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媒業的發展之路【2】
三、我國傳媒業的創新發展之路
傳媒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眾多的傳統媒體開始“觸網”后,依舊沒有扭轉頹勢,為什麼一些傳媒集團在布局和經營一些全新業態后也沒有實現盈利,其實答案很簡單:“顛覆創新不夠”。
(一)制度創新
中國的傳媒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變革:“雙轉”[1],“雙轉”即傳媒體制轉軌和形態轉型,是中國傳媒業目前所面臨的新的變革,一是體制轉軌,也可稱為“轉企改制”,二是形態轉軌,前者是指傳媒由事業單位逐步變為企業性質的單位,后者是指傳媒運作方式從單一向多媒體甚至全媒體轉變,從中國傳媒業的發展史來看,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制度創新。
新技術推動了體制創新,體制創新反過來為新技術拓展了發展空間。例如,傳媒業在運作機制上就有編營分離、制播分離等改革,前者實際上把編輯部門和經營部門剝離開來,經營活動不再對內容生產有重要影響,獨立化的內容生產顯然有利於實現公正、客觀、真實﹔后者即制播分離是除了新聞節目以及部分核心節目外,其他大部分欄目都不再由電視台制作,而交由獨立的制作公司來完成並提供。這種改革一方面可以使得媒體將精力集中在做好新聞節目上,另一方面,也充分調動了各種社會資源,實現真正的產業化,也有利於人才培養和流動,最終實現傳媒業的蓬勃發展。傳媒集團試圖在努力完成資源調配,完成人財物的重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創新傳統媒體轉型模式。受眾對傳媒業的認可和運用,也在不斷加速傳媒業的轉型速度,使其真正進入數字化的生存形態。
(二)媒體融合創新
媒介產業的融合是傳媒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在產業融合過程中,一方面,傳媒市場的競爭被強化,另一方面,傳媒市場又出現趨於壟斷的趨勢。鄧瑜曾指出,媒介融合可視為“涵蓋由技術基礎到產業高度的‘技術融合’到‘業務融合’再到‘產業融合’。”[2]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技術條件很多,在之驅動之下,傳媒產業發生著產業運作基礎-成本收益關系-市結構的系列變革,這也撬動了傳媒業內的重構融合。”[3]媒體之間的融合彌合了傳統媒體的服務裂縫,還開辟了許多新的市場,同時,傳媒與其他產業之間在業務流程、內容生產等層面的交叉融合越來越普遍,不僅原本各自分立的產業領域朝著跨界、融合發展,也使消費者的每一個電子終端都成為了綜合信息服務平台。
在新舊媒體逐步融合的大趨勢下,我國有望出現大型傳媒集團,例如,眾所周知,2017年,騰訊控股、阿裡巴巴、百度的市值已分別達到4813.95億美元、4404.00億美元和781.21億美元。產業融合顯然會拓展市場范圍,改變市場競爭格局,擴大市場容量,這也會進而加劇市場競爭。未來,市場的壟斷行為也會出現,一些能夠制定規則和標准的集團具有壟斷地位,傳媒業的分拆與整合為傳統媒體注入互聯網領域的新鮮血液,對產品的延伸和打造提供活力。由此可見,我國傳媒業在產業融合這條道路上將越走越遠,產業之間的融合拓展傳媒市場,各種媒介的內容生產相互融合以形成龐大的內容產業。
(三)技術創新帶動人工智能
創新驅動是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互聯網正以一種摧枯拉朽的態勢改變著傳媒業的生存法則,從近年發展態勢可以看出,技術創新隻有不斷接受和吸納新技術,才能在“互聯網+”轉型中獲得立足之地。在傳媒業發展中,技術革命是傳媒業進行更高層次的融合,傳媒業中很多的新現象、新事物、新傳播形式都是由於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時代,媒體也勢必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創新和轉型。技術創新帶動人工智能的發展逐漸成熟,全球有多達8億人的工作崗位可能被自動化機器人取代。在傳媒業當中,人工智能代替人類在傳媒業進行稿件創作已經是不可回避的趨勢,新聞媒體人對人工智能不必恐慌,應該善於用之。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數據的處理能力和速度上的優勢是人工所企及不到的,另一方面傳媒行業使用人工智能比高新聘請人才更能節約經營成本。
新聞寫作機器人能通過對數據庫的深入挖掘與信息組合,創造出很多原創性新聞。寫作機器人的存在,並不是取代記者和編輯,而是解放了勞動生產力,讓採編人員將精力集中於社會更深層級的思考,對情感訴求的挖掘,新聞創作過程中的人文價值思考將成為人類記者最核心的競爭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不同學歷、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收入的人群針對性的推送貼合受眾特點與需求的信息,另外,面對試圖發布一些虛假新聞和不良信息而謀取利益的平台,人工智能可以通過一定的規律和規則進行價值選擇和判斷並進行篩選。在今后的傳媒業發展中,人工智能將帶領傳媒業走向一個新的高峰,也是促進傳媒業健康發展的利器,當然一些創造性和藝術性極強的東西是機器人無法替代人工的,更需要兩者相互彌補。
四、結 語
傳媒行業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但它在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傳媒行業的從業人員也認識到這一過程的艱難性。在未來的傳媒業發展之路上,想要在激烈的環境下保持競爭優勢需要政府的積極推動,集團領導的與時俱進,各個子行業的不斷創新,積極的探索新型技術的應用,嚴格把握內容質量,營造健康的傳媒生態文明,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精品,成就傳媒業的巔峰未來。
參考文獻:
[1] 林暉.“雙重轉型”態勢下中國傳媒業發展戰略[J].新聞記者,2009(9).
[2] 鄧瑜.媒介融合與表達自由[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3] 王潤鈺.產業融合趨勢下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0.
[4] 致讀者[N].人民日報,1957-07-01.
[5] Vincent Manzerolle. Media Convergence:The Three Degrees of Network, Mass and Interpersonsal Communication [J].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013,16(1).
[6] 中國人民大學傳媒管理研究所編[J].傳媒經濟參考,2004(30).
[7] http//www.xwcbj.gd.gov.cn,2005-08-06.
[8] 姜濤.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傳媒產業發展戰略研究[M].桂林:廣西社會科學,2016(5).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