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5期

從新聞傳播的變革看媒體融合之路

——以黃石日報傳媒集團為例

孫  陽
2018年06月28日14:3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近年來,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給新聞傳播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新媒體在傳播主體、傳播理念、傳播路徑上具有嶄新的特點。面對新媒體的強勢來襲,傳統媒體擁抱新媒體已成大勢所趨。作為知名地市級傳媒集團,黃石日報傳媒集團在當今的媒體轉型發展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和歷史發展經驗,結合新聞傳播新環境,積極擁抱互聯網,在新環境中尋求新的媒體融合方式,形成全新發展格局,為地市級傳統媒體提供了參考經驗。

關鍵詞:新聞傳播﹔媒體融合﹔變革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5-0102-02

近年來,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給新聞傳播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呈現出融合和超越傳統媒體之勢。傳統媒體進入嚴冬,讀者分流了,發行量下降了,廣告萎縮了,報業的經濟基礎大有搖搖欲墜之勢。由於財力、技術、人才方面的種種影響,地市級傳統媒體的融媒之路走的尤為艱難。《無錫商報》《大別山晨報》等多家地市級紙媒面臨休刊停刊困境。作為知名地方傳媒集團,黃石日報傳媒集團在當今的媒體轉型發展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和歷史發展經驗,在“互聯網”時代,以全新姿態、多維視角,全面擁抱互聯網,在艱難中尋求傳統媒體轉型的突破,形成全新融媒發展格局。

一、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變革

(一)轉變傳播主體

新媒體技術的發明創造打破了傳統時代私人、狹小的傳播空間,為人們提供了更加自由寬鬆的新聞生產和傳播環境。新聞工作者之外的社會公眾不再是傳統新聞傳播活動中隻能充當接收者角色的個人。在如今,“人人皆媒”。社會公眾轉化為既能收受新聞又能利用互聯網進行社會化、大眾化新聞傳播的主體。普通的社會公眾,在社會傳播的局面裡,不再處於被動,無為的地位,可以自由轉換為“傳播者”“接收者”。在很大程度上,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媒體“壟斷話語權”的局面。社會公眾不再像傳統新聞業時代那樣高度依賴職業新聞傳播主體了。他們抓住機會,追求自我表達。

(二)轉變傳播路徑

信息時代傳媒行業之間的競爭,比的是信息的及時通達,業界“渠道為王”的理念也頻頻出現。所以新興媒體超越傳統媒體成為了新聞的主要傳播路徑。傳統紙媒善用文字和圖片傳遞新聞,廣播使用聲音傳送新聞消息,電視以聲音畫面播放新聞節目。新興媒體則能形成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互相補充的多種媒體特征,豐富了新聞傳播的表現形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新媒體使傳播路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播速度空前之快。

(三)轉變傳播理念

如今,高品質的新聞會隨時被淹沒在大數據的潮流當中,起不到本質的作用。所以,相比於“內容為王”,新型媒體人則往往更加認同“服務為王”。這種“服務為王”的理念,首先在新媒體上變為現實。“新型媒體將牢固樹立數據為主的服務理念,挖掘數據資源,分析用戶喜好,定制個性信息,滿足受眾需求﹔新媒體傳播平台用戶可以定制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設置新聞信息推送的時間、方式和數量﹔用戶的使用反饋,可以通過主動留言、打分打賞,或者閱讀點贊量等方式反饋﹔根據用戶反饋不斷改進新聞生產,力求滿足受眾的服務需求,根據受眾的使用習慣來編排每天的新聞順序,把受眾最關心的內容排在前面,“服務為王”對新聞媒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黃石日報傳媒集團融媒之路

“1952年8月15日,黃石日報社正式創辦,2009年9月28日,黃石日報傳媒集團正式成立﹔集團為湖北省地市級首家新聞傳媒集團,以平面媒體為主體,跨媒體、跨地域、跨行業、跨所有制﹔集團綜合實力雄厚,在湖北省地市州報社中處於“保二爭一”的地位。”當前融合、轉型已經成了我國傳統媒體戰略設計的主題詞。面對新挑戰,黃石日報傳媒集團近年來做了有益的探索。“目前,集團擁有“5報2網2雜志1手機報十大媒體群和十二大經營實體群”﹔5報為《黃石日報》《東楚晚報》《大江報》《今日大冶》和《今日陽新》﹔2網為《東楚網·黃石新聞網》和《黃石政府網》﹔2雜志為《東楚傳媒》雜志和《新黃石》城市畫刊﹔手機報為東楚網﹔2014年8月集團組建新媒體中心,與知名科技公司合作,共同研發新媒體技術平台。”

(一)走全介質傳播路徑

1.由平面媒體至網絡媒體。2006年創辦“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是湖北省內地市州報中最早成立的網站。“東楚網·黃石新聞網”覆蓋內容廣泛,欄目眾多,傳播形式多樣,受眾廣泛,是發布黃石新聞及資訊最權威最專業的平台。“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海量的信息內容,多種多樣的信息板塊設置,滿足了不同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方便受眾第一時間把握時政熱點,解讀黨的新政方針,深入了解社會熱點,全方面獲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東楚網·黃石新聞網”在向受眾提供豐富信息的同時,充分利用版面布局,突出重點主題,方便受眾的閱讀。比如建立東楚專題,在醒目位置通過圖文的形式引導受眾關注和了解黨的十九大的內容和意義。“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正式開通以來,人氣日漸上升,最高一天瀏覽量高達329959,IP遍布全世界,每天都有國外IP網站。

2.由網絡媒體到移動媒體。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手機等移動媒體不再僅僅是一種媒體形式,時代賦予手機更多作為傳播媒介的使命。移動化媒體的廣泛使用對紙媒的轉型提供了新的途徑。2010年起,集團先后開通了東楚晚報官方微博、東楚網官方微博﹔2013年,又先后推出東楚晚報官方微信、黃石日報官方微信,形成新媒體微博微信矩陣,位列本地媒體大V第一方陣,超過14萬粉絲。2014年8月集團組建新媒體中心,並著手打造東楚風APP。作為全國第一個地市級新聞服務APP,“東楚風”上線3個多月,轉載量接近9萬。“東楚風”APP基於黃石地區市場定位“新聞+服務”,致力於成為黃石市民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移動客戶端。

(二)構建數據內容服務體系

“黃石日報傳媒集團順應市場發展需求,以傳統的優勢內容資源為基礎,以數據中心為核心,整合旗下各板塊資源,通過現有資源的整合和重組,形成數據中心﹔同時,進一步發展現階段網站具備的網絡服務,與擬建的移動端應用、手機報、戶外大屏等發布平台一起,形成數據內容服務體系,以數據中心為基礎,構建地市區域媒體數字化傳播與服務體系,完成黃石日報傳媒集團業務的轉型與業態的創新。”“東楚風”APP開辟了“新聞”“民生通道”“服務”等4個界面。新聞欄目及時跟進最新的新聞事件發展,既能滿足受眾第一時間對新聞的閱讀需求,又增強了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及時了解受眾對新聞事件與各種政策的意見。根據受眾的使用習慣來編排每天的新聞順序,把受眾最關心的內容排在前面,拓展和豐富了報紙的媒介功能﹔民生服務欄目條理清晰,使用便捷。為受眾提供了“挂號”“信息查詢”等方面服務,連接市民和黃石行政服務資源,為民解憂。

(三)利用新媒體把信息量做到最大

海量信息是任何傳統媒體都無法比擬新媒體的。黃石日報傳媒集團從兩個方面擴展信息量。一是積極利用社會公眾,擴展新聞信息量。積極尋求高校學子,網絡大V,普通公眾的幫助,積極打造民間智力群體。黃石同城,黃石身邊事等網絡大V多次為集團提供民間信息,湖北師范大學學子撰寫的優秀志願活動稿件多次被“東楚網·黃石新聞網”報道。二是整合資源,建立“一站式”新聞方陣。“東楚網·黃石新聞網”依托黃石日報傳媒集團強大的信息資源,全面整合黃石日報、東楚晚報、黃石電視台、黃石人民廣播電台等傳統媒體的信息資源,建立六大類別、近二十個欄目,覆蓋面極其廣泛,極大突破了紙質媒體信息傳播的有限性。又與《十堰新聞網》《大連新聞網》《洛陽新聞網》等130多家地市級新聞網站達成網盟。努力使新聞來源大大超越傳統媒體。如今,“東楚網·黃石新聞網”成為了鄂東南區最大的新聞門戶網站。

三、總結與建議

作為知名地方傳媒集團,黃石日報傳媒集團在當今的媒體轉型發展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和歷史發展經驗,結合新聞傳播新環境,積極擁抱互聯網,在新環境中尋求新的媒體融合方式,形成全新發展格局,為其它地級市傳統媒體提供了參考經驗。

1.媒體融合之時,要打造優質品牌產品,引導新媒體業務開發。“東楚風”APP基於黃石地區市場定位“新聞+服務”,成為了黃石市民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移動客戶端。而且,產品上線后,還應有專業的團隊進行產品維護、運營,才能不斷擴大用戶規模、優化產品體驗、形成盈利模式。

2.媒體融合之時,要擴展信息量,打造“公民記者”。國外網絡媒體的佼佼者《赫芬頓郵報》積極營造龐大的民間智慧寶庫,簽約的“公民記者”數量超越了12000人,積極擴充專職記者團,每天可提供原創新聞70至80條。“發動普通民眾“去報道單個職業記者難以覆蓋的新聞”,實現了新聞信息的海量化。”

3.媒體融合之時,要提高新聞生產的能力。生產高質量的新聞產品是傳統媒體的強項。注重媒體融合的同時,也不能“唯渠道論”“唯服務論”。新媒體時代“后真相”頻發,公眾在日益碎片化的社會中,人心惶惶。媒體隻有生產優質的新聞產品,才會得到受眾的信賴關注。

4.媒體融合之時,要善用“互聯網思維”,構建大數據中心,培養時代需要的新媒體人才。新聞媒體應該搭建互動式的信息平台,積累受眾的數據信息。利用數據技術尋找新聞線索,進行數據分析和深度挖掘,精准地把脈受眾需求。互聯網技術融入新聞生產過程中,傳統媒體必將積極與高校合作培養技術人才,促進行業革新。

參考文獻:

[1] 畢書清,李婷婷.傳播變革—新時期傳統媒體的變革與發展[M].江蘇: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2] 吳剛.努力實現融合轉型新跨越[J].中國報業,2015(11).

[3] 辜曉進.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勢強強嫁接——《赫芬頓郵報》的成功之道[J].新聞實踐,2013(5).

[4] 楊保軍.“脫媒主體”:結構新聞傳播圖景的新主體[J].國際新聞界,2015(7).

[5] 李長江.試談我國主流紙媒的全媒體轉型——以《人民日報》為例[J].新聞傳播,2017(2).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