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甘肅教育出版社:"辦刊育人"貫穿發展

田野
2018年05月22日13:11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辦刊育人” 貫穿發展

在甘肅教育社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立足打造精品,期刊影響和實力不斷增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雙增長。《學生天地》系列刊物以及《甘肅教育》雜志先后榮獲眾多榮譽稱號,已成為隴上期刊品牌,發行量和影響力居西北地區同類刊物前列。

對於辦刊者來說,要通過辦刊來“育人”。甘肅教育社社長、總編輯馬光榮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屬性,教育刊物的本質屬性也是育人,決定了其來自教育、服務教育的方位和坐標,就是解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問題。教育刊物,特別是學生刊物的創辦和發展,離不開這個方位和坐標。“育人”既是教育刊物的目標,也是其自身的根基所在。

辦刊理念奠定發展基礎

成立於1988年的甘肅教育出版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存在經費緊張、運轉困難、難以為繼的情況。為了生存,就得找出路,1997年7月《學生天地》雜志成功創辦,不僅填補了甘肅省綜合性學生刊物的空白,也改變了甘肅教育社舉步維艱的困境。

據馬光榮介紹,《學生天地》經過近21年的發展,已成為甘肅、西北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學生刊物之一。回首過往的辦刊歷程,《學生天地》之所以取得今天這樣的辦刊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十分明確地把“辦刊育人”的理念貫穿於刊物創辦發展的全過程,把為教育服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服務作為踐行“辦刊育人”理念的重要體現。

“要辦一本刊物,必須明確為誰辦、為什麼辦和怎麼辦。”馬光榮說,《學生天地》在創辦之時,就把“辦刊育人”作為辦刊的理念、目標和追求,確定了“開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的辦刊宗旨,從而為刊物的創辦和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介紹,為了實現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全覆蓋,甘肅教育社分別於2001年、2003年策劃創辦了《學生天地》(初中版)、《學生天地》(小學低年級版)。20多年來,《學生天地》系列刊物伴隨數百萬中小學生度過了他們人生最美好的階段,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刊成功帶動整體提升

在《學生天地》雜志創辦以前,甘肅教育社隻有一本1980年創辦的《甘肅教育》雜志,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甘肅教育社的發展可謂是捉襟見肘。據馬光榮介紹,《學生天地》系列刊物的成功創辦和快速發展,使甘肅教育社的整體實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也帶動了《甘肅教育》雜志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幾年裡,《甘肅教育》雜志由原來的月刊改為半月刊,頁碼在10年間由48頁逐步增加到128頁,使《甘肅教育》每月出版的雜志容量比原來擴充了6倍。

2004年,在甘肅教育社原有報型內部資料《甘肅教育報》的基礎上,成功策劃和申報創辦《未來導報》,從而結束了甘肅省沒有公開出版的教育類報紙的歷史,使甘肅教育專業媒體形成了報刊齊全、覆蓋全面的新格局,也為全省教育宣傳工作的全方位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馬光榮告訴記者,甘肅教育社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報刊陣容,實現了教師、教育工作者、學生和各級各類教育資源的全覆蓋,在全省教育宣傳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主陣地作用。甘肅教育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發展,得益於《學生天地》的成功創辦,歸結起來就是堅守“辦刊育人”的理念。

以人為本打造精品期刊

一本刊物自身的價值,取決於其所承載的責任和使命,對於期刊自身而言常常面臨著如何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在馬光榮看來,做教育類期刊,特別是學生刊物首先必須保証社會效益,在這個前提下實現期刊的“雙效”增長才是正確之舉。刊物就像學校和老師的結合體,編輯就像幕后的老師,沒有學校和老師,也就不可能“教書育人”。同樣,沒有高質量刊物的存在,也就無法實現“辦刊育人”的目標。為打造精品期刊,甘肅教育社20多年來,始終把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的教育報刊專業隊伍作為重中之重。

“要辦好一本刊物,就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辦刊隊伍。此前,為了適應教育報刊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甘肅教育社打破原有用人體制機制帶來的限制和弊端,首次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選拔優秀報刊業務人員。10多年來,已有近60名選聘人員成為主體和骨干力量。”馬光榮說道。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