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演員的誕生"話題足收視火 誕生的是演員還是戲精

羅媛媛
2017年11月10日07:31 | 來源:華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演員的誕生》能否誕生演員

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每期有幾對專業演員競演,再與章子怡、劉燁、宋丹丹等演技派導師拍攝影視片段,再投票晉級。兩期節目下來,話題度、關注度都相當驚人,但回歸到主題——《演員的誕生》,卻產生了爭論,一檔比賽型綜藝節目,究竟能不能誕生演員呢?

期期都有熱搜話題

是一檔好綜藝

《演員的誕生》自開播以來就霸佔了熱搜榜,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無疑是非常成功的。第一期,“熱搜小公主”鄭爽表演《我的父親母親》片段被網友和章子怡的原版對比,章子怡和劉燁表演吵架甚至扔鞋堪稱殿堂級,讓該節目一炮而紅﹔第二期“二人轉演員有沒有演技含量”、“辛芷蕾和舒暢的宮斗誰更腹黑”、“《我愛我家》劇組的重聚”,繼續貢獻話題。

作為一檔國產原創綜藝,在周末的黃金檔,用最貴的藝人資源和時段,探討演員的使命是什麼,在舞台上尋找真正驚艷的表演,與各種大行其道的抄襲綜藝相比,《演員的誕生》是值得為之鼓掌的。據悉,這檔節目從創意研發到真正開錄,導演吳彤率領團隊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反復推敲和打磨。為了讓選手更好地適應這種舞台式的演技PK,節目組請來了國內頂尖的演技訓練導師劉天池團隊,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開辦演員訓練營。為了讓劇本更經得起推敲,節目組准備了近四萬多字的劇本內容。為了讓作品更精良,節目組每期搭建多個實景,用好萊塢影視導攝陣容來完成拍攝制作。節目組用近20個小時的錄制,精煉出90分鐘的一期節目。劉燁為了讓台詞更精煉,一句話來回改了不下20遍。

十幾分鐘的舞台表演

誕生的是演員還是戲精?

《演員的誕生》的綜藝節目屬性,注定了它要極力獲取流量、關注、曝光、話題。而這與節目核心“演員的誕生”產生了巨大的反差。兩期節目下來,節目在豆瓣的評分隻有5.5分,關於“比賽型綜藝形式能不能誕生演員”的爭議也很多,有人說節目“誕生的不是演員,都是戲精。兩期節目看下來,演員高質量對決少之又少,倒是熱搜話題一個接一個。”有的人覺得表演是一門藝術,並不適合放在輕鬆戲謔的綜藝節目中競技。舒暢和辛芷蕾的對決中,宋丹丹將關鍵的票數投給舒暢導致辛芷蕾輸掉比賽,但節目播出后她就通過微博道歉,表示:“因為現場距離較遠,細節看不清,回家電視上看,辛芷蕾演得真好,對不起。”

著名評論家李星文表示:“不管以什麼名義,扣什麼背景,選秀或比賽型綜藝都不會老老實實限定在專業范圍內玩。就是要出狀況,就是要撕,就是要半真半假。章子怡和劉燁的‘殿堂級’吵架就是這樣,一方面有表演‘信念’的真問題,另一方面又是角色扮演。現場布置也是如此,巨大的廣告牌和五分鐘一次口播廣告,分明是害怕觀眾入戲。”

但也有業內人士有不同看法,“某種程度來說,PK是《演員的誕生》的看點,是其作為一檔綜藝節目的屬性。我們不能拿表演藝術的標准去衡量一檔底色是綜藝的表演節目,正如不要在《中國有嘻哈》裡去討論真正的嘻哈文化。許多人說把電影高潮段落放在舞台上缺乏代入感,但每一部電影開拍前的對戲都是如此,每一堂電影學院的表演課都是這麼素,這麼回歸本來。表演,這個詞不同於唱歌,演員在表演,節目在表演,人物關系的維系需要表演,人生如戲。這個節目做出來就是一種勝利,敢上這檔節目的演員都很有勇氣。”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