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 擁抱新時代 再創新輝煌>>歷史上的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裡庄時期: 組織機構、版面沿革及印刷發行事務

2018年06月12日09:34 | 來源:研究事兒
小字號

來源:“研究事兒”微信公眾號

今年是《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70歲的人民日報,見証了中國人民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成就,疊印了我們黨70年的奮斗與輝煌,記載了共和國70歲的光榮與夢想。近年來,人民日報社大力推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已由過去的一份報紙轉變為全媒體形態的“人民媒體方陣”,擁有報紙、雜志、網站、網絡電視、網絡廣播、電子屏、手機報、微博、微信、客戶端等10多種載體、數百個終端載體,覆蓋用戶總數超過7億。

70年滄海桑田,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歷史,回到那烽火硝煙的激蕩歲月,一起回顧創立之初的人民日報。

裡庄時期人民日報社組織機構

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在物質匱乏、條件艱苦的情況下更好地擔負起宣傳報道任務,裡庄時期人民日報社的領導體制實行社長負責制,組織機構如下:社長兼總編輯張磐石,副總編輯王亢之、袁勃、安崗,秘書長馬健民,副秘書長郭渭。下設秘書長辦公室、秘書處、機要科,人事科,編輯部,採訪部,電務部,經理部,發行部,計劃財務室,交通班等部門,分管編輯、出版、發行和行政工作。那時報社共有工作人員310人。

(左起)袁勃、張磐石、李庄、安崗於20世紀50年代在北京合影

編輯部——主要負責編輯稿件、制作標題、撰寫社論、畫版及校對稿件。當時人民日報社編輯部的主要編輯有:徐兌、林韋、李克林、何燕凌、宋琤、艾方、田流、吳象、杜展潮、劉曉晞、羅林、耿西、冷冰、朱波、卞仲耘、趙培蘭、穆楊、江夏等。

採訪部——亦稱專職記者部,即當時的新華社華北總分社,其工作人員具有人民日報社和新華社雙重身份。採訪部主任由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安崗兼任,副主任是邵紅葉和李庄,安崗還兼任新華社華北總分社主任。採訪部記者採寫的稿件,主要由《人民日報》刊登。

採訪部下設採訪科,李千峰任科長,蕭航任副科長。另外,由副主任李庄負責,安排專人編輯各分社來稿,將其匯編成《總分社通訊稿》,每日一冊,供人民日報社編輯部人員選其精粹,向新華總社發稿。

電務部——原《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兩報合並后,人民日報社電務部人員激增,當時設有報務員、譯電員、機務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約七八十人,是電務部人員最多的時期。在交通不便、郵政欠發達的條件下,為了全面報道華北地區的情況,新創刊的《人民日報》主要依靠電訊方式組織稿件。當時在裡庄架設了4部電台,配備了30多人,還專門設立了機務室,不分晝夜地工作,每天平均接收 1萬字左右的電文,為報社提供稿件。 

晉察冀日報電務部發報台人員合影

當時的電務部,主任是何瑞亭(原《晉察冀日報》電務部主任),副主任高飛(即高晴普,原晉冀魯豫《人民日報》電務科長)。收報科科長左祿(原《晉察冀日報》),副科長邸祿申(原《晉察冀日報》)。通報聯絡科科長張連德(原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副科長溫笑清(原《晉察冀日報》)。譯電科科長安文一(原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副科長伊之(女,原《晉察冀日報》)。機務室主任於忠(原《晉察冀日報》)。電務人員訓練班主任韓增福(原《晉察冀日報》)。報務員、譯電員有:李英才、張連達、劉幸福、趙景星、劉芳洲、馬繼如、王進忠、董鐘毅、張國柱、劉世杰、井三友、劉雁行、梁桂榮、梁清和、郝菊鮮、楊林芳、牛善美、唐順忠、趙全明、張一峰、靳澤、馮玉成、豐敏、劉淑芳、李如、杜潤、李鋒瑞、佘麗娟、蘇琴、馬玲、賈春義、郝廷蟠、郭鳳華。另有機務員閻進、朱敏、宋儒賢等人。不久,通報聯絡科副科長溫笑清病逝,該職務出現空缺。數月后,何瑞亭、左祿、李英才調往太原前線,副主任高飛接任電務部主任。

那一時期,《人民日報》的主要稿源來自新華社總社。據粗略估計,當時由電務部抄收的新聞稿件,約佔《人民日報》版面的1/3以上,有時可達到3/5。

經理部——《人民日報》創刊時,經理部設在裡庄,經理是王友唐,副經理是來自晉察冀的劉景漢。秘書殷德宇、成坊,干事陳漢生,會計郭銘,收發何發榮,勤務員王廣鎖。一段時間之后,大家發現,與大城市相比,在裡庄村不便於開展發行工作,於是經理部很快遷往石家庄南大街18號。在石家庄,經理部的設置較為正規,設立了會計室、廣告科、發行科、工務科、材料科、醫務室等部門。

1949年1月,人民日報社經理部部分人員

攝於 石家庄南大街辦事處內

裡庄時期《人民日報》版面發展沿革

裡庄時期,自1948年6月15日至1949年3月14日,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人民日報》的版面也及時相應地作出調整。1948年6月15日華北《人民日報》創刊,當日創刊號為對開2版,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10月6日。自10月7日起,改為每3日出 4個版。因此,1948年10月7日、10日、13日、16日、19日、22日、25日、28日為 4個版,其余時間都是日出兩個版。

1948年10月下旬,出現傅作義軍南下進襲石家庄的緊張局面,人民日報大部分人員在社長張磐石的帶領下向山西陽泉轉移,留下一部分人員堅持出報,從10月29日起版面壓縮為兩個版。隨著傅作義軍被擊退,戰局趨於穩定,《人民日報》從11月7日起,恢復為每3日出4個版。從1948年12月起,《人民日報》改為單日出兩個版、雙日出 4個版。進入12月下半月,自12月16日起,又改為每日出 4個版。1949年 2月 2日至 3月14日,增出《人民日報·北平版》每日 4個版,這樣一來,此間《人民日報》出了兩個版本,一個是總社版,在河北獲鹿縣東焦村按原有刊期號順序出版,通常稱為“平山版”,另一個就是“北平版”,形成東焦、北平兩地日出 8個版的格局。《人民日報》以兩個版本同時發行,是《人民日報》在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現象。1949年 3月15日,《人民日報》正式由河北平山遷至北平原國民黨《華北日報》社址——王府井大街西側117號出版,改為日出 4個版。

裡庄時期人民日報社的印刷發行事務

新創刊的《人民日報》,編輯部設在裡庄,排版車間(當時稱作“排字房”)也在裡庄,印刷廠則設在離裡庄不遠的北焦村。因地處石家庄郊區,距當時的石家庄市區隻有四五裡之遙。當時全面負責報社印刷、發行事務的是王友唐,他長期在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工作,懂經營,是一位理財高手。他的助手殷德宇,負責物資供應,業務能力也很強。

人民日報在裡庄時期的“排字房”

人民日報初創時期的制版工人

在裡庄,印刷廠安置了3台平印機,印刷少量《人民日報》和書刊文件。當時印刷廠的主要工作是為《人民日報》排版,打成紙型后,快速運往北焦村印刷廠,上機印刷3萬至4萬份左右。印刷廠24小時都有人上班、值班,開動其中的兩台印刷機印報。印報時,印刷機必須由一台柴油機帶動,但因柴油機經常發生故障,於是報社在裡庄村挑選了10多名青壯年,負責輪流手搖印刷機, 以保証正常出報。

人民日報在裡庄時期使用過的平印機

1948年春,晉察冀日報印刷廠部分人員合影

《人民日報》的發行遍及整個華北地區,覆蓋地域極為廣闊。凡在華北、中原各戰場的新華社分社或各戰略區前線報紙的記者中,都指定一人或數人兼任人民日報記者。當時《人民日報》上刊登的各戰略區的消息,主要來自新華社前線記者和人民日報的兼職記者。

人民日報送報途中的發行員

當時的人民日報社,身處農村環境,干部數量不足,技術裝備落后,物資供應困難,交通極為不便,加上敵機頻繁襲擾轟炸,報紙發行數量較少。據檔案記載,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報》創刊時,發行量為4.4萬份。創刊一個月后的 7月間,發行量增為4.7萬份。

在當時的戰爭環境下,發行這些報紙困難重重,充滿艱辛與挑戰。在投遞方式上,凡屬中共中央和中央機關,華北局,華北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北岳區黨政機關、團體、學校各單位訂閱的《人民日報》,悉由報社委派交通員直接投遞﹔其他各區縣的報紙,均由報社包卷好,交給郵局,再通過人背、馬馱的方式來投遞,其間還要爬山涉水。

在投遞時效方面,因受多種條件的局限,最初於七八月份發行的4.7萬份《人民日報》中,隻有8000余份讀者可以在當天看到,其余的要推遲二三天,有的要四五天以后才能看到,個別的要等到七八天甚至半個月才能收到。當年10月,報紙的發行量就從4.7萬份下滑到2.9萬份左右,減少了1/3。報社領導對此非常重視,自1948年9月底起,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建立嚴密的規章制度,提高職工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效率,改善包裝,減少差錯。編輯部進駐東焦村、形勢趨穩后,《人民日報》的發行狀況大有起色。自1948年11月起,發行量迅速回升,至1949年1月,發行量回升到38817份,之后一直穩步上升。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