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7期

新媒體時代報紙深度報道的守正與出新

易成章
2018年09月18日09:5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新媒體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改變著傳媒的格局與生態。受紙媒地位下滑、閱讀習慣改變等因素的影響,有報紙“撒手锏”之稱的深度報道正遭遇媒體和讀者的雙重“冷落”。作為一種“以深刻和全面為傳播旨趣”的新聞報道方式,深度報道有其獨特的魅力。本文在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報紙深度報道遇冷原因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探討其轉型發展之路,為新媒體時代紙媒提升深度報道傳播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深度報道﹔轉型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7-0181-02

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面臨生死考驗,有報紙“撒手锏”之稱的深度報道正遭遇媒體和讀者的雙重“冷落”。新媒體語境下,報紙深度報道亟須自我革新,探索新的報道模式,構建新的報道生態。

一、報紙深度報道概述

什麼是深度報道?新聞教育家、新聞學者甘惜分在《新聞大辭典》中這樣定義:“它是運用解釋、分析、預測等方法,從歷史淵源、因果關系、矛盾演變、影響作用、發展趨勢等方面報道新聞的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西方傳統紙媒面臨廣播電視的巨大挑戰,口播新聞、電視現場直播讓報紙在信息傳播速度和維度上處於下風。為此,報紙、雜志開始絕地反擊,深度報道這一報道方式應運而生——報紙通過延展新聞的寬度和深度來提升自我價值、吸引讀者眼球。

在我國,深度報道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底《中國青年報》張健偉等人採寫的《大學畢業生成才追蹤記》系列報道,被認為開深度報道之先河。1986年,全國好新聞評選設立了深度報道獎項﹔1987年,被新聞界業內人士稱為“深度報道年”[1]。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以及碎片化閱讀時代的到來,傳統紙媒面臨嚴峻的挑戰,曾為報紙“拳頭產品”和核心競爭力所在的深度報道風光不再。近年來,《南方周末》《新京報》等相繼壓縮了深度報道版面,一些紙媒甚至直接裁撤了與深度報道相關的採編部門。

二、報紙深度報道遇冷的主要原因

1.紙媒地位的整體滑坡。古語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很大程度上,深度報道與報紙的關系就是毛與皮的關系。當前,紙媒地位的整體滑坡已是不爭的事實。“寒風”呼嘯,有些紙媒難以為繼,不得不宣布停刊﹔另一些仍在努力尋求轉型的紙媒則寄希望於通過精簡機構、縮減開支來“止血”“活血”。在收入不錯的前提下,深度報道的確能為報紙帶來可觀的附加值。然而,當經營呈現斷崖式下跌,紙媒為求“保命”,不可避免地將採編成本高、轉換收益周期長的深度報道部門列為首要的裁撤對象。由此引發的關聯效應是,大量優秀的深度報道記者紛紛告別一線,隊伍總體素質明顯降低。

2.受眾閱讀習慣的改變。技術在服務人類生活的同時,也潛移默化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新媒體時代重新定義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碎片化閱讀逐漸成為主流,過於冗長的信息呈現形式難以受到讀者的青睞。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數字閱讀接觸率以58.1%首次超過傳統紙質閱讀率,手機閱讀接觸率達51.8%,其中微信閱讀時間超過40分鐘,是紙質閱讀的兩倍多[2]。新媒體信息的特性在於“短、平、快”,當手指輕點就能獲取信息時,人們很難再靜下心來細讀長篇報道。可以說,深度報道在一定程度上輸給了人們的閱讀習慣。

3.自身操作模式的局限。相較於深度報道的“黃金時代”,近年來,報紙深度報道后繼乏力。在題材選取上,大都著眼於社會熱點,如城市建設、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問題等,個性化報道稀缺,千變一律的內容選擇容易給讀者造成“審美疲勞”﹔在報道方式上,依然是“長文+配圖”模塊,在新媒體表現方式多樣性的強力擠壓下,報紙深度報道略顯蒼白﹔在傳播方式上,其時效性、覆蓋面、便捷性遠不及新媒體,傳播效果大打折扣。

三、新媒體時代報紙深度報道的堅守

毋庸置疑,相對於新媒體傳播內容的“快”與“多”,紙媒的優勢在於權威和深度。不論傳播媒介如何更新換代,報紙深度報道必須強化自身固有屬性,以核心力量對抗市場競爭。

1.堅持問題取向。美國哈欽斯委員會在《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中指出,深度報道就是圍繞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把新聞事件呈現在可以表現真正意義的脈絡中﹔美國《時代》周刊發行人亨利·魯斯則把深度報道稱作“慢新聞”,即發現問題的報道。換言之,深度報道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深度”﹔揭示的“問題”越重,社會關聯度越廣,所達到的“深度”越有價值[3]。報紙深度報道隻有牢牢抓住“問題取向”這個核心價值,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堅持深度立場。新媒體的強勢介入,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報紙深度報道的節奏。迫於“搶新聞”的壓力,一些深度報道也呈現出“碎片化”的特征。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報紙深度報道必須回歸深度,通過深入採訪、深入思考、深挖背景、深度整合,在提升速度的同時,葆有並提升新聞的深度品質,在突破中有所堅守。

3.堅持人才儲備。眾所周知,媒體競爭的關鍵在人才。曾經,深度報道部幾乎是每一個具有新聞理想的記者所向往的“聖地”。新的傳媒格局下,深度報道記者被迫聚集到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他們有的轉型、有的轉行,人才流失嚴重。因此,紙媒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考核機制、分配機制、激勵機制,為深度報道記者提供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培訓力度,培養深度記者的新媒體意識,更好地融入新業態。

四、新媒體環境下報紙深度報道創新路徑

新的媒介生態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是大勢所趨。面對新媒體時代新聞採寫方式的轉變和傳播方式的變化,作為傳統紙媒核心競爭力象征的深度報道更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重新審視和再造自我,以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間。

1.題材上突出多元。選題,是深度報道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直以來,報紙深度報道的選題從策劃到發布均由媒體掌控,受眾隻能選擇被動地接受信息。新媒體時代,網絡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的普及,使得人人都可以參與新聞事件的生產,這為深度報道的選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題材多元化是新傳播格局下紙媒內容生產應有的基本理念。有鑒於此,新媒體語境下,紙媒應充分尊重、努力滿足受眾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在報道選題上突出多元化。具體到深度報道,則應做到“軟硬”兼顧,既要注重時政,也要關注民生﹔既要注重經濟發展,也要關注生態環境﹔既要注重傳統價值,也要關注新生事物。

2.制作上突出融合。美國傳播學家做過試驗,研究人在了解外部世界時對各種信息的接收程度,最后得出結論:人獲得的信息中有20%左右來自文字,30%左右來自聲音,40%來自圖形和圖像。因此,在傳播過程中調動受眾的感官越多,傳播的效果就越好[4]。面對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報紙深度報道應順應潮流,充分利用網絡媒介賦予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綜合各媒介傳播優勢,採取最便於受眾理解,全面立體地展示一個新聞事件的多重層面多維視角,對新聞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如,普利策新聞特稿獎《雪崩:特納爾溪事故》就是成功的例子,它融合文字與多媒體交互技術,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數字化模型(DEM)、衛星模型聯動,6天之內收獲290萬次訪問和350萬瀏覽量。

3.傳播上突出聯動。專業的內容生產是紙媒的核心優勢,而渠道則越來越成為限制紙媒發展的瓶頸。當前,各紙媒基本建立了包括網站、微信公眾號、APP、微視頻在內的全媒體矩陣。在深度報道的推送上,紙媒可以借助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覆蓋范圍廣的特點,多媒體聯動,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比如超鏈接技術,它可以為深度報道提供更多的信息補充。美國傳播學者弗裡登認為:“超媒介比傳統媒介的令人激動的優點是經常可以得到音頻、視頻、圖表和文本信息,而網頁之間的鏈接,比如鏈接一個新聞的相關新聞和其它信息則是超鏈接最根本的優點。”[4]通過超鏈接設置,可以將深度報道的宏大背景向更廣闊的時空延伸,最大限度地將新聞事件全面立體地呈現在受眾面前。

4.反饋上突出互動。反饋是一次完整傳播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極為重要的環節,而這恰恰是紙媒的短板所在。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傳播大多是單向的、線性的,受眾處於被動地位。新媒體具有高交互性,能為深度報道提供良好的互動渠道。新媒體時代,紙媒可以依托新媒體,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一篇深度報道推出后,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平台組織討論、放大輿論,有選擇性地對受眾討論中的某些觀點或言論進行回應。重大新聞事件往往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進程,為了讓讀者了解新聞事件的最新動態,紙媒也可以通過新媒體開展跟蹤報道,及時回應受眾對該新聞事件的關切。這不僅能使受眾擁有話語權,對報道的事件有更為深刻認識,而且某些時候還能幫助媒體發現、糾正報道本身存在的瑕疵。

總之,無論是堅守還是創新,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報紙深度報道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媒體背景下獲得更加開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新媒體時代,優質內容也必須擁抱新的傳播形態,借助新的傳播平台來延伸傳播力、擴大影響力。因此,報紙深度報道應本著取長補短的原則,根據新條件創造出新價值,努力實現內容、渠道、技術大融合。

參考文獻:

[1] 董媛媛.再探深度報道的起源與發展[J].新聞大學,2008(1).

[2] 周怡.新媒體環境下深度報道的現狀與生存轉型思考[J].出版廣角,2016(4).

[3] 孫巡.深度報道如何做“深”[J].新聞戰線,2011(3).

[4] 鄒學麟.新媒體語境下的網絡深度報道研究[J].福建論壇,2011(4).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