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5期

高校微電影人才培養的困境與對策【2】

陳小娟,涂航英
2018年06月28日14:2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3.培養方式:缺乏有效的機制保証

傳媒藝術教育具有很強的行業指向性和實踐應用性,微電影人才培養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創作能力。當下微電影人才的培養方式是多樣的,主要包括:第一,項目式教學和工作坊制度,即在老師或前輩的帶領和指導下,通過工作坊來完成教學工作,在此過程中通常會引入“項目管理方法”,即將一個完整的設計項目導入工作坊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在整個制作環節中的親力親為,不但更好地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也培養了項目運作意識,教學成果通常以項目成果的方式展現,有時還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第二,以賽促練的實踐課程體系,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到微電影創作的各個環節中,讓學生的實踐技能得以真正的提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的微電影大賽已高達 160 多個,學生通過這種針對比賽主題量身定做、集中精力進行的真槍實彈式的作品創作,不僅可以有效修正日常課程作業中微電影創作的隨意性和游戲模仿,還可以開闊視野,增強創新思維的能力。

這些培養方式體現了課堂與課后、校內與校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較好地解決傳統影視教育存在的教學時間、教學空間的限制,缺少業內師資的弊端,但是就前者而言,能夠長期、穩定地建立這樣基於項目管理的工作坊教學的高校畢竟是少數,而且有些高校即使籌建了學生實踐“工作坊”,由於缺乏明晰的硬性管理和機制上的保証,很難發揮其應有的粘合作用和平台作用。其次,通過參加各類大賽本可以達到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的,但最終的成效還是有賴於學校支持、機制支撐、制度保証以及教師和學生對賽事真正的投入與專注。當前的微電影人才培養缺乏學校從管理體制、合作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等方面的保証,難以發揮各類平台的孵化作用,最終限制了學生知識結構向能力結構的有效轉化。

4.培養效果:缺少普遍的精品力作

微電影為高校影視藝術專業的實踐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和思路,高校對微電影人才的培養不可謂不重視。但是培養效果卻並不盡如人意。根據北京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等多個影視協會的統計,每年參加微電影評比的投稿數量不斷遞增,其中大學生作品佔90%以上,但參賽的作品普遍質量堪憂,“有的電影節甚至在幾十部微電影中都找不到一部“像樣”的作品”[2],少量高質量的作品大多來自於北影等專業院校,這樣造成的后果是各類微電影評獎活動風光無限,但其實精英作品寥寥無幾,一派虛假繁榮。具有社會意義和思想深度的微電影是高校普遍認可的創作方向,但是高校學生作品普遍是“稚嫩的,缺乏生活感悟的”,“作品是陳舊的”,有的“還停留在80年代”,大多數是講述校園內的事,校園外的事雖有涉及,但多“非主流和重口味”,視野的狹窄是高校學生創作的特點,也是一直存在的最大瓶頸。

二、改革微電影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建議

1.培養定位:多元與個性統一

國務院、教育部關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為地方高校新聞傳播和傳媒藝術教育指明了方向。依據微電影人才培養模式的不同,各大影視傳媒專業需要確定多元化的培養定位,進而解決人才的個性分層培養問題。首先,對廣大的地處省會、自治區首府和地級市的地方院校來說,其學生培養應該定位於應用型人才,他們的主戰場是地市級媒體、縣級廣播電視部門和影視制作公司等,他們需要被培養成具有時代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有綜合運用知識和一專多能的復合型能力,有開拓創業精神和動手操作實踐能力的多面手。這些高校應該考慮自身的能力和條件,依據地方媒體的需求和文化產業結構特點培養微電影人才。對於專業的電影院校和藝術院校如北影、上戲等來說,它們的教學傳統和教學資源決定了他們需要肩負起高端影視精英人才的培養重任,他們需要通過從短片到長片、從視聽語言到敘事結構、從個人創作到劇組集體創作的完整專業訓練體系,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人才。

其次,傳媒藝術教育的重點之一是生源選拔,它直接決定了藝術教育的成敗,因為藝術教育對於學生的藝術天賦和基本創作能力有著嚴格的要求,而這些很難在后期的培養中予以補足[3]。對大多數地方院校來說,在生源的選拔上很難進行把控,但是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卻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稟賦、興趣和特長,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特長,確定主攻方向,實行有個性化的分類培養,比如分為剪輯、錄音、美術、燈光和攝影等方向進行微電影工匠的培養。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