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讀報丨大國外交新征程,人民日報這樣做高訪報道

王向令
2017年11月19日13:23 |
小字號
原標題:讀報丨大國外交新征程,人民日報這樣做高訪報道

“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的總統訪問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可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大新聞!對於這樣一個大事件的報道,各家媒體也都使出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藝”。但是,在媒體融合發展時代,怎樣將這種“國事訪問+”級別的重大報道做得出新出彩呢?人民日報的做法很值得研究。近日讀報君的同事就針對人民日報的中美元首北京會晤報道寫了一篇閱評,其中分析頗有見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高規格展示 差異化呈現

——中美元首北京會晤報道評析

王向令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是被外交部定義為以“國事訪問+”規格接待的重要活動,人民日報從11月初開始便陸續推出相關報道,聚焦中美元首北京會晤(以下簡稱“習特會”),分析中美關系大勢,解讀中美合作大局,報網端微齊發力,創新報道獲點贊,用“會晤報道+”的新聞報道產品,為會晤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高規格處理聚焦“習特會”

認真研讀人民日報在報網端微等終端上的相關報道,可以發現,這些報道在三個“+”上的突出表現,體現了高規格,令人印象深刻。

報道數量+。媒體對一個新聞事件報道數量的多寡,通常可以反映對該事件關注度的高低,並直接關系到受眾接收該信息頻率的高低。自11月8日至13日,《人民日報》刊登相關報道近20篇,大多刊登在前三個要聞版,不僅對“習特會”“國事訪問+”的接待做了突出報道,還“+”上了側記、紀實等重頭文章,體現報道規格之高。人民網以專題形式報道“習特會”,除轉載《人民日報》報道外,還推出不少自主策劃的視頻和圖解新聞報道。兩微一端累計推送近百條相關報道,主動跟蹤熱點,回應輿論關切。比如,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推出的【特朗普向習近平展示外孫女中文演唱視頻】【這些美國萌娃中文十級!聽聽他們推薦特朗普到中國哪裡玩】等博文,體現了追新聞的獨特眼光,引發大量轉發和點贊。

版面處理+。版面語言是對新聞報道的視覺化呈現,直接影響到受眾“眼球”是否會去關注相關報道。這次“習特會”報道在報紙版面上的最突出表現是圖文處理的高規格,以11月9日《人民日報》和11月10日海外版對頭版頭條的圖片使用為代表。《人民日報》9日頭條,厚題薄文,用近四欄寬的大照片,刊發中美兩國元首和夫人在故宮太和殿廣場的合影,人物的滿面笑容與太和殿的庄重典雅融為一體,古今元素的交織中蘊藏著合作共贏的思想。11日海外版頭條,用通欄大照片展示歡迎儀式的生動瞬間。超常規的圖片使用,放大了圖片的意義——前景是中美學生共同揮舞獻花和兩國國旗,中景是兩國元首與孩子們的互動,后景是兩組花壇展示的濃濃秋意,強調了友好交流、美美與共的氣氛。

報道形式+。《人民日報》在重大主題報道上有著豐富的經驗。此次會晤報道,更是消息綜述緊跟大事報道,言論評論突出厚度深度,為內容的呈現提供了多樣表達方式。海外版還特別關注到“習特會”在網絡和境外引發的反響,於11月10日在第5版推出《中美元首會晤 網絡強烈關注》《網友心聲》《境外熱度》等三篇報道,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梳理,讓人感受到“習特會”在網上的熱度。人民網將重要報道在首頁推送,標題通欄,圖片搶眼。客戶端調動文字報道、視頻轉載、現場直播和圖解新聞等多種形式,在標題制作和推送頻次上下功夫。人民日報法人微博開設並主持#習特會#話題,收獲大量關注。

差異化呈現提升傳播力

報網端微,各有所長,對於“習特會”這樣重大的報道,協調一致,各司其職,充分配合,才能發揮各自特長,把報道做精做深做實。在相同的主題下,各終端通過對內容的差異化呈現,提升新聞信息的傳播力。

求深度,有溫度——報紙安身立命之本。從《人民日報》的報道中,讀出的是思想的深度,同時也不乏時代的溫度。在新媒體閱讀搶去大量受眾的當下,我們的報紙之所以依然有很高的關注度,對深度與溫度的很好把握,就是取勝的關鍵。

求深度,是相對於一般性報道來說的,《人民日報》“習特會”報道的深度突出體現在言論方面。比如:11月9日5版的“人民時評”《文化交流,也是文明對話》,透過從故宮開啟的“國事訪問+”,解讀背后蘊藏的文明對話的深意,這是深度﹔8日和13日刊發的兩篇“鐘聲”文章,也是深度﹔海外版在頭版開設“聚焦中美元首會晤”專欄,先后推出《美智庫:“美中關系穩,雙方都受益”》《“中美關系好,對大家都好!”》等多篇報道,從國際視角分析“習特會”對中美關系發展和促進世界穩定繁榮的重大意義,亦頗有深度。時代的溫度,體現在報紙報道對最新輿情的貼近性解讀上。比如:海外版對網絡關注“習特會”的及時梳理,就是很好的體現。

時效快,互動強——新媒體勝出之道。新聞信息傳播快,才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受眾注意力﹔刊播載體的互動性強,才能及時掌握受眾關注點的變化,從變化的輿情中調整報道策略,優化呈現方式。11月8日15時24分,人民日報微信公號推送的《特朗普,來了!》,就是發揮新媒體時效的代表作。這篇公號文章,不僅口語化的標題簡潔,而且文字也非常簡練。文章開始部分,特朗普夫婦步出機艙的圖片,是最為關鍵的信息點。就是這麼一篇看似信手拈來的文章,由於佔據了時效的優勢,在發布半小時內,閱讀量便突破10萬,點贊數超過8000。人民日報客戶端還通過“人民直播”,推出《直擊特朗普訪華歡迎儀式》《特朗普訪華 現場直擊中美元首會談》兩場直播報道,使網友零時差感受會晤現場。截至13日,兩場直播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的總點擊量超過兩百萬次,點贊數超過50萬次。不少網友紛紛通過“大家聊”頁面,表達觀看感受,增進認同感,傳遞正能量。微博在互動性上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由人民日報法人微博主持的#習特會#話題,在8日至12日的短短5天內,閱讀總數已超過6.1億人次,引發的討論超過16萬條。

總之,這是十九大之后的一場重大主題報道。在新時代呼喚新作為的今天,剛剛結束不久的“習特會”,規劃中美關系發展新藍圖,開啟中美大國關系新征程。人民日報的報網端微不缺位,搶新聞、跟熱點,挖深度、解新意,一系列精彩報道成為真實記錄歷史的精彩篇章。

 

(責編:薛貴峰、榮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