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8年4月上

全國兩會報道用好評論的“金話筒”

《人民日報》評論部記者 李洪興
2018年05月04日15:27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2018年在時間的坐標上極具歷史意義:這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2018年全國兩會不僅要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而且作為“換屆之年”,對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的意義也特別不同。更重要的是,今年全國兩會的時間長、議程多,從修改憲法到國家機構改革,從換屆選舉到審議通過國家監察法,每一項議程都關乎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內中國發展走向。因此,報道好今年全國兩會,就要更好更准確地把黨的主張、人民意志傳遞出去,在全國上下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好同心圓。黨報評論責無旁貸,也重責在肩。

作為“黨報評論君”之一,筆者有幸參與了兩會報道、見証了國之大事。其實,從春節前開始,《人民日報》就已經進入“兩會時間”,做策劃、備選題、謀創新,直到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相關報道與評論工作還在繼續。可以說,今年全國兩會報道的評論不僅一直在路上,而且在持續發力。如做小結,可簡單歸納為三對關系。

處理好“常規”與“創新”的關系。每年全國兩會都有一些常規報道,如全國人大的開幕和閉幕社論,就是一以貫之的“常規性動作”。說起來是常規,做起來就要有創新意識。今年全國兩會報道的創新點有兩個:其一,指導思想的創新,即無論是開閉幕社論還是其他評論稿件,都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科學指引,尤其是閉幕社論的寫作,《人民日報》特別地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融入其中﹔其二,傳播手段的創新,即打破了以往“先大報,再傳播”的模式,實現了“新媒體優先”的發布方式,甚至還將一些緊貼熱點話題、輿論話題的評論稿件“音頻化”,實現評論生產方式的多元化。有人就如此評價,“白天寫評論,晚上當主播”,誠如斯言。

處理好“效度”與“深度”的關系。每年全國兩會都會有許多熱點新聞,“時度效”歷來都考驗媒體報道質量和素養,唯“快”不行、不“快”也不行。今年全國兩會新開設了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不少代表委員帶著“道具”走上了通道、回答提問。我們的關注沒有局限於事物與事件本身,而是通過一個個“道具”看到了脫貧攻堅背后的特色,寫出了《讓特色成為脫貧“亮色”》。在一次代表團開放時,一名外媒記者與一位企業家代表的問答就引起了筆者關注,抓住了其中有關貿易戰的觀點,寫出了《破除全球貿易“圍牆心態”》,對正在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還是有啟發意義。其實,全國兩會報道,既不能放過熱點又不能“快消”熱點,隻有把“時度效”與“深度”結合,才能讓報道更有生命力。

處理好“庄重”與“生動”的關系。在新媒體時代,黨報評論不能“板著面孔示人”。當然,政論、要論首先要做到權威、准確,繼而努力實現輕巧性、靈動性。換言之,面對重大評論題材,該庄重的要庄重、該准確的要准確、該生動的要生動,這樣才能讓嚴肅評論吸引人、抓住人。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一檔“兩會夜歸人”的短視頻欄目,邀請筆者就國家機構改革進行點評,剛開始不少人擔心這樣的“硬新聞”很難在較短時間內說清楚、說生動。筆者在撰寫文稿時,就用關鍵數字來概述機構改革,用形象表達來闡述改革必要性,用現身說法的故事來論証改革獲得感。視頻發布后,不少人說,“一隻青蛙跳水裡”的案例把改革“說活了”。其實,不僅僅是全國兩會報道,黨報評論始終在探索如何讓評論文章可讀、耐讀,如何讓更多讀者願意讀、讀得進、聽得懂、有啟發。

今年全國兩會報道告一段落,但評論工作和評論事業一刻不能停息。正如處理好“常規”與“創新”、“效度”與“深度”、“庄重”與“生動”的關系一樣,黨報評論在未來還會繼續創新形式、拓寬渠道、放大優勢,用奮斗作為不斷擦亮這支“金話筒”的底色。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