數字化媒體大行其道的環境之下,數字漫畫發展速度驚人,直接沖進了創意產業的市場。不僅展現了新興的動漫產業的市場價值,還突出了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不再拘泥於傳統漫畫制作的繁復過程,也不再局限於紙媒上傳播。制作周期短,傳播快捷,我們可以從電腦上看到漫畫,可以從手機上看到漫畫。隨時隨地可以看到數字漫畫,可以說數字漫畫的傳播方式是“無孔不入”。作者與讀者互動方便快捷,內容形式豐富多樣,數字漫畫的受眾人群也變得越來越寬泛,不再像傳統漫畫一樣,受眾人群僅局限於青少年。

由於閱讀方式和傳播方式的改變,創作方式、創作風格也和傳統漫畫有了很大的區分。開始的模仿傳統漫畫的創作方式在紙上畫用掃描儀傳輸到電腦,處理后轉換位數字漫畫,在網絡上傳播。而如今數字技術不斷更新,數字漫畫打破了傳統漫畫的創作模式,擺脫了傳統漫畫紙上創作方式的束縛,運用軟件和手繪板的配合可以直接在電腦、手機、平板上作畫。對創作環境、和繪畫工具的要求逐漸減弱,利用數字筆在數字平台中利用軟件制作生成隻需要一次性的投入,就可以模擬出和傳統漫畫一樣的視覺效果。在創作風格上數字漫畫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傳統漫畫為了獲得紙媒在市場上的銷量,在創作的內容上一般以敘事型為主,而且有很多明顯的風格區分有港澳漫畫、美國漫畫、日本漫畫、中國漫畫等,數字漫畫的興起模糊了傳統漫畫的地域風格,閱讀者們在畫面中很難直觀的區分漫畫的地域風格。新媒體平台的開放性,使數字漫畫的內容也變得豐富多彩,不再把諷刺和連續性敘事作為主要的表現手段。開始打破常規,發展出非常多的典型,繪制簡單粗狂,通俗、甚至出現單線條的輪廓外形,常常用來簡單的記錄日常生活的瑣事。畫面效果清晰表達直接獲得了很多網友的認可。許多草根級的漫畫愛好者,為了能和網友們產生更高的共鳴,他們根據自己的原型繪制一個漫畫形象作為自己的網絡形象,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親身經歷、生活感想作為漫畫題材創作漫畫。讀者通過看這樣的數字漫畫作品,就好像看見了作者本人的故事一樣,給讀者帶來了更有趣的閱讀體驗,看漫畫的時候,就好像在看自己朋友的事情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很親切。而作者的很多經歷故事,也會讓讀者感同身受,引起強烈的共鳴,從而成為這個作者的忠實粉絲,這也為草根大眾開辟了一個展現自我的新平台。數字漫畫不僅兼容了傳統漫畫的故事漫畫、單格漫畫、雙格漫畫、四格漫畫等平面漫畫形式,而且還逐漸出現了動態漫畫,根據劇情需要加入動態、聲音成為數字漫畫獨特的表現風格,讓人耳目一新。數字漫畫讀圖的便利性,使看漫畫不再是漫畫愛好者的專利。讓許多不喜歡漫畫的人群,也開始熱愛數字漫畫,數字漫畫開始在社交網絡平台中飛速傳播。另外數字漫畫在網頁中生成JPG、flash、SWF等格式,體積小清晰度高,尺寸設定有很大的靈活性,在閱讀時可以隨意調整畫面的比例大小,為了適應讀者們在網絡社交平台上和移動終端上面的閱讀習慣,數字漫畫一改傳統漫畫雜亂的分格方式,開始使用條形漫畫,條形漫畫是指:拉長數字漫畫的分格以適應智能終端的閱讀習慣,這種排列更符合手機從上到下的閱讀習慣,更接近與手機屏幕尺寸。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強大數字漫畫也要緊跟步伐,新媒體的出現為數字漫畫創造了新的發展空間,讓漫畫變成了一種大眾的、娛樂性的、傳播性強的繪畫方式。新媒體對傳統動漫的影響有很多,這篇論文僅從創作形式的角度來淺析新媒體下的漫畫創作的變化。

參考文獻:

[1] 王庸聲.現代漫畫概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2] 甘險峰.中國漫畫史[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

[3] 王利敏,吳學夫.數字化與現代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出版社,2006.

[4] 陳焰.新媒體時代紙質媒體的發展思考[J].科技創業月刊,2014(12).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