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具體政策未見 "綜藝限薪"難免遭遇執行難

祖薇
2018年09月28日06:5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具體政策未見 “綜藝限薪”難免遭遇執行難

  《爸爸去哪兒3》

  《偶像來了》

  影視劇限薪之后,另一隻靴子——綜藝節目限薪也開始下落。上周,新浪、騰訊等相繼發布消息稱,“廣電總局或將嚴控綜藝片酬”,其中“單期明星總片酬不超過80萬,季度明星總片酬不超過1000萬”。昨日,一篇名為《綜藝限薪令來了》的文章稱,此次綜藝限薪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據相關人士透露,對綜藝節目上藝人片酬的限制,其實早在兩個月前就已通過官方紅頭文件的方式下發,各家電視台和制作單位應該都收到了,目前在播的節目其實多多少少都屬於管控范圍。”

  “綜藝限薪”:尚未見具體政策

  自從2016年央視揭開明星天價片酬的大幕,兩年裡每每有關明星片酬的風吹草動,總能迅速掀起輿論的龍卷風。今年以來,先有6月中宣部等發文稱將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接著8月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發布聯合聲明,保証將嚴格執行有關部門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最高片酬限額制度﹔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

  與影視圈頻頻重拳“限薪”不同,綜藝領域卻似乎一直是“法外之地”,之前罕見針對片酬的整頓。“綜藝限薪”到底何時限、怎麼限?昨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多個採訪源給出的答案不一:有視頻網站的公關人員表示“聽說有通知,但不知道具體政策”﹔有正在一線衛視播出綜藝節目的宣傳人員表示“8月份就已聽說這個消息,確實就是這個數字,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執行”﹔還有綜藝制作人肯定地表示,“電視台是按照這個標准來要求我們的,單期不超過80萬”。結合之前多家媒體求証的消息,也許可以大膽猜測,這一消息並非空穴來風。限薪這把火開始或者已經燒到了綜藝節目這個領域。

  “綜藝限薪”:錢確實比拍電視劇好賺些

  “一期80萬,一季不超過1000萬”到底是什麼概念?台灣綜藝節目曾引用一份2015年(內地)明星綜藝節目行情價碼——林青霞在《偶像來了》綜藝首秀為240萬一期,張杰在《真心英雄》中一季度400萬,孫紅雷在《極限挑戰》中的價格是300萬一天,黃磊參加《極限挑戰》則是3000萬一季,劉燁和諾一在《爸爸去哪兒3》中是450萬一天。而根據網易娛樂報道,蔡康永在內地的主持首秀身價是7天共7個小時的主持時長,出場費高達稅后800萬。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都是前幾年的價格。這兩年明星的價格隨著綜藝表現以及官方調控節目方向后有所起伏,但可以說明星拍攝一季節目所獲片酬超過拍攝電視劇片酬的屢見不鮮。

  去年袁立與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開撕”時,在微博上曾經表示,她參加一期節目拿到的片酬為稅后80萬元,錄制時間為一天。這也許可以作為“一期80萬”的參照——鑒於影視劇和綜藝節目的規格和體量大不相同,按集或者期比較,對綜藝節目不太公平,按天計算似乎更為合理。那麼,頂級演員在電視劇中一天的價格是多少?《如懿傳》導演汪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周迅、霍建華拍這部劇差不多用了9個月,每人每天的片酬還不到20萬元。據介紹,《天盛長歌》中兩位主演倪妮、陳坤的拍攝周期達7個月,每人每天的片酬也沒超過50萬元。由此來看,綜藝節目的錢確實更好賺一些。

  “綜藝限薪”:周末黃金檔真人秀面臨調整

  不過,綜藝和影視劇相比也有非常不同的特點。在“稅改”和“限價”的規定下,如果一線明星不肯為好劇本自降身價,制片方則多半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演員,那麼業務能力強的就會留下來,流量明星則會被淘汰——這其實也是影視劇限薪想要達到的目的。難怪影視劇限薪之后,一些不太知名的演員和他們的經紀人都認為這是“利好”消息。

  但綜藝節目經過大浪淘沙,符合節目調性的、能挑起整季節目的主咖就那麼幾位,比如《中餐廳》中的趙薇,《中國好聲音》中的四位導師,《幻樂之城》中的王菲,《我就是演員》中的章子怡,《向往的生活》中的何炅、黃磊,《極限挑戰》的六兄弟,以及《奔跑吧》的兄弟姐妹團。市場上很難找到他們的替代者,同時他們也是節目招攬廣告客戶的金字招牌。比如,雖然收視率都沒前兩年高了,但熱門的電視綜藝招商能力還是相當可觀的,一季節目廣告冠名達1億元以上,全部營收十幾個億並不少見。這樣的節目,一位主咖一季隻給1000萬,是不是有點“摳門”?

  綜藝中的“性價比”高者更多的則是“綜藝咖”,比如大張偉、賈玲、岳雲鵬、楊迪、劉維、薛之謙等,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有良好的觀眾緣、適應性強,屬於節目的“氣氛擔當”,不可或缺但很少能獨挑大梁,更無法成為綜藝節目的吸金利器。因此,如果真要嚴格執行“綜藝限薪”,目前活躍在周末黃金檔的真人秀節目可能都面臨調整或者下架的命運。

  “綜藝限薪”:能否順利執行有疑慮

  有業內人士分析,“綜藝限薪”也許就是要從錢上對現有的綜藝市場進行調整。“價格降下來了,大明星不願意來,明星真人秀做不成了,大家也許就會把目光投向文化類和素人類的節目。”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想法太過於一廂情願,“素人類和文化類節目有固定的受眾群,不會縮小,但想擴大也很難。”同時,他也對“一期80萬,一季1000萬”能否順利執行表示疑慮,“高片酬的支付方式多樣,單看佔比不一定能真限價。以前也遇到過片酬過高的演員,為了合理避稅而成立單一項目公司,再以股權、資產等形式進行分紅﹔或者資方把片酬作為投資款,打到演員開的餐館、服裝店等。這種如何限制?”

  在他看來,虧錢也許才是最好的“限薪令”,“如果你預期拍一部電視劇或者綜藝能賺10個億,自然不會在乎花1億元請明星以提高賺錢的成功率。但是,預期這個東西是雙刃劍:高預期會刺激你做出許多非理性的行為,一旦預期落空,失望的打擊也會更大。天價片酬泡沫,投資方多虧幾次錢,也就不多見了。”

  參演綜藝節目和參拍影視劇片酬比較

  (資料來源:網絡)

  林青霞《偶像來了》 一期240萬

  張杰《真心英雄》 一季400萬

  孫紅雷《極限挑戰》 一天300萬

  黃磊《極限挑戰》 一季3000萬

  劉燁和諾一《爸爸去哪兒3》 一天450萬

  袁立《演員的誕生》 一期80萬

  周迅《如懿傳》 一天不到20萬

  霍建華《如懿傳》 一天不到20萬

  倪妮《天盛長歌》 一天不到50萬

  陳坤《天盛長歌》 一天不到50萬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