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7期

“90后”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路徑探析

雷 鳴
2017年08月22日08:49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新媒體逐步取代傳統媒體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90后”大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用戶群之一,引導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高校在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新媒體利用不成體系、大學生被動接受正能量等問題。高校要以“90后”大學生為主體,使其從被動走向主動,擔任多重角色,通過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形態,通過建設新媒體傳播平台、以“90后”大學生為主體建設隊伍、加強新媒體傳播正能量內容建設、建立新媒體管理制度等路徑,傳播正能量,佔領高校輿論陣地,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關鍵詞】“90后”大學生﹔新媒體﹔正能量﹔傳播路徑

一、研究背景

新媒體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和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的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信息和娛樂聲影的一種新的技術支撐媒體(第五媒體)傳播形態。2017年1月2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水平7.6個百分點。[1]我國2016年全年共計新增網民4299萬人,增長率為6.2%,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相當於歐洲人口總量。《報告》同時顯示,移動互聯網發展依然是帶動網民增長的首要因素。截至2016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人,較2015年底增加了7550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佔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網民手機上網比例在高基數基礎上進一步攀升,增長率連續3年超過10%。而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的使用率均出現下降,手機不斷擠佔其他個人上網設備的使用。我國新增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群體佔比達到80.7%,較2015年增長9.2個百分點,使用台式電腦的網民佔比下降16.5個百分點。我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為26.4小時,這相當於7.31億網民,平均每人每天上網3.8小時。隨著互聯網技術日趨成熟,新媒體正逐步取代傳統媒體(印刷媒體、電子媒體等)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然而,不可否認,新媒體是把“雙刃劍”,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亦給人們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2013年,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藍皮書引用的數據稱,在近年中國數千萬的網絡游戲玩家中,大約有95%涉及刺激、暴力和打斗,使約佔八成的全國25歲以下的青少年成為其直接受害者。

二、“90后”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現狀

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高校大學生,是接觸新媒體最頻繁、應用體驗最深刻、受輻射最廣泛的群體。《報告》顯示,從網民年齡結構來看,我國網民以10∼39歲群體為主,佔整體的73.7%(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佔比最高,達30.3%,10∼19歲、30∼39歲群體佔比分別為20.2%、23.2%)。《報告》同時顯示,網民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截至2016年12月,學生群體佔比為25.0%,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佔比為20.6%。由此可見,“90后”大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用戶群之一。

新媒體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為負面新聞、網絡謠言的傳播提供了條件。當前的新媒體領域,可以說是正能量與負能量交織,主旋律與“雜音”“噪聲”並存。新媒體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不受限制、不受約束,甚至不受監督的空間,在這種環境中,高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隨時隨地受到新媒體多元信息的影響。由於高校大學生年紀輕、閱歷淺,缺乏成熟的認知判斷和理性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種不良信息的影響。如何引導高校大學生自覺淨化網絡空間,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輿論環境,是高校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因此,高校應充分利用全媒體,傳播正能量。2014年5月27日,團中央召開共青團網絡宣傳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強調,“各級團組織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要要求,深刻認識建設共青團網絡宣傳員隊伍、組織動員團干部和團員青年做好網上輿論引導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舉全團之力,迅速行動,形成廣大網絡宣傳員在互聯網上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強大聲勢,推動團的網絡宣傳引導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為此,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各大高校紛紛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運用全媒體,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如“我的中國夢——青春勵志故事”網絡文化活動、浙江大學團委“用好網絡新媒體 倡導傳播正能量”網絡思想引導工作等。河南省也持續加強網絡新媒體建設。2013年1月8日,首屆河南高校新媒體發展論壇上,河南各高校代表和新媒體研究專家就新媒體建設以及未來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工作、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應用也進行了交流。2014年7月,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在全省高校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青春正能量”網絡系列活動。2014年12月,河南共青團網絡宣傳引導工作推進會議強調,要進一步組織動員全省廣大團員青年積極參與構建清朗網絡空間。河南省部分高校也作了一些積極的嘗試,如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利用“校務華水”“師慧華水”“學聚華水”“達濟華水”等微博平台建立學校新聞發布的綜合網絡平台,加強教師、學生與學校各部門的溝通,促進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與服務。

然而,高校在利用新媒體,特別是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方面也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如一些高校利用傳統媒體發布信息仍佔相當大的比例,而利用新媒體則多是僅建立官方微博或微信平台、QQ群,主要以學校相關部門、校團委、團總支輔導員老師為主體來發布信息,高校學生主要是受眾的身份,而且大部分高校學生並不關注學校的傳統媒體、官方微博或微信平台,沒有積極參與其中。也有部分高校對網絡宣傳管理力度不夠,或是全媒體利用不成體系、不夠規范等等。這些問題極大地阻礙了高等院校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的步伐。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是一個多因素、多環節的過程。高等院校如何以高校大學生為主體,讓高校大學生傳播正能量從被動走向主動同時擔任多重角色,既是正能量信息的採集者,又是傳播者接受者,還是評論者。在學校的正確引導下,如何利用多種平台、多種形式,把正能量轉化為符合“90后”大學生思維方式和觀察視角的、易於接受的“小道理”,通過大學生喜歡、易於接受的路徑載體傳播給大學生,佔領高校輿論陣地,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是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90后”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路徑探析

“90后”大學生如何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借用美國學者H.拉斯維爾提出的構成傳播過程的“五W模式”[2],即:Who(傳播者)、Says What(傳播內容)、In Which Channel(傳播媒介)、To Whom(傳播受眾)和With What Effect(傳播效果)進行分析。傳播者即以“90后”大學生為主體,高校各級團組織、輔導員、老師等是輔助者﹔傳播內容即“正能量事件或人物”,是能夠給“90后”大學生正面激勵的事件或人物﹔傳播媒介即新媒體﹔傳播受眾還是“90后”大學生﹔傳播效果即大學生利用新媒體,有效傳播正能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探究。

(一)加強“90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使大學生能夠獨具慧眼,發現、識別並接受正能量

同時作為傳播者和傳播受眾主體的“90后”大學生,如何能夠以傳播者的身份獨具慧眼,發現並關注正能量,同時又以傳播受眾的身份,能夠辨識、判別並接受正能量,都需要一項很關鍵的素養——媒介素養。中央網信辦2016年5月9日對“中國好網民”提出了四條標准: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有必備的防護技能。這些標准就是對媒介素養一種很好的概括。對高校而言,要培養“大學生好網民”,就必須對“90后”大學生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引導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通過開設課程、舉辦講座、組織研討、開展經常性的網絡熱點事件討論活動,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使高校大學生對媒體信息和媒體傳播影響具備正確認識、解讀、評價、判斷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抵御不良信息,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

1.高校開設媒介素養教育相關課程,培養“90后”大學生媒介接觸及認知能力,培養提高大學生媒介辨析和判斷能力

高校應該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大學素質教育體系中,使媒介素養教育成為全體大學生必修的課程。要從媒介的接觸和認知、解讀與判斷、參與與運用六個方面科學設置課程內容。同時,高校可以將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融入其他課程如政治學、社會學等人文社科類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充分拓展人文社科類專業課程教學的育人功能。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面對越來越多的媒介形態和信息內容時,能夠主動地接觸選擇媒介內容,而並不僅僅是被動地接收媒介信息,從而減少媒介選擇的盲目性,防范媒介依賴症。傳授大學生媒介的基本知識,使其了解各種媒介形態的特點、功能,掌握各種媒介的使用方法,能夠更加理性地面對媒介信息,科學地甄別媒介信息,最大限度地做出最接近真實的判斷,提高大學生發現和識別“正能量”的能力,增強大學生對媒介負面效應的認知和防護能力。

2.高校積極宣傳和推廣媒介素養教育,營造清朗的媒體空間,培養提高“90后”大學生媒介辨析和判斷能力

高校應積極配合政府對網絡空間法治化管理的種種舉措如“微信十條”“賬號十條”“約談十條”等,大力宣傳和推廣媒介素養教育,發起“七條底線”“網絡安全宣傳周”“護苗行動”“中國好網民”等系列活動,推動網絡內容建設,弘揚正能量。同時,積極與大眾媒體結合,邀請大眾媒體參與到“90后”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中。如紙質媒介可以通過開設專版、專欄等形式普及媒介素養內容。電視台可以為高校定期培訓大學生記者、通訊員。網絡媒體可以定期到高校給大學生做媒介素養的專題講座。同時,各種媒體也可以邀請大學生參觀、參與媒體新聞、節目的編輯制作過程。從而培養提高大學生的媒介辨析和判斷能力。

(二)高校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形態,建設新媒體傳播平台

在新媒體時代,高校針對“90后”大學生樂於接受新事物的特點,在正能量的傳播媒介上充分運用新技術,利用各種新媒介形態,搭建系統的新媒體矩陣。

1.要加強完善高校骨干網站建設

根據“90后”大學生大多使用手機上網的現實狀況,不斷推出覆蓋面更廣的手機APP、手機報、博客、微博、微信、微視頻、搜索引擎、SNS社區網絡等新媒體應用形態,充分挖掘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打造新媒體平台,“現實”與“虛擬”相結合,通過傳統媒體和民間輿論場的互動大力傳播主流價值觀,使得新媒體成為傳播正能量的重要陣地,由傳統媒體發起認知、由新媒體實現快速覆蓋擴大影響力。河南省大部分高校都建立完善了網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學子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師生發聲,傳播時代正能量。滿滿的正能量,使網絡成為河南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如河南大學從官方微博到“鐵塔青梅”校園資訊客戶端,再到微信公共平台,網絡矩陣已成為河南大學校園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官方微博“華水葦渡”,倡導平等、溝通、互助、團結、向上的價值取向。從高校門戶網站到大學、院系和社團微博,從校領導微博到師生QQ群、微信群,學校與學生的互動、溝通越來越順暢自然。

2.高校與政府、與社會媒體之間要做到聯通互動,資源共享

一方面要積極參與省政府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平台活動,如“精彩河南”“文明河南”“清風河南”等。2014年9月至今,河南高校積極配合省委“我為正能量代言”主題活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一齊發力,引導廣大“90后”大學生挖掘身邊的好人好事,使正能量傳遍高校。2016年12月,河南高校積極配合河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文明辦聯合開展的“網聚中原正能量 爭做豫籍好網民”活動,在學校開展“網聚中原正能量,爭做豫籍好網民”系列活動。另一方面,高校可邀請網絡媒體定期到高校給大學生作新媒體傳播正能量的相關專題講座﹔同時,網絡媒體也可邀請大學生參與媒體傳播正能量的採、編、播的整個過程。

(三)高校要以“90后”大學生為主體建設新媒體傳播隊伍

1.組建“把關人”隊伍

隊伍建設是關鍵。為了保証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的正確方向和技術保障,要組建一支由專業教師組成的“把關人”隊伍。對這支隊伍的要求,一方面是思想水平高、媒介素養高、政治過硬﹔另一方面是文學素養高、文字功底強﹔再一方面是網絡信息應用技術過硬,從而可以確保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的順暢進行。

2.以“90后”大學生為主體組建新媒體傳播隊伍

“90后”大學生參與意識、權利意識較強,高校應以“90后”大學生為主體,組建新媒體傳播學生組織,由大學生負責新媒體平台的運營。高校要專門培養一批政治可靠、思想活躍、眼界開闊、知識面相對較寬、熟悉新媒體應用並熟悉網絡語言的大學生組建起核心成員、微記者、信息員及網絡宣傳員隊伍,經過專門的培訓之后,讓其參與到正能量傳播中,成為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的主力軍,利用新媒體陣地,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宣傳正面、健康的思想,駁斥負面、不文明言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使之在構建清朗網絡空間中,出一份力、貢獻一份智慧。

同時,鼓勵最大多數的“90后”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傳播正能量的活動中,使大學生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從而提升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的積極性,有效拓展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的輻射面。“90后”大學生要以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來,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自勵自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在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中體現自己的擔當和價值。

(四)高校要加強新媒體傳播正能量內容建設

高校要緊密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圍繞國家大事,緊扣主旋律,兼顧身邊小事,精心設計專欄,利用新媒體平台進行信息的推送發布。在內容的選取上,一是要注重選取正能量人物和事件。根據“90后”大學生價值觀念體系尚未完全定型,尚可培養塑造的現實,分三個層面來選取正能量人物和事件。第一個層面是古今中外的前輩先賢,第二個層面是革命先烈、國家領袖,第三個層面把身邊優秀人物(包括老師、優秀大學生)等作為榜樣。可以建立多個微博、微信平台,如“習大大與高校大學生”“大學生眼中的習大大(國學篇、生活篇等)”“大學生眼中的中國共產黨高層領導”等。也可以關注大學生身邊的人和事,比如以“身邊最美教師”“身邊最美校領導”“身邊最美同學”等為專題進行系列的新媒體信息的推送發布。二是要注重選取重要的、熱點新聞信息,開設特定的專欄。如可以建一個微博或微信平台“焦點熱點我評說”,在第一時間進行展示和推進。三是要選取高校開展的公益活動中的人物和事件。公益活動既能傳播先進文化,又能弘揚志願服務精神,是校園正能量的核心內容。高校要將在扶貧支教、愛心助殘、綠色環保等領域開展的公益活動,利用新媒體平台及時展示推送。

正能量內容都要以“90后”大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搜集整理和發布。大學生信息員要認真收集、篩選信息,對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做到資料齊全、准確、真實,並對信息認真編輯、排版、校對,再配上真實清晰的圖片、適當的背景音樂,圖文並茂,這樣就會有較強的可讀可視性。也可以拍成微視頻,做到聲、光、圖和諧統一。“把關人”老師要對信息從內容到形式進行審核把關,並對信息的發布給予指導。此外,還要對高校大學生全天時段平均信息閱讀量進行調查,盡量在學生閱讀信息的高峰期發布推送正能量信息。

(五)高校要建立完善新媒體管理制度

高校新媒體要想高效運行,必須實行專業化和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高校新媒體管理制度,實現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1.新媒體管理部門要建章立制,做到新媒體管理規范化

高校一般由網絡管理中心來負責校園媒體的運行。高校應建立自上而下的專職或兼職媒體管理者,校網絡管理中心是一級管理者,各院系是二級管理者,要建章立制,明確各級管理者的職責,上下分工協作,做到管理規范化。

2.健全高校新媒體管理制度

第一是實行實名制。隻有通過校園實名認証才能進入校園新媒體,這對於信息發布者、接收者、傳遞者、評論者都是一種有效的制約,可以有效地防止負能量信息的侵入,保証正能量的傳播。第二是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除了專門的大學生正能量傳播隊伍,對能夠在校園新媒體中發布或傳遞、評論正能量信息的“90后”大學生,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增強廣大大學生傳播正能量的積極性與自覺性。對於惡意發布負能量信息者,視其情節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懲處。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7(1).

[2]汪大海,何璐.大學生中“正能量”的傳播路徑與對策研究[J].理論觀察,2014(4).

(作者為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教授)

(責編:馬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