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12月下

建設真正的“記者之家”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記協成立80周年賀信精神

文/殷陸君
2018年05月04日13:51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中,新聞界迎來了第18個記者節。1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致信祝賀中國記協的80華誕,中央領導同志在人民大會堂為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和從事記協工作10年以上的代表頒獎並講話。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黨和國家關懷中國記協工作和新聞事業、關心新聞工作和新聞工作者,是黨和國家興盛之象。社會各界關心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關懷給人民傳播真實、給百姓傳遞真情、給社會傳導溫暖的好記者,是人民身心安定之福。因為記者有正氣,人民有福氣﹔記者有銳氣,時代有朝氣﹔記者有擔當,國家有力量﹔記者有形象,民族有希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人人有方向,天天才向上。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為中國記協發展指明了方向

讀信看字、見字如面。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不長,但是內容精彩、內涵精深、內富精心,需要好好體會、總體把握、段段琢磨、句句學習、字字切磋、前后回味。

分析一篇文章,琢磨一封書信,離不開總體把握結構、邏輯、話語、內容,離不開觀察體會情感、深義、意味、時空。我們看結構,把握內在邏輯。359個字,字字珠璣,字字千鈞。三段五句話,句句箴言,句句叩心。一道熱情祝賀、一聲誠摯問候、一番充分肯定、一句深情希望、一段殷切期望,體現黨中央的關懷、總書記的期待、人民領袖的深情。我們看話語,了解重點關鍵。重點需要強調,重復需要體會。其間點了兩次“偉大”、兩次“凝聚”、三次“中國記協”、六次“中國”,意味深長、意蘊綿長、意義深刻。兩個“偉大”表明我們已經進入偉大時代、已經取得而且還將不斷取得偉大勝利,在過去、現在兩個緯度中體現繼往開來、開拓前進的信心和決心﹔兩次“凝聚”說明中國記協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重點是凝心聚力,在個體、集體的兩個經度上展示團結各方、聯絡協調、正確引領的好形勢和好趨勢,體現群眾團體要匯眾人之口、引領正確導向,要聚眾人之力,精准引導輿論。三次“中國記協”,表明這封信寫給誰、干什麼、怎麼辦,有著明確的主體指向和鮮明的方向要求,中國記協要擔當主體責任、體現主體作用、提升主體能力、體現主體作為、達到主體目標﹔六次“中國”,表明這是在中國的大地上,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群團道路,做中國記協團結新聞工作者群體的特色文章,要做好主要工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要為共同理想偉大夢想奮力作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些反復強調的重點是我們工作的著力點,也是未來的方向標,是指引中國記協不斷前進的科學指南。

讀信讀文讀人,還得深讀細讀。縱讀橫讀結合讀,讀字讀意融合讀。除了橫讀,還得縱讀。除了讀字,還得讀意。我們認真解讀、細致研讀、用心閱讀,就會深切體會到,信中有情感,信中有真意,信中有真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記協高看一眼,對中國記協厚愛一層,對中國記協抬愛三分,因為中國記協是黨的重要人民團體,中國記協身后是百萬新聞工作者,是黨聯系新聞界和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總書記致信,是政治方向,也是輿論導向﹔總書記關懷關心,是時代方向,也是人心意向。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發表“11.7”重要講話,今年又發來中國記協成立80周年賀信,恆定不變的是再次強調保持和增強“三性”的大方向,明確追求真正建設“記者之家”的總目標,始終堅持更好把新聞工作者凝聚起來的高要求。這是深情囑托,也是深刻要求,更是深沉期待。變化的是有形式也有內容,對中國記協和新聞工作者有更加明確的要求:具體的四梁八柱,變化的是更加明確中國記協工作的重點內容“四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記黨的新聞輿論工作48字職責使命、深化中國記協改革、開拓創新新聞工作者團結引領的新局面,這裡面當然包括常抓常新的主要工作,加強新聞隊伍建設,拓展對外新聞交流,從而引領廣大新聞工作者積極宣傳黨的政策主張、深入反映群眾呼聲,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我們黨團結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凝聚強大輿論力量、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變化的是更加明確新聞工作者的重點任務“八柱”:堅定四個自信,保持人民情懷,記錄偉大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唱響奮進凱歌,凝聚民族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方向明,思路清﹔方向明,心亮堂﹔方向明,道路寬廣、信心昂揚。

把中國記協真正建設成為“記者之家”

我們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明確要求,積極響應總書記的熱切期待,努力完成總書記的安排任務,必須圍繞“記者之家”總目標、結合隊伍建設的重點工作,深入思考實現目標的方法、切實找到達到目標的路徑。

一是要讓記者找到家的感覺。讓記者在權益維護時得到溫暖的歸屬感,在學習教育中得到進步的成長感,在從業著文時扛起強烈的責任感,在“走轉改”中得到快樂的參與感,在成才路上受到獎勵的榮譽感。在這裡收獲溫暖溫馨溫情,有進步有獲得有滿足,記者來到中國記協,體會“有家的感覺真好”,中國記協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學習有精益、活動有收獲、精神有滿足、價值有實現,記者在家有滿足感和獲得感,“記者之家”的感覺就有八成了。

二是要讓記者嘗到家的味道。讓記者在辛勤採訪受累時嘗到家人關懷的香味,在輿論監督受挫時聞到親情理解的甜味,在創制精品路上感到鼓勵鞭策的辣味,品味經歷些許挫折的酸楚都是成長路上有益的味道,共同的味道讓記者想到共擔的事業、共通的情懷、共融的發展,在時代的激流中以筆為槍、以鍵為帆、以文載道、成風化人、奮勇向前。

三是要讓記者品到家的風尚。領略記者之風,感受老記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守望社會公平,記時代先聲養天地浩然正氣﹔感念年輕后生之神蕩氣回腸,匡扶人間正義,記人間冷暖懷蒼生羸弱百姓。“記者之家”蘊含正氣清風,記者之行領時代精神,媒體有責任,記者有擔當,新聞有力量﹔媒體有格調,記者有道德,社會有榜樣﹔新聞有精氣神,記者有好形象,社會有正能量。

四是要讓記者明確家的方向。讓記者找到家的歷史感,不忘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不忘初心,不忘我們是黨的新聞工作者。不忘本來,不忘中國記協為共和國富強而嘔心瀝血,為人民幸福而發展壯大,中國記協人要聽黨話、跟黨走,始終與黨同行、當好紐帶橋梁。讓記者找到家的文化味,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鼓與呼的工作導向,高尚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讓記者找到家的中國范,有與黨同心同德共跨新時代的理論自信,與國家同向同力共創新輝煌的制度自信,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共繪中國夢的道路自信,與記者們同甘苦共歡樂共畫同心圓的文化自信。

對於中國記協國內部而言,2018年的工作要下苦功夫真功夫做實各項工作,讓記者對“記者之家”有感有味有風尚有方向。讓記者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走轉改”活動中找到家的感覺,在履行職業責任、保障基本權益、新聞評獎中嘗到家的味道,在做好新聞傳播、輿論引導、職業成長中品到家的風尚,在弘揚傳統、融合發展、改革創新中找到家的方向,不忘初心、不忘本來,牢記使命、堅守職責,堅決聽黨話、跟黨走,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與黨同行、當好橋梁紐帶。我們要把學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記協成立80周年賀信,作為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作為“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教材。要把賀信精神和“11.7”重要講話精神作為2018年中國記協各項活動的重大主題,貫穿全年工作全過程,成為融入國內記者服務管理工作的魂,成為團結百萬新聞工作者進行隊伍建設的綱。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記協提出建設“記者之家”的總目標,意蘊深長,既親切又實在,這是對中國記協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對新聞工作者的深沉厚愛。一年后的1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專致賀信,再次要求真正建設成為“記者之家”,明確了中國記協前進的方向和發展的目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記協要努力再努力,創新再創新,做實再做好,讓百萬新聞工作者經常找到家的感覺、嘗到家的味道,時常受到好的家風熏陶、得到大家庭的溫暖,沐浴黨的陽光和國家關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旗幟,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中國記協國內部主任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