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5期

淺析《極限挑戰》的敘事主體與接受主體

李亞星
2018年06月28日14:3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極限挑戰》自開播以來,贏得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贏。純粹以游戲為主線的真人秀綜藝節目收視逐漸下降,而《極限挑戰》打造出具有故事化和劇情化的敘事方法來展現真人秀,節目的懸念設置和矛盾沖突使節目深的觀眾喜愛。本文將運用敘事學的相關理論來分析《極限挑戰》真人秀綜藝節目的敘事主體和接受主體。

關鍵詞:極限挑戰﹔真實作者﹔隱含作者﹔敘述者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5-0119-02

20世紀5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雅克布森在《語言學的元語言問題》中提出,言語行為以交際為目的,交際過程涉及三個核心要素:說話者(addresser)、信息(messege)、受話者(addressee)[1]。因此每一種敘事都涉及交流,交流行為必然會涉及到說話者,信息和受話者。敘事交流就是說話者將敘述內容作為信息發送給受話者的過程,如此說話者與受話者之間便形成了雙向交流。美國敘事學家查特曼在1978年出版的《故事與話語》提出的敘事交流圖:真實作者→隱含作者→(敘述者)→(受述者)→隱含讀者→真實讀者[1]。本文主要通過這一流程圖來分析《極限挑戰》的敘事主體和接受主體的多樣性。

一、敘事主體

敘事主體是敘事交流過程中故事講述的發出者,沒有敘述主體存在就沒有完整的敘事交流行為。敘事主體在進行信息交流敘述的過程中,信息才能傳達給接受者。因此敘事主體是敘事學中一個重要研究內容。《極限挑戰》是上海衛視推出的一檔勵志戶外真人秀節目,真人秀主打的標簽就是“真實”、“無劇本”,因此節目中故事情節的走向、人物的表達、故事的結局都無法預料,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根據以上特點表明《極限挑戰》的敘事主體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包括節目中固定的6位嘉賓、特約邀請嘉賓、參與節目的觀眾,以及節目的前期策劃、中期拍攝和后期剪輯等整個幕后的制作團隊。

(一)真實作者

電視節目和小說一樣,從敘事學角度來說都有“真實作者”和“隱含作者”兩種概念,小說的“真實作者”就是小說故事的作者,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的人﹔而電視節目的“真實作者”則是節目的創作者,即電視節目的整個創作團體,包括節目前期的策劃人員、導演、編劇、中期的攝像以及后期節目的剪輯、特效、包裝和推廣等相關人員,這些節目整體的創作團隊共同組成了電視節目的“真實作者”。

《極限挑戰》屬於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存在著很多不可控因素,如圍觀群眾過多,藝人在拍攝期間出現意外、天氣情況不好等都不可預測,因此拍攝時很容易出現風險,需要的幕后團隊人員也更多。為了保証節目能順利穩定拍攝,節目組會提前勘測錄制環境,並親自先“實戰”一遍,以確保游戲的安全和順利。同時每個藝人都有固定的follow PD,全天候跟隨藝人進行實時拍攝,隨時和藝人溝通,掌握信息后再向導演組匯報,方便導演組進行實時編劇,使節目效果能夠更加真實。

(二)隱含作者

“隱含作者”是布思在《小說修辭學》(1961)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布思形象的比喻說真實作者創造了隱含作者。他表示“隱含作者”和“真實作者”的區別在於一個指的是正處於創作過程中的作者,另一個指的是處於創作之外,也就是實際生活中的作者。簡單來說,“隱含作者”指的是處於正在創作狀態中的人,站在某種立場、角度上來進行創作的作者形象,“隱含作者”也可以說是“真實作者”的“第二自我”。“查特曼認為,制片、編導等節目的“隱含作者”,常決定節目參與者的選擇、故事的設定、故事的表現方式乃至機位的位置,並以一種不可見的狀態推進敘事。”[2]在如今大批同質化嚴重的綜藝節目中,《極限挑戰》在不斷的突破傳統綜藝形式,將綜藝節目劇情化、故事化、懸念化,與觀眾更多互動,引起觀眾興趣。《極限挑戰》的“隱含作者”通過對節目的宗旨,節目游戲的流程以及節目的形式的設置,想要傳遞積極的人際關系,通過嘉賓層層游戲表現人與人之間的對真、善、美的表達,同時傳達一些主流的、順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價值觀,尋找與觀眾們情感的共鳴點,這樣既引導了正確的方向,又深受觀眾喜愛。

《極限挑戰》的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隱含作者”圍繞一個社會熱點或時代背景或影視劇為故事作為敘事背景展開,敘述者按照節目組給的相關指令或者線索,通過合作或對抗完成一次次的挑戰,講述6個男人彼此對抗與團隊協作的故事來傳達隱含作者的導向和意圖,為觀眾傳遞著積極的正能量。如第一季第一期,以安德魯·尼科爾導演的《時間規劃局》為時代背景,6個男人在設定的游戲規則內,大家彼此之間以合作或者競爭的方式對抗,為了爭奪時間延續自己的生命。“隱含作者”就通過以嘉賓爭奪時間的背景,一來向人們展示嘉賓之間合作與不屈不撓的個性,而二來通過嘉賓的言行來傳達人的時間都是一定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時間。這正是“隱含作者”想要傳遞的觀念和精神,在娛樂中傳遞正能量,表達正確的價值觀與積極地信念。

二、敘述者

依照普林斯的定義,“敘述者”是指敘述(故事)的人[3],是信息的發出者。敘述者可以是“故事內的敘述者”,也可以是“故事外的敘述者”。簡單說就是敘述者在傳達信息時可以是故事中的人,在不斷的推動故事的發展,也可以是在故事之外的第三者來向大家傳達信息的內容。《極限挑戰》節目的敘述者主要是故事內的敘述者進行敘事,但又不像傳統綜藝節目隻有一個主持人貫穿全場,而是三大類敘述者進行串聯敘事,推動敘事的進展,講述故事作品,傳達觀點。

一是六位節目固定嘉賓——極限男人幫,分別是黃磊、黃渤、孫紅雷、張藝興、羅志祥和王迅。這六位嘉賓是固定嘉賓也是節目的主要敘述者和行為者,他們需要展現自己的個性特點、帶動節目的節奏、調動觀眾的現場氣氛、把握整個節目的導向等,節目編導設置好的主題,游戲規則后,嘉賓在無劇本的情況下,要通過自身的言行來對節目的各個環境進行解說、銜接,並且層層遞進式的完成游戲。在節目敘事的過程中,嘉賓要真實、自然、幽默,和觀眾們形成互動,讓節目充滿吸引力和感染性。

二是節目邀請的特約嘉賓。為了豐富節目的內容和節目的趣味性,除了“極限男人幫”的6六名敘述者,節目也邀請了很多其他明星作為特約嘉賓前來助陣,這些嘉賓的到來,不僅為節目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避免觀眾審美疲勞,也是保証節目收視率的關鍵。如第三季第六期“最可愛的人”中特約嘉賓有姚晨、林志玲、王珞丹等﹔第三季第四期“全民目擊”中有特約嘉賓有林更新、王自健等,他們的加入也為節目帶來了新的流量。源源不斷的新的敘述者和固定敘述者之間必定會產生新的的沖突和矛盾,這些矛盾與沖突會讓故事在敘事過程產生懸念,保証了節目的活力,增加了節目的趣味,同時也吸引了觀眾的觀看欲望。

三是節目現場的參與觀眾。《極限挑戰》是一檔戶外競技真人秀,它沒有固定的現場觀眾,但六位嘉賓在室外拍攝,流動的觀眾更多,甚至為了和觀眾互動,嘉賓需要主動找觀眾參與到節目中來,才能讓節目順利進行。《極限挑戰》拍攝地多數選擇在國內的有特色的地點,在第三季第11期“路人甲乙丙”在浙江拍攝,浙江影視城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嘉賓需要在影視城中尋找“少幫主”,而找尋的人全都是影視城中的臨時群演,他們找的人中最終隻有一個人才能繼任幫主位,在不斷尋找的過程中,這些群演就是參與敘事的觀眾,他們推動了節目故事情節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節目的走向,是節目的敘事者之一。

三、接受主體

接受主體就是“接受敘述的人”,他們是敘述者發送信息的接收者。本文開頭列出的查特曼的敘事交流圖可以看到,受述者還分為真實讀者和隱含讀者,對於電視綜藝真人秀節目來說,接受主體就是也可以分為真實讀者和隱含讀者。真實讀者就是收看《極限挑戰》節目的真實的觀眾以及網友們,他們是真實存在的,與年齡、階層、職業無關,他們的存在共同構成了真實讀者。而隱含讀者就是隱含作者心目中的理想讀者。即隱含作者傳遞的正能量可以被隱含讀者所吸收。從不管生活中遇到怎樣的挫折,觀看節目后能夠吸收節目中樂觀、積極、團結、正能量的一面。隱含作者也希望隱含讀者與真正讀者(即觀眾)能達到身心一致,共同從節目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與善良、團結與希望。

敘事不是故事的審向呈現,而是講述者通過故事文本與故事的接受者之間形成的一種動態的雙向交流過程”[4]。《極限挑戰》節目組對輿論反饋極為重視,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來促進和觀眾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打破了以往單向傳播的呆板模式。觀眾可以在邊收看節目,邊與《極限挑戰》官方微博進行互動交流,還可以在其平台上與其他受眾進行討論。如第三季第四期“全民目擊”嘉賓變身網絡主播,一邊與網友線上互動,一邊展開一場“掃碼追擊戰”,爭奪“霸屏主播”的頭銜。嘉賓不僅在參與節目的拍攝,同時實時與網友進行交流與互動。

優秀的主題思想和正確的價值體系是真人秀綜藝節目的內核,在娛樂觀眾的同時也要順應主流思想。《極限挑戰》通過劇情化游戲化的敘事方式,讓節目作品更好的展現在觀眾眼前,向觀眾們傳遞的是正確的價值觀,讓觀眾參與在節目之中,看到“極限男人幫”在不斷的成長,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收視體驗。如今中國的真人秀·綜藝節目大多都是拿來主義,同質化、低俗化節目充斥銀屏,真人秀綜藝節目形式和內容應如何創新、如何能成功敘事成為每一個電視人都要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后經典敘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張乃瑜.《爸爸去哪兒》的敘事學分析[D].西北大學,2014.

[3] 呂晴春.電視談話節目的敘事學研究[D].暨南大學,2006.

[4] 楊麗娟.劇情式綜藝真人秀《極限挑戰》的敘事分析[J].今傳媒,2015,23(10):89-90.

[5] 曲婷.電影、游戲藝術對電視真人秀的啟發——以國內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6(18):156-157.

[6] 周恩佳.《奔跑吧兄弟》敘事學分析[D].西北大學,2015.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