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趨勢
——以主持人角色變化為視角
摘要:電視真人秀節目快速興起,已經成為綜藝節目的主力軍。以往綜藝節目全憑主持人來掌控,然而在真人秀節目中,主持人角色不再是全程主導節目發展,而是逐漸弱化,力圖讓真人秀節目回歸到“真”秀狀態。本文通過探討主持人角色的變化來反觀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真人秀節目﹔主持人﹔身份變化﹔“真”秀
“電視綜藝節目是雜糅了多種藝術形式的電視節目,節目形式不拘一格,有各類藝術表演、訪談、游戲、魔術等。”①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電視進入大眾生活開始,我國綜藝節目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發展初期、模仿借鑒時期、引進和本土化時期。伴隨綜藝節目的每一次發展變革,節目主持人的角色也悄然發生變化。
一、主持人身份的漸變歷程
(一)綜藝節目發展初期,主持人是台上最“強者”
我國早期的電視綜藝節目,主要由歌唱、舞蹈、詩歌朗誦、戲曲等構成,且多以舞台演出為主。它的播出模式、節目內容、節目環節設置、節目時長、播出時間都相對比較固定。那時的主持人是整個綜藝節目的核心和主線,承擔著節目轉場、把控節目的節奏等任務。綜藝節目發展初期,節目少,內容單一,觀眾隻有被動地接受觀看。另一方面,經過幾年的發展,在國內涌現了以《綜藝大觀》和《正大綜藝》為代表的優秀節目,當時的綜藝節目影響力大,對主持人的依附性比較強,主持人一言一行對節目質量和觀眾都產生很大的影響,主持人扮演著強勢的傳播者角色。
(二)綜藝節目模仿借鑒時期,台上台下互動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全國各大衛視爭先模仿外國優質綜藝節目。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幾乎每一個地方衛視都有一檔真人秀節目。其中,最為成功的當屬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播出二十年,影響了三代人。這一階段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依舊掌控著話筒,掌握著節目的節奏,但節目主持人的人數和主持人的風格有所變化。與綜藝節目發展初期相比,主持人走下“神壇”,放下了身段,與觀眾互動,風格、語言更貼近觀眾。這一變化,源於市場和受眾的需求。吸引受眾的眼球,獲得高收視率,就等於獲得了更多的廣告收入。為了粘住受眾,如何打造互動式的參與方式,成為眾多電視台制作綜藝節目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三)引進節目和本土化時期,主持人由強勢變弱勢
隨著網絡媒體的快速崛起,以及國內引進真人秀節目本土化能力的逐漸增強,真人秀內容和形式實現更大發展,細分出唱歌類、戶外求生探險類、求職類、相親類等多類型的節目,且正在成為綜藝節目的“中流砥柱”。
2012年,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中,主持人張紹剛與女嘉賓劉俐俐的激烈爭執,可以說第一次把真人秀節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問題拉入社會公眾視線。顯而易見,真人秀節目,應當是參賽者的“秀”,而非主持人的“秀”。隨著真人秀時代的到來,主持人在節目中不再是那麼舉足輕重,憑借個人能力和魅力來為節目添彩已經逐漸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讓主持人根據真人秀節目的設置,放下主持人的專屬話筒,淡化其主導功能。
二、主持人身份的定位
縱觀國內現有的真人秀節目,主持人的角色雖然被弱化,但是它的功能並未被舍棄,而是以另一種身份來出現。
(一)引導者
《爸爸去哪兒》是一檔知名度極高的明星家庭真人秀,目前已經播出了五季。主持人李銳之前是湖南王牌民生節目的當家主播,在這檔明星帶娃的真人秀中,他的身份是“村長”,隻在節目開頭和結尾出現,宣布活動規則和比賽結果。“村長”在這個節目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不直接干預明星家庭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全景呈現了明星家庭的真實生活狀態。
(二)宣讀者
華少在主持《中國好聲音》時,僅僅是“打醬油”般在開場插播廣告,很少進入節目話語空間,自己隻擔任節目開始的“宣讀者”角色,完全把舞台留給了評委和選手。
(三)“隱形”主持人
在《中國達人秀》第一季節目當中,主持人程雷效仿《美國達人》的主持方式,以“側幕主持人”的身份出現,“作為側幕主持,要求主持人出場率低,語言平實,主要承擔的功能是投入地欣賞選手的表演,感受參賽者的情緒,通過與選手之間的互動激起觀眾的共鳴,即使表演的過程中發生沖突或者戲劇性的情節,也不能參與掌控台上的事情發展,可以說是一種‘觀眾視角’的主持人”。②
(四)參與者
在當下眾多真人秀節目中,主持人兼參與者身份出現較多。湖南衛視明星歌曲競賽真人秀《我是歌手》,古巨基以主持人和參賽歌手的雙重身份出現。浙江衛視明星戶外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中,七位明星都是主持人兼參賽選手,他們掌握著節目的節奏、劇情的發展。作為參與者,他們與其他參與者一樣同台競技,真實展現主持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從上述節目主持人角色的變化來看,當綜藝節目發展到真人秀階段,主持人弱化趨勢明顯,而觀眾的話語權得到大大提升。因而,在新形勢下,站在受眾的角度創作真人秀節目成為必然。
三、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趨勢
(一)以受眾需求為導向
電視綜藝節目發展到今天,受眾已不再是旁聽者、旁看者的角色。“‘傳播者本位’是一種非市場的、‘短缺型’的、非競爭的傳播意識,而當傳播進入‘過剩’型的買方市場階段,‘受眾本位’就是一種必然選擇——除非你退出競爭。”③也就是說,在激烈的節目市場中適者生存,對受眾話語權是否重視,直接體現在節目上。因此,任何一個節目的生產、制作及播出都會嚴肅地對待受眾的想法。在真人秀節目中,“以觀眾為中心”,就是要關注普通平民百姓的現實生活和真實情感。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國內真人秀節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然而在眾多真人秀節目中能保持“長盛不衰”的幾乎鳳毛麟角。《快樂大本營》之所以能走到現在,唯一的秘訣就是遵循“娛樂大眾”的法則。實踐証明,真人秀節目隻有走平民大眾路線,以受眾為導向,才能走得更遠。
(二)呈現平民生活場景
真人秀節目最大的優勢是能接地氣,它可以把普通人的追夢之路呈現在電視上,也可以把普通老百姓在生活中的遭遇搬上熒屏。《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等節目,給每一個普通人提供了一個實現夢想的舞台。《爸爸去哪兒》《花樣姐姐》等節目,直接把普通人在新環境下的遭遇,用全景的方式記錄了下來。盡管有些節目是以“明星”為主角,但是當明星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也全然是一個普通的人。發生在這樣的普通人身上的經歷,或許也曾發生在受眾身上。可以說,熒屏猶如一面鏡子,鏡子裡的人的經歷,何嘗不是你我在生活中的經歷。在觀看真人秀節目中獲得這樣的共同感,亦是吸引受眾眼球的興奮點。因此,真人秀節目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平民生活這一主題內容。
(三)回歸“真”秀
當下的真人秀節目數量眾多,質量參差不齊,為了獲取更高的收視率,一些真人秀節目人為地干預事態的發展,造成真人秀節目水分多。如婚戀真人秀節目《非誠勿擾》和《我們約會吧》,參與節目嘉賓的選擇,常常受主持人和嘉賓點評的影響,盡管不管男女都秀了一把,但非“真”秀。
“真人秀節目的本質應是反映時代精神和生活本質的真實電視,不應變成低俗娛樂秀場。真人秀節目要體現真實和真誠,應反映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然活動和真實情感,符合事物發展和人際互動的一般規律。”④真人秀節目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展現,參與者在節目中應當真實地把自己的感受和行為表現出來,不能為了追求戲劇化效果,違背生活邏輯。真人秀應為普通人提供一個了解他人生活境況的平台,同時通過了解別人不同的生活境況來審視自己。
雖然我國真人秀節目發展勢頭迅猛,但總體質量有待提高。為此,真人秀節目應當堅持綜藝節目服務大眾的宗旨,以受眾需求為導向,深度發掘新時期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制作適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平民化、大眾化的節目,讓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節目參與者在節目中實現“真”秀。(作者單位:欽州市濱海新城管委)
注釋:
①梁頤.影視藝術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3:133.
②曾暉.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流變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27.
③喻國明.媒介的市場定位—一個傳播學者的實証研究[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309.
④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EB/OL].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govpublic/10551/332986.shtml,2016-03-23.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