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8年第10期

“慢綜藝”中至關重要的“安全環境”

魏銓晟 陳婧薇
2018年09月26日08:58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2017年第四季度,“慢綜藝”集中出現,代替“快綜藝”佔據了各大衛視。“慢綜藝”取材於人們的生活,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體現的是人們心中的夢想。因此,“真”成為了“慢”綜藝的基本要求,“秀”成為了輔助。但是,如何才能在不通過劇情干涉嘉賓的情況下讓彼此陌生的嘉賓展示出其真摯的感情呢?“安全環境”的營造為人們破解這個難題打開了突破口。本文分析了場地的選擇、嘉賓的篩選等方法,試圖構建一個“安全環境”,讓嘉賓在這個環境中可以真實地以放鬆的狀態,釋放真我,展示內心。

關鍵詞:“慢綜藝”﹔安全環境﹔嘉賓選擇﹔環境干涉﹔主場景

“慢綜藝”是一種和“快綜藝”相對應的綜藝節目創作模式。劉杰在《快時代的“慢綜藝”節目現況分析與未來發展建議》中認為“慢綜藝”即關注人類內心感受,進行人文素養探討、知識普及,做著文學藝術的思想引領工作的綜藝節目。①因此,筆者認為“慢綜藝”通過無任務的節目模式展示了人們的生活,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體現了人們心中的夢想。而“慢綜藝”這種無任務的節目模式體現了“真”的本質。這裡所說的“真”分為兩方面,一是節目理念所追求的回歸本真,二是參與嘉賓所表現的行為之真。②“慢綜藝”通過真實的感情、真實的行為、真實的事件來打破現代大都市社會帶給人的疏離感,將人從“貧瘠的孤島”中拯救出來,滿足人作為群居動物的社會性需求,表達人們對真摯情感的精神需要。但是,如何才能在不通過劇情干涉嘉賓的情況下讓彼此陌生的嘉賓展示出其真摯的感情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解決方法是“安全環境”的營造。因此,能否塑造一個好的“安全環境”,將決定嘉賓是否能以放鬆的狀態真實地展現自己的內心和行為。

從環境心理學上講,環境是一個層次多、范圍廣的大系統③,由四個層次構成,其中,自然環境成為了環境構成的物質基礎,而人作為這個環境的居住者也是這個環境的核心,會對這個環境產生能動的認識和改造過程。因此,人對環境的認識就是環境的內化層次,它主要和居住者的風俗習慣、社會階層、宗教信仰等有很大的關系。同時,人可以對環境進行能動性的改造,從而使環境更加適合人的物質和精神的需要,這就是環境的第四層次——外化層次。而“安全環境”的營造也無法離開這四個層次。如何營造“安全環境”,筆者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供讀者參考:

一、用環境干涉代替任務干涉

在環境的四個層次中,導演組唯一可以在欄目拍攝過程中影響的就是外化層次。同時,外化層次的緩慢改變,往往具有隱蔽性,不容易被嘉賓和觀眾發現。為了體現真實生活,降低嘉賓的“被監視”感,攝制組最好採取不干預、不干涉,甚至不採訪的拍攝方式,以此來盡量減少嘉賓“有外人在”的感覺。並且,在攝像上,可以使用“隱蔽性拍攝”。因為這種拍攝方式大量地使用監控攝像頭或者是長時間固定不動的機位,它們不運動,減弱了嘉賓對它們的注意,有效地減少了對嘉賓的影響。有時候通過長焦段的運用、遠距離拍攝也能達到隱蔽拍攝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少影響不是沒劇情,相反,劇情在“慢綜藝”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劇情可以明確嘉賓行為的目的,體現嘉賓的品質,誘導嘉賓內心情感的迸發,並且也增加了節目的娛樂性,理清了節目的邏輯脈絡,提高了節目對觀眾的吸引力。《漂亮的房子》趕上了“慢綜藝”的浪潮,並且是吳彥祖首次參與的綜藝,他和馮德倫這對老友之間的插科打諢也很吸引人。但是,該期節目平均收視率隻有0.3,這當然有嘉賓設計等一系列問題,但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劇情。因此,觀眾不知道嘉賓正在干什麼,接下來要干什麼﹔嘉賓不知道自己要干什麼﹔剪輯不知道如何構建時空,主線是什麼。

不能通過任務干涉嘉賓,但卻要求有劇情,那麼用環境干涉代替任務干涉是一條出路。

環境干涉,是通過改變嘉賓生活的環境因素來間接影響嘉賓的方式。換句話說,環境干涉就是體驗和劇情的融合,嘉賓體驗的是帶有劇情的環境,而劇情沖突恰恰在嘉賓對環境的深度體驗中自然而然出現。《親愛的客棧》出現在“慢綜藝”集中扎堆的2017年第四季度,但它卻殺出重圍成為了該季度“慢綜藝”的收視冠軍。這無疑是因為五位固定嘉賓之間的真摯感情感染了人們,但感情的釋放需要時間的積累和事情的刺激。而停電、停水、沒有收入等事件,以及重要客人來訪等人文環境,無疑都在深刻影響著這個環境中的五位固定嘉賓。這種干涉和影響不是通過任務直接作用到嘉賓身上,而是在不改變體驗主題所形成的穩態的前提下,通過改變環境因素來刺激這個穩態,從而間接地影響穩態中的嘉賓。因此,環境干涉可以放鬆嘉賓的狀態,可以真實反映嘉賓情感,並且保証了劇情需要,滿足了觀眾娛樂性的需要。

二、嘉賓選擇

明星長時間暴露在攝像機和聚光燈下,因此受攝影機影響較小,在攝像機面前不會太緊張,表演的痕跡也不會太重。但是,素人面對攝像機的經驗太少,在攝像機面前可能無法放開,表演跡象太濃。由此可見,明星相對於素人來說還是有優勢的。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像《漂亮的房子》裡伊一作為湖南衛視綜藝節目的主持人有豐富的上鏡經驗,但是,長期從事“快綜藝”的她,思維受到了“快綜藝”的限制,在攝像機面前表現浮夸,一直想制造任務,帶節奏,從而給了觀眾較差的收視體驗,打破了觀眾對“真”的追求。嘉賓的構成是構建安全環境的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四層次中“人”的層次。嘉賓需要一個真實放鬆、可信賴的交流環境來打破堅冰,真實地展現自己。而在安全環境營造方面,嘉賓的構成可能需要搭建社會基礎穩定結構和加入使穩定結構不安的刺激因素。

標簽是人們快速認識別人的方式,有些標簽具有普遍性,會形成基於普遍情感的社會穩定結構,比如愛人、摯友、母子等。對於這些普遍情感,觀眾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不會感覺突兀。在生活中,處於社會穩定結構中的成員之間往往有較深厚的感情基礎,彼此的安全感很強。這樣就方便了兩人之間真摯感情的溝通和表達。同時,因為相互了解對方,知道以何種方式來表達,對方更能接受。每個人對愛的表達方式都是不同的,動情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是,人們通過被動情人的反應,可以感受到被動情人的心理狀態,從而被這種感情所打動。換句話說,人們動情不是因為事件,而是因為對事件中主人公的人物命運感同身受。而慢綜藝真實記錄的正是這種命運的外化形式,以及主人公的選擇、態度、表情、行為的變化。在《漂亮的房子》中,馮德倫為吳彥祖導了一場戲,如果沒有吳彥祖的反映鏡頭人們是無法明白那場戲中所包含的感情的。正是因為有了吳彥祖前后的態度變化,臉上的表情變化和之后的肢體動作,才讓人感受到這種真摯的情感。並且,明星親密關系暴露也滿足了觀眾的窺私心理。不僅如此,節目在給觀眾帶來心理滿足的同時,也滿足了觀眾對人與人之間交流方式方法學習的功能性需要。

大部分真人秀需要多位嘉賓參加。面對多位嘉賓如何建立社會基本穩定結構這個問題,可以採用對某一特定社會穩定結構進行核心人員的性格抽取、剝離和分化。《愉快的家》對“家”這一穩定結構進行分析,將父母孩子的性格進行細化分離到不同嘉賓身上。節目中一共有7個嘉賓:一個年齡比較大的主心骨,一個技術擔當,一個心思細膩一直照顧別人的人,一個會耍心眼的愛搗亂的笑果,一個年輕聽話的男顏值擔當,一個在體力、智力和技術等方面都黑洞的廢柴,一個樂天派女顏值擔當。這樣的安排合理地平衡了嘉賓之間的相互依賴和需要,加深了嘉賓的人物性格的塑造,為嘉賓敞開心扉提供了基礎。並且,這幾個人之間可以產生類似於主持群的特殊形式,比如黑洞組合、老人與雞組合。而不論是黑洞組合還是老人與雞組合,這些主持群都加深了嘉賓的人物性格的塑造,並且制造出各種笑點,產生了很好的節目效果。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嘉賓的構成一定還要考慮投放平台、嘉賓屬性等多方面,這裡只是談及了基於安全環境構建方面需要考慮的嘉賓構成。

三、小而美的固定主場景

人類雖然經過漫長的自然進化,漸漸形成了城市,但100多萬年與自然為伴的原始社會佔據了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長時間與自然為伴,已經讓人們產生了穩定而頑固的自然依戀。因此,人們天生對美好的自然環境有歸屬感,相比於城市裡的高樓大廈,人們更願意在自然美麗的環境中放鬆身心。而且,美麗的景色不僅放鬆了嘉賓,也放鬆了觀眾,帶給觀眾極大的視聽震撼和審美體驗。同時,美麗的自然環境往往具有隔離性,也就是世外桃源的感覺,例如《親愛的客棧》中唯一通往外界的方式是劃船。而這種地理環境上的閉塞隔絕感,會內化到嘉賓的心中,給嘉賓以強烈的安全感。

小而美的固定主場景,不僅有利於后期剪輯對時空的形成,而且另一個主要的作用是人際關系的安全距離會隨著生存空間尺度大小發生相同的變化。在人均面積較小的空間中,人們往往更容易產生社會感和歸屬感。因此,長時間在一個狹小的固定場景中相處,再加上共同的目標等因素,會慢慢加深人們的感情,隨著人們慢慢度過了陌生的階段,會形成共同記憶,從而形成真摯的感情。另外,領域屬性的明確,利於住戶對空間產生領域感與歸屬感﹔同時它體現了空間領域層次的漸進,從小區公共空間→組團半公共空間→院落半私有空間→住戶私有空間,領域層次越深入,安全感就越強。④無論是歸屬感、安全感還是社會感,本質上來說都是“精致、安全、靜謐”這種氛圍的具體體現。這就是主場景最大的作用——營造氛圍。體驗式的“慢綜藝”選擇的主場景,一般應該以“院落半私有空間”為主,像《舉杯呵呵喝》就採用了深夜小酒館為主場地,安靜精致,通過精致的場景、溫暖的燈光、治愈性的音樂等視聽元素創造了一個理想的安全環境,營造了私密放鬆的氛圍。在這個空間中的嘉賓,會更容易進入深度交流的狀態,袒露內心深處的真實的自己。觀眾也會更加被這種氣氛所感染,通過對嘉賓真實經歷的共情,來達到治愈自身的效果。

場景道具可以起到交代敘事、制造笑點、烘托氣氛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快綜藝”中,道具往往局限於物品,通過物品來制造懸念、完成敘事。而“慢綜藝”則打破了道具隻能是物品的局限,通過動植物的引入和擬人化表達,制造了眾多笑點,渲染了生機勃勃的氣氛。從局部來看,這增加了欄目的娛樂性,加強了對觀眾的吸引力,在滿足觀眾情感需求的同時滿足了娛樂放鬆的需要。但是,我們跳出動植物的具體含義,從整體來看,“慢綜藝”本身就有“真”的要求。而動植物的加入無疑會進一步體現鄉村生活中動植物的部分,讓體驗更多,更完善,更真實。因此,通過對動植物的擬人化處理,拉近了人和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體現了人們的真摯情感,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觀念。

注釋:

①劉杰.快時代的“慢綜藝”節目現況分析與未來發展建議[J].新媒體研究,2017(10).

②劉榕.從受眾角度分析國內觀察類慢綜藝節目成功要素——以《向往的生活》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7(8).

③劉先覺.現代建筑理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168,171,176,183.

④羅啟德.健康人居環境的營造[J].建筑學報,2004(4):4-8.

(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