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8年第1期

環境傳播視域下紀錄片對生態文化的建構與傳播

楊紫娟 李銳銳
2018年01月11日16:30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紀錄片作為紀實性藝術形式,對生態文化的構建與傳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紀錄片通過視聽語言書寫自然影像,用人文情感激發受眾共鳴,在寬闊視野下挖掘題材的多元內涵,實現對生態文化的傳播。挖掘內涵豐富的中國生態文化,構建多元的生態文化傳播平台,打造面向世界的生態文化紀錄片品牌,對實現生態文化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環境傳播﹔紀錄片﹔生態文化

人類通過現代化發展實現了經濟富裕、科技進步,但同時也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危機。保護自然生態,傳播生態文明,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類共識。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進的文化,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紀錄片作為紀實性藝術形式,對生態文化的構建與傳播起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長期以來,國家地理頻道以及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科教頻道等平台播出了許多關於自然神奇與魅力的高質量紀錄片,用真實的影像、生動感人的故事、瑰麗壯觀的畫面傳達了自然界豐富的內涵與神奇,吸引了受眾對自然界的關注,傳達了尊重和敬畏自然的文化理念,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氛圍。

一、紀錄片在生態文化構建中的作用

紀錄片作為影視藝術的一種重要形態,擔負著建構和傳播生態文化的重大使命。我國生態題材的紀錄片創作相繼經歷了引進、合作、模仿到原創的階段,創作視角經歷了從俯視自然到仰視自然,再發展到平視自然的過程。近年來,我國生態文化紀錄片創作手法日益成熟,加之媒介形式豐富多樣,國內創作出了很多高水平的甚至可以與國外獲獎作品相媲美的生態文化紀錄片作品,如2017年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播出的《航拍中國》,獲得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豐收,豆瓣評分也高達9.3分,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該記錄片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了中國東、南、西、北四個地域的自然生態、地形地貌以及氣候環境,通過故事化的敘事方式向人們呈現了一個全新的美麗中國、生態中國和文明中國景象。不難看出,我國生態文化紀錄片在拍攝手法、創作視角以及創作理念上有了很大不同,新技術的發展拓寬了紀錄片的創作視域,除了對藝術作品視覺上的完美呈現之外,創作者還注重以宏觀的創作視角,帶領觀眾在高空俯瞰祖國的壯美河山。當波瀾壯闊的大海、氣勢恢宏的雪山、一望無際的草原映入眼帘時,觀眾會油然而生出一種對自然的敬畏之情,紀錄片對自然生態的宏大敘事視野彰顯了全人類面向的大國情懷。

紀錄片真實記錄的風格特點,以及其極具藝術感染力的影像符號,在傳播生態題材內容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傳播優勢,是生態文化建構與傳播的重要藝術形式。在主題表現方面,紀錄片注重選擇有關自然界動植物、人與自然關系的題材,通過記錄這些人們生活中普遍關注或者是容易忽視的綠色文化,傳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思想。雖然中國生態題材的紀錄片發展較晚,但仍創作了很多具有傳播力和影響力的紀錄片作品,如央視紀錄片《自然的力量》記錄了藏羚羊、雪豹、野耗牛、亞洲象以及中國南海豐富的生態故事,而且在展現中國豐富生態的同時還宣傳了環保意識。紀錄片通過電視熒屏為觀眾呈現自然界的神奇景象,傳播生態文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也喚醒了觀眾對環境的風險認知,從而讓更多的觀眾參與到生態保護的隊伍中來。

二、紀錄片對生態文化的意義建構

(一)建構生態文化的豐富內涵

我國從古至今一直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倡導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相互依存。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古人早就認識到自然界萬事萬物相克相生的對立統一關系,以及變化運動、生生不息的自然規律,對自然及生命保持著敬畏之心。這種關系要求人們尊重自然,不破壞自然先天的法則,但也不能一味地順應、屈服於自然,要達到人與自然相處的一種平衡狀態﹔要求人們不能沒有節制地向自然索取資源,要按照自然規律因時制宜,正確地對待物質欲望,樹立一種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協調發展的生態觀。紀錄片創作者應積極傳播我國傳統生態文化中的生態智慧,將之注入到作品中,與當下生態價值觀緊密結合,同時融入現代生態意識,弘揚生態文明,挖掘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內涵意義,結合當代生態發展現狀及建設目標,創作出內涵豐富、具有感染力的紀錄片作品。

(二)建構生態文化的人文情懷

紀錄片創作者要想拍出一部經典佳作,不但要秉承真實性、客觀性紀錄原則,恰當地使用精湛高超的拍攝技巧,更重要的是,作品要能夠體現深厚的文化內涵、普世的情感價值以及深邃的人文理念,隻有給自然影像作品注入人文品質及內涵,才能使作品“活”起來,變得有血有肉。央視首部4K高清大型紀錄片《第三極》,是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后又一巨作,講述了青藏高原地區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為依賴的平衡關系,為我們展示了一幕幕震撼靈魂的動人畫面:工布江達的森林廢墟中,藏獼猴與消防員多布杰其樂融融地相處,林同的達娃阿媽收留受傷小鶴,安多地區的人們用彩色布條挑選放生羊以及象征傳說的白色天梯被刻在岩壁上……無不反映出雪域人民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的敬畏,以及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溫暖與美好,展現出人與其他生物和諧共生的現實感動及靈魂升華。影片將深厚的人文關懷通過情節故事娓娓道來,生命之美與人性本善的感動直擊觀眾內心,帶給觀眾視聽與心靈的震撼。融入人文情懷的生態題材紀錄片能夠引起受眾對自然和生物的命運的關注,以及對人類行為的深刻反思,實現紀錄片創作的意圖和價值追求。

(三)建構生態文化的多維視野

紀錄片用開放的結構和敘事為觀眾帶來多向度的意義解讀和思考空間,建構多維視野觀照下的生態文化內涵,是紀錄片構建豐富生態文化意義的重要手段。生態文化是綠色的、和諧友好的,也是復雜、多元的。受地域、歷史、宗教信仰等影響,各地域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態價值觀和生態文化內涵,紀錄片在創作中應當避免意義內涵的單一性和抽象性,在宏觀生態文化價值觀的引領下,結合不同地域的生態文化內涵,用開放性的話語方式傳播具有多維視野的生態文化意義。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納入“十三五”規劃。生態文明理念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倡導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為宗旨,貫穿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發展的各個方面,並始終以此為根本。紀錄片創作者在時代發展要求和國家的方向指引下,精心創作了一系列生態題材紀錄片,用具體可感的生活題材,真實、動態、可視的影像畫面傳播了不同地域多元的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化意義。獲得第19屆金鷹獎最佳長篇紀錄片獎的《平衡》,通過記錄原西部野牦牛隊、索南達杰自然保護站及可可西裡生態環境保護的故事,真實、客觀、觸目驚心地再現了藏羚羊被瘋狂捕殺的場面,主人公扎巴多杰在生活中面臨諸多困境,當地各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矛盾和沖突,引發了受眾對生態文化視域下生態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環境如何才能和諧統一的深刻反思。

三、紀錄片對生態文化的傳播

(一)用精妙的視聽語言傳播生態文化

紀錄片用視聽語言敘寫生活,在表現生態題材內容時,用生動且富有美感的畫面、獨特美妙的聲音展現所要傳播的內容,在遵循紀實性原則基礎上對傳播內容進行具有審美的藝術處理,使紀錄片在傳播生態文化的同時,一方面以真實生活或自然景象為創作素材,實現了真實性和客觀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實現了作品的觀賞價值,增強了表現題材的現實感染力。生態題材紀錄片表現的大多是無法與其進行交流的動植物和千變萬化的自然環境,這些表現對象不可能在鏡頭前主動展現自己,畫面語言的多變性和豐富性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創作者在創作中保持足夠的耐心,並充分運用自身審美能力和所掌握的拍攝技術技巧來對自然、景物、動物、事物進行記錄、表現和內涵闡釋。畫面的構圖、色彩的搭配、鏡頭的捕捉,是影像元素的符號整體進行語言敘述、內涵闡釋、美學傳達的關鍵要素。我國地域遼闊,東西差異和南北緯度差異較大,形成了“北雄南秀”的區域自然風光,這也為紀錄片提供了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生動素材。紀錄片《美麗中國》取材於真實的大自然風光,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珍貴且震撼心靈的畫面,如揚子鱷孵化出殼、發出嬰兒般的啼叫聲,大足鼠耳蝠輕掠水面捕食小魚,翩翩起舞的丹頂鶴,漂浮於海面柔軟發光的水母群……畫面豐富唯美,音樂恢宏大氣,令觀眾仿佛置身於山河壯麗的自然風光之中,鏡頭畫面的組接與呈現恰到好處,帶來的信息量極大,可視性與觀賞性很強。

(二)構建形式多樣的生態文化傳播平台

互聯網時代,我國網民數量不斷攀升,新媒體的用戶規模日益龐大,新的媒介生態環境為紀錄片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傳播平台,紀錄片可以借助這一優勢,積極拓展更為廣闊的線上資源。如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騰訊視頻以及B站等移動端就設置了紀錄片頻道,能夠根據用戶喜好精准推送紀錄片內容,其便利性與互動性無可比擬。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空閑時間更加碎片化,而新媒體則為互聯網用戶提供了自由開放的觀看環境,滿足了用戶的收看習慣和收視偏好。《我在故宮修文物》一開始是在央視記錄頻道播出的,但播出后並沒有獲得較大反響,反而是在B站播出后,才受到普遍關注與好評。顯然,新技術的發展拓寬了紀錄片的傳播渠道,大量終端媒體的出現,能夠使生態紀錄作品的“長尾”重新發揮效用,為這些長尾小眾產品提供更多的銷售市場,而那些曾被大眾流行擠壓和忽略的“個性化”也終將被凸現出來。紀錄片一向被認為是邊緣且小眾的文化產品,受眾群體狹小阻礙紀錄片有效傳播推廣,因此,要想突破這種長期桎梏,紀錄片必須順應時代發展,加強與新媒體平台的多方合作,借助新技術,打造形式多樣的傳播平台來推動和發展紀錄片的創作與傳播。

(三)打造世界性的生態文化紀錄片品牌

在我國,紀錄片是一個相對小眾,收視率相對較低的節目類型。尤其是涉及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學等題材的紀錄片,通常立意較高,知識性強,敘述語言規范、中規中矩,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需要有興趣的觀眾在比較安靜的狀態下慢慢品味,表現生態題材的紀錄片同樣如此。生態文化紀錄片傳播的生態價值觀念是具有普世價值的,生態環境保護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是關乎人類命運及歷史發展的重要問題。生態文化紀錄片的創作與傳播需要面向更為寬廣的受眾,在滿足普通觀眾需要的同時,還要具有更宏觀的敘事面向,突破傳統、單一的受眾思維,注重在國際化視野下拓展更廣闊的傳播空間,將我國內蘊豐富的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化內涵傳播出去。紀錄片真實性的話語風格、生動可感的畫面以及具有藝術審美的光影奇觀,在跨文化傳播中具有獨特的傳播優勢,創作者應當積極拓寬創作視野,研究異域文化的價值內核、話語方式及特點,創新紀錄片生產模式,打造更多世界面向的優秀作品,通過多元化傳播平台的傳播,實現我國生態文化更為廣泛層面的意義認同。(作者單位:湖北民族學院) 

參考文獻:

1.郭小平.環境傳播:話語變遷、風險議題建構與路徑選擇[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2.郭弘.電視藝術與生態文化的契合:對紀錄片中生態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分析與建議[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7).

3.李韋儒.生態紀錄片與生態中國形象的傳播建構[J].電影文學,2017(5).

4.劉國棟,田昆,袁興中.中國傳統生態智慧及其現實意義:以麗江古城水系為例[J].生態學報,2016(2).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