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7年第10期

新媒體環境下法制類報紙轉型路徑研究

吳倩
2017年12月12日11:00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在新媒體環境中,舊有的媒介生態被改變,傳統法制類報紙媒體的優勢逐漸被淡化,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淡化“紙媒”的形式,積極主動去適應新媒體環境,尋找全新的改革策略。通過發揮傳統法制類報紙媒體的權威性,利用權威性強化自身的影響力,提高新聞報道的思想性,積極與新媒體實現融合,以期對新媒體環境下法制類報紙的轉型有所裨益。

【關鍵詞】新媒體﹔媒介﹔法制類報紙﹔轉型

新媒體技術與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傳播格局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大量自媒體與“公民記者”出現、讀者的流失、報紙廣告的衰退、傳統報業市場的持續低迷,使得報業通過轉型謀出路成為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然而,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時代既是一種挑戰,也是全新的機遇。法制媒體,特別是法制類報紙如何在這種環境下揚長避短,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新媒體環境下法制類報紙的SWOT分析

(一)新媒體環境下法制類報紙的優勢

1.專業性強

作為專業媒體機構,法制類報紙媒體在新聞信息的收集、編輯以及發布上,具有完善的新聞生產流程和專業素質過硬的採編人員,有著先天的優勢,部分法制類報紙媒體已經憑借這一優勢創設出獨特的品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在相關報道方面更為客觀,分析更為透徹,解釋更具有說服力,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2.閱讀體驗好

與手機、平板電腦等媒體相比,法制類報紙媒體的閱讀體驗更好。紙媒相比新媒體有一種更加復古、真實、深度的閱讀體驗,這種獨特的體驗本身就是提倡短平快快餐化閱讀的新媒體屏幕閱讀所不具備的。﹝1﹞再加上油墨印刷也更符合人體工學原理,不容易出現疲勞感,一份報紙、一杯茶是以往人們所追求的愜意生活。

3.攜帶方便

報紙相較於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等電子類產品而言,因其特殊的材質及規格,容易保存,加之易折易放,更便於攜帶,而且不需要額外的設備進行接收,不受電源等其他外部條件的限制,隨時可以進行閱讀。此外,報紙的紙張輕薄,也便於人們在閱讀時隨時做標記,可以很好地幫助人們來填充零碎時間。

(二)新媒體環境下法制類報紙的劣勢

1.時效性差

一份法制類報紙從制作到送到讀者手中,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環節,這樣下來,報紙的出版周期一般需要24小時。而面對新媒體的沖擊,相對於即時更新的網絡媒體新聞,報紙新聞的時效性較弱,就很容易由新聞淪為舊聞。

2.空間有限

法制類報紙受限於本身的版面,其空間有限,信息量不大,雖然為了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報紙一再嘗試加版,即便如此,其信息承載量還是無法與新媒體相比。

3.互動性弱

在網絡出現之前,法制類報紙信息傳播採用的是單向傳播模式,與受眾的互動方式很少。而互聯網的發展激發了受眾的參與熱情,用戶可以通過新媒體即時發出評論,參與互動,這就大大提高了互動性,效果相對較好。與之相比,法制類報紙黯然失色。

4.信息方式單調

法制類報紙信息的呈現主要借助圖片與文字,即便是精心處理,還是受自身的傳播載體所限,方式較為單調。而新媒體除以文字和圖片的方式來呈現信息內容外,更是影音兼備,這也與當今快速的生活節奏相契合。因此,在這方面,報紙是無法與之相比擬的。

(三)新媒體環境下法制類報紙媒體的發展機遇

1.國家政策的支持

面臨著傳統紙媒的衰退,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發展政策,目前,各個傳統的法制類報紙媒體紛紛主動與新媒體結合,朝著“數字報業”的方向發展,發揮原創內容與新聞內容的優勢,旨在佔領新型產業內容制高點。進入到“十三五”時期,我國新聞出版業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中央將文化產業提升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將其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為傳統紙媒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對此,國家也實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為紙媒的轉型提供了保障。

2.新媒體自身的缺陷

可以說,每一種媒介形式在擁有自身優勢的同時,也存在著難以克服的自身局限性。因此,新媒體自身的缺陷也就成為傳統法制類報紙發展的機遇。換句話說,網絡新媒體本身具有的劣勢將會給傳統法制類報紙的發展帶來機會。首先,新媒體自身的缺陷表現在內容原創性不足。大多數網絡新聞信息都是對電視、廣播以及報紙等媒體信息的轉發,這些來自傳統媒體的“二手”信息所帶來的原創性的缺乏問題,是網絡媒體發展所不可避免的難題。其次,新媒體自身的缺陷表現為虛假信息的泛濫。網絡新媒體作為一個相對自由開放的信息平台,不像傳統法制類報紙有專門的編輯人員進行核實審查,自然免不了虛假信息充斥其中。再次,新媒體自身的缺陷還表現為側重性及深度性的缺乏。網絡信息的一大優勢在於數量極其繁多,但正是如此,使其難以分辨側重性,更不要說深度性了。對用戶來說,也就難以獲得高質量的信息。

(四)新媒體環境下法制類紙媒面臨的阻礙

1.環保政策的影響

節能減排,已經受到世界多個國家的認可,2015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巴黎參加氣候變化大會時承諾,“中國在‘國家自主貢獻’方面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實現”,並將“印刷行業”納入到“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的重點。與紙媒相比,新媒體能源消耗少,幾乎不會產生污染,其中的內容也可以反復使用,與如今環保的主題是非常契合的。

2.年輕群體上網習慣的影響

如今的年輕人,他們獲取新聞的主要方式就是互聯網。目前,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50%以上,在年輕一族中,網絡的普及率更高,10歲~39歲的網民佔全國網民數量的75.1%,手機用戶數量也急劇增加。與之相比,法制類報紙受眾數量大幅下滑,法制類報紙在全國平均日達到率從2002年的71.2%降至如今的39%,越來越多的受眾流向了新媒體,這在客觀上直接對傳統法制類報紙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3.新媒體的發展

新媒體不僅是信息的載體,也是人們的即時通信工具、個人數據庫、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將其中每一項功能延伸出來,都可以打造一個大型的服務類平台。與之相比,傳統法制類報紙媒體的功能非常單薄,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法制類紙媒隻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4.運營成本上漲的影響

如今,大多數網絡新興媒體都是免費為人們提供信息,而訂閱法制類報紙則是需要付費的。因此,與新媒體相比,報業的運營成本是很高的,而這高出的部分主要是新聞紙和印刷設備。從2008年初至今,新聞紙張價格的全面上漲,以報業為主的傳統媒體在新一輪紙張價格上漲推動經營成本大幅度提高以后,整個產業鏈可能都會出現一些新的可變因素,譬如在能源、運輸、人力成本方面的壓力似乎會愈漸明顯,而這些可變因素將對報業未來的發展模式和盈利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並將大大擠壓報業的盈利空間。

總之,在新媒體環境中,傳統法制類報紙媒體的優勢逐漸被淡化。報紙的消失並非危言聳聽,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傳統法制類報紙必須淡化“紙媒”的形式,積極主動地適應新媒體環境,尋找全新的改革策略。

二、新媒體環境下法制類報紙轉型路徑

(一)發揮傳統法制類報紙媒體的權威性

新聞在整個媒介與信息的結構中具有核心地位。新聞在信息泡沫化的大趨勢中更應該保持必要的品位和品格。﹝2﹞這種品位和品格具體到法制類報紙上來說,就表現為法制報道的公信力,體現為法制報道的權威性。

一個媒體的公信力,就是這一媒體的外在形象與內在品質在受眾心中的位置,法制類報紙的公信力,需要建立在道德規范與誠信機制的基礎上,這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傳統法制類報紙媒體的公信力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無論傳播機制如何多元、傳播方式怎樣轉變,公信力依然是法制類報紙媒體需要堅持的核心競爭力。長期以來,法制類報紙都擔任著黨和政府的耳目喉舌的重任,需要及時幫助政府發布重大的法制政策與信息,這是法制類報紙的最大競爭力,必須珍惜這一優勢資源,憑借長久以來樹立的口碑,獲得相關部門的最新資訊,通過暢通的渠道發布權威信息。為此,法制類報紙媒體需要充分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權力,從源頭把握好新聞的來源,制定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作為一名法制類報紙從業人員,必須用正確的態度、客觀的看法,發揮出自身採編團隊的優勢,鍛煉職業素質和工作能力,選擇生動、客觀、全面的信息,時刻恪守新聞基本原則,將真實、客觀的信息展現給大眾,從本質上杜絕虛假新聞的產生,提高法制類報紙的公信力。

(二)利用法制類報紙的權威性強化自身的影響力

相對於新媒體而言,傳統紙媒的信息來源渠道相對正規,同時也擁有較為專業的媒體“把關人”,所以其信息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因此,重視法制類報紙發展的內生動力,強化其在信息權威性方面的優勢,是做好法制類報紙轉型的基礎。

對於法制類報紙而言,關注法制現象、報道法制事件、傳遞法制力量,是自身踐行的目標﹔作為法制新聞從業者,要肩負起自己身上的責任,用法制新聞來促進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發展。隨著我國依法治國戰略的實施,人們的法制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法制也開始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工作、生產與學習中,作為法制類報紙,要牢記自己的任務,利用權威性發揮自身的社會影響力。

(三)提高法制類新聞報道的思想性

媒體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必須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在新媒體時代,微博、微信、網絡的信息傳播速度比報紙快得多,導致法制類報紙媒體在新聞傳播速度上喪失了優勢。但是,無論何種情況,獲取信息才是人們接觸媒體的真正目的。“信息”不僅是新聞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而且是傳媒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報紙真正的價值所在,並不是它的紙張形式,而是其數百年來形成的完備的採編體系和強大的內容制作能力。它在報道事件的來龍去脈、對復雜的社會現象進行分析、對疑難困惑進行深度解釋說明等方面都是不可替代的。要做到新聞報道的與眾不同,就要求我們對新聞報道視角進行理性的再思考,把握新聞報道視角選擇的邏輯規律,挖掘新聞報道視角的思維深度。﹝3﹞所以,提高法制類新聞報道的思想性,確保法制類報紙所刊內容的質量,就是提升法制類報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法制類新聞可以從思想性著手,深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將新聞作為宣傳、教育的工具,表達出黨和國家的政治主張與政治立場。通過對法制類新聞事件的報道,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弘揚法治精神,揭露社會上存在的丑惡現象,提高新聞報道的深度。

(四)與新媒體實現完美融合

伴隨著媒體之間競爭的加劇,傳統報紙媒體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傳統報紙向新媒體轉型已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轉型的本質是融合發展,協同創新。﹝4﹞法制類報紙要想獲取到轉型的機會,需要積極與新媒體進行完美融合,開辟微信平台、官方微博等,提高新聞產出效率,利用適宜的渠道發布信息。在推進報業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我們積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緊緊圍繞運營模式創新這一核心,不斷提高技術研發水平,提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新規律,以新技術引領媒體融合發展,驅動報紙轉型升級。﹝5﹞如今,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發布者,這就彌補了採編隊伍有限的缺陷。因此,法制類報紙要加強與受眾之間的聯系,利用網絡這一互動溝通平台,引導受眾參與到新聞的傳播中。當然,對於來源不明的新聞,必須進行系統把關,提高內容的可信度與品質。

此外,內容是傳媒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而內容隻有通過合適的渠道進行傳播,才能發揮出內容的最大價值。傳統法制類報紙媒體轉型某種程度上就是平台的轉移,網民個人上網設備進一步向手機端集中,手機上網比例不斷增多,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的上網比例則呈下降趨勢。這就向我們指明了未來媒體發展的主要陣地,用戶在哪兒,未來轉移的平台就在哪兒。另外,法制類報紙在轉型的過程中,應該以新聞版權為核心,消除版權亂象帶來的轉型障礙,圍繞內容為王打造盈利模式。這是一種真正立足於做好新聞並兼顧商業利益的考量。

三、結語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要實現法制類報紙媒體的順利轉型,就要正確認清困境,強化優勢,彌補劣勢,還需要從平台、內容、權威性等方面著手,從而拓寬發展路徑。(作者為河南法制報新聞中心副主任)

參考文獻:

﹝1﹞郝雨,路陽.全媒體生態下都市報的命運與前景﹝J﹞.新聞愛好者,2013(1).

﹝2﹞郝雨.論人的新聞﹝D﹞.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

﹝3﹞曹丹丹.報紙轉型期新聞報道視角的選擇邏輯﹝J﹞.新聞愛好者,2016(3).

﹝4﹞菲利普•邁耶.正在消失的報紙:拯救信息時代的報業﹝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

﹝5﹞段樂川,李德全.報紙微信運營模式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新聞愛好者,2015(1).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