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王蔚:新編輯應加強文字和宣傳能力
我們無法預知一本書的命運。投入再多的精力,付出再多的努力,一本書出版后的反響和回報也未必與這些努力成正比,一個好的編輯不能因此就被澆滅了做書的熱情,也不能因此就對后面的書抱有消極的態度。——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 王蔚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過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而其中的人民文學出版社腳印工作室,更是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的一支隊伍,他們已推出《歷史的天空》等精品力作。這支隊伍中有不少細致認真、踏實肯干的年輕人,王蔚便是其中一員。王蔚參加工作的時間不長,但他卻辛勤開墾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田園。
編輯最需要認真
2014年,還在讀研究生的王蔚有機會來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實習,這期間他認識到編輯對於一本書的重要性,也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於是畢業后,他選擇留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現在的他,對於確認選題、組稿、編輯、美術設計、校對、印制、發行、宣傳這些工作流程,早已爛熟於心。
2015年出版的《淮軍四十年》是王蔚第一本全程參與編輯工作的書,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說,書在設計上,自己與其他編輯一起,下了許多功夫。書中篇章頁採用清代的年歷做背景裝飾,但合適的老日歷不好找,隻找到一幅比較清晰的圖片。王蔚想,《淮軍四十年》是按時間順序書寫的,基本上每一章都有特定時間段,如果都用同一張圖做裝飾,總是不夠嚴謹。他自己便模仿著日歷上的筆跡,寫了許多和書中每一章時間對應的數字。寫了許多遍后,最后挑出相對滿意的,請美編排在書上。王蔚說:“讀者未必會發現這個細節,但我當時心裡很開心,覺得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一本書更完善,很有成就感。”
腳印工作室的負責人腳印告訴記者,編輯工作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認真,王蔚就是如此。在編輯《抗日戰爭》時,書中提到的大量人名、地名和史料,都需要一遍遍地仔細核對,不僅編輯方面要查証,還要拿給作者進行再次溝通確認,這些工作王蔚都認真對待,不放過細小差錯。
任何階段都要學習
在腳印眼中,王蔚是一個十分善於學習和思考的人。人民文學出版社旗下有多個微信公眾號,需要好的內容和文案來對圖書進行推廣,讓讀者感興趣。王蔚就為多個公眾號提供素材、編寫宣傳文案,讓它更符合當下人們的閱讀方式,吸引到更多讀者。像今日頭條中有關《抗日戰爭》的消息的閱讀量總共高達500多萬,效果十分理想。“自媒體時代,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思考,為了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王蔚經常會不斷嘗試新的文案寫作方式。”腳印說。
一開始,在圖書出版之際,除了開新書發布會、各大傳統媒體報道、書店網店陳列等傳統方式外,王蔚還會到豆瓣、百度貼吧等論壇上去發帖,找網絡流量比較集中的地方,但凡有與題材相關的帖子,就編一個文案發上去。他笑稱:“現在想想有點可笑,方法很笨拙,不過也會想,或許點開帖子的某個網友就是我們的下一位讀者呢?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隻要多出一位讀者,我的宣傳工作就是有意義的。”
前輩是最好的活教材
王蔚回首自己參與編輯工作的這幾年,認為新人應該多向行業內的前輩認真學習請教,“很多問題沒有經歷過是不知道怎麼處理的,我很幸運剛入職就在腳印老師身邊工作,我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
王蔚認為新人需要保持做書的熱情,“我們無法預知一本書的命運。投入再多的精力,付出再多的努力,一本書出版后的反響和回報也未必與這些努力成正比,一個好的編輯不能因此就被澆滅了做書的熱情,也不能因此就對后面的書抱有消極的態度”。
此外,王蔚認為新編輯還應該加強文字和宣傳方面的能力,不可以與新媒體脫節,要勤於學習,面向充滿變化的未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