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與紅旗渠

郝建生 

2018年05月31日09:2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紅旗渠是林縣(今河南林州)人民在巍巍太行建樹的一座社會主義的歷史豐碑。近半個世紀來,有150多家媒體,老、中、青三代1600多名記者採寫、拍攝過紅旗渠建設和紅旗渠精神,發表的各類文章計約上千萬字。其間經歷了建設時期、“文革”時期和改革開放三個時期,這一當代中國新聞戰線獨特的歷史現象,很值得反思。

《人民日報》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及時充分地報道宣傳了紅旗渠及紅旗渠精神。筆者掌握的資料顯示,《人民日報》老中青三代記者報道過紅旗渠建設和紅旗渠精神的有200多人、發表文章300多篇,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目前查到的《人民日報》最早報道林縣水利建設的文章,是姚力文1957年採寫的通訊《社會主義的腳步》。當時,正值林縣二屆二次黨代會召開之際,縣委書記楊貴代表縣委提出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誓言。這篇通訊對林縣縣委和林縣人民,是多麼大的鼓舞啊!

紅旗渠是1960年2月11日動工的。5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金柯的通訊《人和岩石》。作者寫道:“我們到了引漳入林工地,漳河在山西省,與林縣緊鄰﹔林縣缺水,縣委就領著社員遠奔山西省去牽進一條水龍王來。漳河兩岸,太行山的坡度好像刀切的一樣,社員們就在離地100多米的高空腰系繩索,足蹬懸岩和岩石搏斗……太行山的雄偉氣勢,在人民的沖天干勁面前,顯得黯然失色了!”

1961年1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縣委書記楊貴的署名文章《摸大自然的脾氣》。當時國民經濟嚴重困難,有人對紅旗渠工程說三道四、迫令紅旗渠工程全線下馬。楊貴和林縣縣委實事求是,讓大部分民工回村休養生息,隻留300多名青年堅持打鑿“青年洞”。文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紅旗渠,但通過總結林縣縣委和林縣人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按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辦事的經驗體會,實際上起到了為紅旗渠建設撐腰壯膽的作用。

1965年4月紅旗渠總干渠通水后,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切。10月底,林縣紅旗渠以及全國52個大寨式農業典型在北京農展館展出。預展期間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參觀了展覽。

不久,人民日報社記者宋錚到林縣採訪。12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幾乎用整版並轉二版刊發宋錚採寫的《黨的領導無所不在》的長篇通訊並配發社論。今天再看《人民日報》那天的版面安排,人們還會為這篇通訊和社論而震撼!中央領導的肯定和《人民日報》的社論,使林縣縣委和全縣人民備受鼓舞。原計劃三條分干渠用3年修成,結果隻用了1年就提前完工。1966年4月20日,林縣人民隆重舉行紅旗渠三條干渠通水慶典。4月21日,《人民日報》一版報道紅旗渠通水慶典的消息,二版用一個整版刊發通訊並再次配發《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的社論。社論中說:“林縣縣委知道,引漳入林,這是林縣人民的迫切要求﹔實地勘察表明,雖然工程十分艱巨,但是完全可能做到。林縣縣委懂得,舉辦大多數群眾迫切要求的事情,就一定能夠辦成。正是這種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無限忠誠,對人民利益的高度關懷,使得林縣縣委敢於不顧一些人的責難和反對,毅然決定在最困難的時候挑起了這副重擔,把改造自然的斗爭堅持到底。”今天重讀這些文字,仍然能夠加深我們對於執政黨執政為民的理解。

1966年夏秋,“文化革命”開始,楊貴和紅旗渠陷入了滅頂之災。9月21日凌晨2時,安陽地委造反派星夜圍攻林縣縣委揪楊貴。9月24日,中辦秘書局簡報反映:“安陽地委副書記xxx帶領干部包圍林縣要揪縣委書記楊貴。”李先念閱后批轉當時分管農業的譚震林副總理:“震林同志:林縣工作是搞得好的,但我沒有去過,總之在全國出了名。地委一些同志這樣搞法不好,並且與中央近來發的指示不符,你看后可轉陶鑄一閱。”隨即,譚震林、陶鑄向周總理匯報。周總理讓電話通知河南省委:請楊貴同志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遺憾的是,總理的指示被地委造反派扣押了。不久,李先念、譚震林、陶鑄就因莫須有的罪名“靠邊站”了。安陽和林縣的造反派還跑到北京沖擊人民日報社,揪斗副總編輯陳俊和宋錚、李克林,要他們交待“你們是奉誰的黑旨意報道紅旗渠、說林縣縣委是馬列主義核心的”……此后,楊貴成為“走資派”被撤職批斗,紅旗渠支渠配套工程被迫中斷。林縣的群眾把楊貴搶出來送往山西勞模李順達家躲藏避難。

1967年6月10日,楊貴被輾轉送到北京。多次採訪報道過紅旗渠的新華社老記者方徨和程競明出於正義和友情,冒著風險把楊貴接到自己家裡避難養傷,人民日報記者宋錚聞訊趕來幫助。隨后,這3位記者又聯名給周總理寫信,說我們過去遵照中央指示多次到林縣採訪報道紅旗渠,縣委書記楊貴是難得的好干部。現在被打得遍體鱗傷,在我們幾位家裡東躲西藏,請總理幫助。周總理及時批轉河南省委領導:怎麼能說林縣搞資本主義呢?你們要保護楊貴同志。隨后,楊貴在周總理的保護和敢於仗義執言的新聞記者的支持下參加林縣“三結合”,紅旗渠支渠配套工程重又上馬。

1969年6月3日,《人民日報》情況匯編1560期反映林縣紅旗渠支渠建設和鞏固壯大集體經濟的情況,李先念看后當即批示:“印參閱文件,加發農業、水電、商業、輕工、化工部,推廣林縣經驗。”7月6日,林縣30萬干部群眾匯集到紅旗渠支渠建設各主要工程周圍,熱烈慶祝紅旗渠建設勝利竣工。7月9日,《人民日報》一版頭條發表了《林縣人民十年艱苦奮斗,紅旗渠工程全部建成》的消息,二版刊發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一曲凱歌》的長篇通訊。

毋庸諱言,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在六七十年代採寫、編發紅旗渠和林縣工作的報道時,難免帶有當時的歷史痕跡。但除去極少數是當時特定的政治產物外,大多是在“穿靴帶帽”下反映生產建設和各條戰線的工作以及群眾生活內容的。

1990年4月5日,紅旗渠迎來了通水典禮25周年紀念日,人民日報記者徐如俊特地趕來,採寫發表了紅旗渠發揮巨大效益,紅旗渠精神激勵林縣人民創造新的業績的重點報道。

1993年7月8日,《人民日報》一版頭條刊發了記者李杰採寫的《紅旗渠精神光耀中原》的長篇通訊並加寫編者按:60年代,林縣修建紅旗渠曾名揚神州,他們艱苦創業的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而今,紅旗渠的情況如何,林縣又有什麼變化?今天發表本報記者的這篇報道,可以回答人們關心的問題。他們在新的歲月裡,把艱苦創業的民族精神和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融為一體,趟出一條新的成功之路。從這一點上說,林縣的經驗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有可借鑒之處。

8月29日,中共河南省委作出《關於學習林縣人民創業精神的決定》。同日,《河南日報》發表時任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的署名文章《讓林縣人民的創業精神在中原大地弘揚光大》。9月20日,溫家寶同志在省委決定的報告上批示: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弘揚艱苦創業精神。林縣的經驗值得重視,建議由中辦和財經小組辦公室作些調查研究。10月7日至12日,國務委員陳俊生專程到林縣調查研究,寫了《關於河南省林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的調查報告》。10月23日,李鵬同志在該報告上批示: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中國是否需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林縣人民作了很好的回答。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已經和必將繼續產生巨大的力量,希望各地、各行各業特別是農村各級干部都能從林縣經驗中受到啟迪。這樣,紅旗渠精神被推向了全國。

1998年國慶節前后,電視連續劇《難忘歲月——紅旗渠的故事》在央視一套熱播,在全國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人民日報》10月15日9版發表了楊貴同志的署名文章《紅旗渠精神的思考》,文章以“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紅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實事求是是紅旗渠精神的靈魂”﹔“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紅旗渠精神的體現”﹔“紅旗渠精神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四個小標題為骨架,對紅旗渠精神作了精確而又深刻的闡述。

2004年國慶節前后,“紅旗渠精神展”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展覽了18天,22萬觀眾踴躍參觀。《人民日報》18天裡刊發21篇報道,其中容量較大的通訊、側記、專訪9篇,評論2篇,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深層次弘揚宣傳紅旗渠精神,這在新聞史上並不多見。

贅文至此,讀者或許會問:《人民日報》為什麼對紅旗渠建設和紅旗渠精神情有獨鐘?讓我引用《人民日報》2004年10月15日四版《人民論壇》專欄姬業成寫的《共產黨與紅旗渠》一段文字來回答吧:“看了紅旗渠精神展,引發出許多感想。想得最多的是共產黨和紅旗渠的關系。紅旗渠的修建是共產黨執政能力的一次展示。紅旗渠在河南林縣,但紅旗渠精神屬於全國人民,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我們的時代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和干部,都特別需要弘揚紅旗渠精神。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辦成更多大事,創造更多奇跡,把國家建設得更強大,使人民生活更幸福。”

《新聞戰線》 2007 年 第 10 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推薦閱讀

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是全國新聞界每年一度的盛典。經過各地各新聞單位層層推薦、比賽評選,13名優秀記者代表全國百萬新聞工作者,向全國觀眾講述發生在重大新聞背后的感人故事……
【詳細】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是全國新聞界每年一度的盛典。經過各地各新聞單位層層推薦、比賽評選,13名優秀記者代表全國百萬新聞工作者,向全國觀眾講述發生在重大新聞背后的感人故事…… 【詳細】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詳細】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詳細】

傳媒關注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這樣劃重點
  2. 小小螺螄粉做成“三個百億”大產業(人民…
  3. 人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深層邏輯(慶祝…
  4. 博物館說|記錄南京大屠殺唯一動態畫面的…
  5. 陳金虎任常州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