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4期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聞報道敘事視角的研究【2】

——以2018年平昌冬奧會報道為例

胡愛蓮
2018年05月17日13:5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二、用戶生產內容,平台整合傳播

(一)受眾參與更便捷

“受眾參與新聞是指受眾參與到傳統媒介組織和管理的大眾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一種新聞採集、生產和傳播樣態。在這種新聞形態中,受眾參與大眾新聞傳播既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3]。”受眾參與新聞討論是用戶生產內容的一大突出特征。流量網絡新聞后受眾可以在評論區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是新聞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討論區線上面對面的受眾互動交流,重視以用戶的分享帶動傳播,用戶生產推動內容由社交網絡進行高質量的擴散是當前解釋性新聞網站、應用共同的選擇。例如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的新聞報道中,網易新聞APP採取了一系列旨在促進用戶分享的舉措:每一篇報道或每一張新聞卡片上都設置了可以一鍵分享到新浪微博、微信、QQ空間社交平台的按鈕,在注重分享的同時,網易新聞APP也在積極地為用戶創造、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在新聞報道中發掘能觸發用戶參與的點,並採用“對話”“辯論”和“小測試”等卡片來促進讀者展開討論。媒體融合以后互聯網思維得到充分發展,傳統的單一固定理念被解構,在保障新聞報道自身內容可靠性基礎上,更多的是從受眾角度考慮服務性,是否在功能上能夠滿足網友的交流需求等。例如2018平昌冬奧會中,我國運動員武大靖不僅獲得首枚金牌,更以優異成績打破世界紀錄,新聞報道在網絡媒體中發布后,廣大網友立即在評論區道喜,表現出驕傲與自豪,由此可見,新聞報道的“氣氛”是信息自身與受眾討論共同營造出來的,受眾不同意見的參與性話語在其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二)平台傳播更廣泛

自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是傳播主體的變化,也被稱作是“草根媒體”。自媒體的輿情導向更碎片多元化,集中了網民們的各類意見,代表民眾發聲。很多網民既是信息的發布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傳授交互性”是自媒體的另一大特征。自媒體內容更新迅速,傳播方式便捷,發布消息簡單,這些特點符合了快節奏下網民的生活習慣,碎片化的閱讀使自媒體發展空間越來越廣泛。

2018平昌冬奧會開幕后,除主流媒體之外還有很多的自媒體對現場實況進行傳達,新聞報道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主流媒體中,自媒體同樣能夠引來關注度。平昌冬奧會中自媒體平台對體育賽事的報道也數不勝數,其中較為熱點的話題是我國的短道速滑競賽成績不理想,共出現了46次犯規,作為東道主的韓國犯規次數確較少,但是我國網友對裁判評定的結果產生質疑,與其相關的自媒體新聞內容得到網友的重多轉發和點擊評論,導致這一新聞的熱度一路飆升,直到我國的首枚金牌收入囊中,熱度才有所減退。由此可見,自媒體傳播語境下,網民的參與會對重大事件產生輿論導向。移動互聯網時代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新聞媒體平台包括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等,都以網民的點擊以及轉載率作為新聞熱度衡量條件,進行實時熱度榜更新。

三、結 論

新聞報道自身是對事實的一種客觀敘述,並不能帶有感情色彩,但在互聯網平台評論轉發區,網絡的討論卻是自由的,分析當前的新聞媒體報道可以發現,網絡平台中網絡的輿論已經對新聞事件敘事視角的選擇造成了主觀影響。輿論關注熱化的新聞傳播范圍必然也更廣泛。在此前提下,很大新聞媒體在報道前會捕捉輿論信息,分析網友關注的熱點話題,挖掘報道更多的熱點新聞,逐漸形成網友輿論影響新聞報道敘事視角的現狀。網絡新聞更新時間周期更短,甚至可以做到現場直播,在直播中網友可以實時參與點評,由此可見,移動互聯網時代中的信息傳播廣泛特征,增大了網友輿論對新聞報道敘事視角的影響,敘事視角也更獨特。網絡新聞同樣需要遵從國家對新聞信息傳播的管理制度,因此在新聞敘事視角選擇中應該發揮對網友輿論的正確引導作用,實現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聞報道的良性傳播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瑋.淺議微博環境下的議程設置[J].今傳媒,2012(12).

[2] (美)斯蒂文·貝斯特,(美)道格拉斯·凱爾納.后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3] 顧潔.“受眾參與”:一種超越“用戶生產”的新聞實踐——從BBC的實踐看一種發展中的新聞樣態和類型[J].新聞與寫作,2013(9):80-82.

[4] 曾慶香.新聞敘事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192.

[5] 王振雅.論移動互聯時代新聞的發展與變化——以微傳播中的新聞敘事為例[J].中國報業,2017(2):44-45.

[6] 陳波,張雷.移動互聯背景下手機媒體對新聞傳播的影響——以浙視頻為例[J].電視研究,2017(10):21-23.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