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2》嘉賓更"稀缺" 董卿做節目"老了十六歲"

去年收獲口碑無數的央視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歷經一年籌備后第二季終於回歸。昨天,擔綱第二季制片人的董卿在國圖藝術中心回顧了《朗讀者》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一度眼含淚花。
第二季《朗讀者》延續了第一季的超強陣容,在嘉賓陣容上不僅首次邀請到胡歌、袁泉等極少在電視綜藝露面的實力派明星,而且超越了傳統的明星范疇,從企業家、作家到科學家都有囊括。董卿透露,這次嘉賓堅持選擇具有稀缺性和更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姚明、賈平凹、羅大佑、譚元元、宗慶后等,第一期登台的五位嘉賓,幾乎沒在電視綜藝節目上出現過。
“除了嘉賓的開合度,我們在讀本的選擇上范圍也更廣。”據董卿介紹,第二季邀請知名文學評論家擔任文學顧問,除了此前讀過的經典小說和散文,還包括《禮記》《九歌》等古文,而戲曲演員出身的袁泉選擇了《牡丹亭》,胡歌選擇了莎士比亞經典台詞段落“是生存還是毀滅”,而家有萌娃的劉燁更是十分契合地朗讀了《小王子》。閱讀形式上,這一季也從單人閱讀為主增加為雙人、多人乃至跨時空閱讀的形態,比如,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帶領美院學生朗讀,作家賈平凹帶領朋友閱讀,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帶領多位院士共讀等,都開拓了節目的全新形態。
從上一季開始,《朗讀者》每期都圍繞一個固定主題,新一季的主題范圍進一步擴容。“這次我們的主題詞包括‘初心’‘紀念日’‘生命’‘父親’‘想念’和‘痛’等,除了過去的情感主題,還包括了環境保護的話題,對社會熱議的新聞如器官捐獻等也有涉獵。”董卿說,第一季節目播出后收獲了不少認可,也給節目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一年時間來籌備也是希望能夠拿出像樣的節目。
央視大型節目制作中心主任郎昆透露,董卿做這個節目耗盡心力,“老了十六歲”。董卿也感慨一年來節目錄制中曾得到不少幫助和支持,像作家畢飛宇就錄制到凌晨兩點也毫無怨言,而她自己也是經常要在機房泡著決定節目剪輯,“困到極致,節目組每個人就自己讀一小段。”
“去年我在《朗讀者》第一季研討會上曾提到,這個節目在情感教育中讓生命相互敞開和交流,節目成功的核心在於它的文本選擇與人物選擇有機結合,獨特的節目形態讓文學閱讀和文學接受的過程變得更加立體,層次更加豐富,文學的內涵也得到了深入的展示。”作家李敬澤表示,文學應該成為電視節目的資源,高品質的文學作品通過電視呈現本來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而如今這檔節目找到了一種形式,讓文學重生,“觀眾們的情感借由屏幕得到撫慰和啟迪,這也是時代所呼喚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