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聲凸顯廣播新聞報道的傳播力
——評第24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總理向我問災情》
在2014年第24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四川省記協選送的《總理向我問災情》獲廣播消息類一等獎。該報道真實反映了“4·20蘆山地震”發生后,四川廣播電視台記者在災區報道時,突遇深入災區了解災情、布置救援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用同期聲記錄了總理向記者詢問受災情況的整個過程,真實感人。
相對於報紙、電視、新媒,廣播的傳播手段比較單一,主要依靠有聲語言和現場的音響效果等。但合理的、恰到好處的使用同期聲,不僅彌補了廣播傳播方法單一的不足之處,而且使得作品的現場感更強,起到了其他媒介無法達到的效果。
《總理向我問災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証。從始至終,現場的同期聲佔了大量篇幅。
一、 現場感增強作品吸引力
現場感是指受眾在看和聽的過程中對某一新聞事件的主觀感受。新聞報道的接近性也不僅指地域上的接近性,更有心理上的接近性。廣播新聞報道中的現場感能讓聽眾在聽的過程中,在現場音響和人物對話中,對事件的發生和過程進行想像,從而對事件有一個初步判斷,對這一事件產生強烈好奇,繼而引發聽眾對這一事件的關注。強烈的現場感會對受眾產生較大的吸引力。
在《總理向我問災情》這一作品中,記者利用同期聲營造的現場感讓聽眾如置身其中,從而引發共鳴,關注度自然也隨之提升。這種表現形式在該作品中均有體現。但該作品則主要是通過記者和總理的對話同期聲來傳遞新聞報道現場感的。如:
……
總理:那就是你親眼看見他們進去了?
記者:4點鐘的時候已經進去了。
總理:你們要如實向社會報道,我們的隊伍已經進去了,情況也基本掌握了。
記者:然后包括玉溪村。
總理:那個村你進了沒有?
……
整個對話簡潔有力,節奏感強,扣人心弦。總理關注災情的迫切心情,通過對話表露無遺。聽眾在總理與記者的對話中可以感受到現場的緊張氛圍,再現了一個與時間賽跑的抗震救災時空。
二、 真實性強化報道感染力
“新聞作品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達到的是什麼?總結幾十年走過的新聞道路,我終於抽象出兩個字:感染。”﹝1﹞新聞報道貴在真實,真實的事件、真實的細節、真情的流露,能夠讓聽眾深深地被感染,而這種感染,是發自內心的,不需要用多少華麗的語言來修飾的。南北朝文藝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情採》中寫道:“繁採寡情,味之必厭”,即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要以服務內容為主旨,如若缺乏真摯的情感、即使辭藻華麗,也是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這是新聞報道的特殊規律和准則。
一件作品的真實性決定了其感染力,尤其是有大量現場同期聲的作品,其感染力自然不言而喻。作品中《總理向我問災情》總時長2分40秒,主持人解說詞僅18秒,其余全部為同期聲,均為記者和總理、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現場對話同期聲,例如:
……
記者:我是川台的,我們剛剛到了寶盛…
總理:寶盛你去了嗎?
記者:我去了,我到的寶盛玉溪村,前面路斷了,車也過不去,人也堵在那兒,然后又余震不斷,所以滾石、滑坡就不停的在出現。然后我們在那看見有大概50個官兵,分成若干個小組往前走。
……
在這段同期聲中,受眾能明顯聽到總理打斷記者回答追問的細節,這一真實的細節把總理關心災區情況的急切心情表現的自然質朴。聽眾從字裡行間和總理急切的話語間讀懂政府對災情和人民群眾的關心,也展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心系災區群眾生命安全,親民務實的工作作風。作品的溫度和感染力也讓該作品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聽眾在被作品感染的同時,心也因此與災區人民、總理、共和國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新聞報道最終推動形成一股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合力。因此,“追求感染力,是一個記者的天職,也是畢其一生的奮斗目標”﹝2﹞,還原新聞事實就是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方式。
三、 口頭語凸顯報道影響力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這是葉聖陶先生對“語”和“文”關系的闡釋﹝3﹞。要評判一件廣播作品的好與劣,作品的口語化程度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判標准。廣播不同於電視、報紙,它的聲音是即時性的,停留在聽眾的耳中和腦中的時間非常短暫,因此,可讓聽眾消化的時間也非常短。如果廣播語言大量使用書面語,很有可能讓聽眾無法迅速地接收到其中的信息。所以,一直以來,廣播的口語化是廣播發展的一大趨勢。但長期以來,由於受字正腔圓的新華體的影響,以及廣播媒體大量採用同城、同質的平面媒體稿件,在對其進行簡單音聲化處理后即予以使用,這些均導致缺乏對廣播媒體自身特性的重視與發揮,廣播媒體有聲語言呈現書面化色彩鮮明、口語化被忽視的現狀。
而作品《總理向我問災情》這件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口語,語言簡潔明了,讓作品很容易入心入腦。如:
……
記者:總理辛苦!
總理:謝謝你啊,你也辛苦了。你是哪個台的?
記者:我是川台的,我們剛剛到了寶盛…
總理:寶盛你去了嗎?
……
大量口語的使用,使得這件作品通俗易懂、簡單直白。因此,也就拉近了聽眾與媒體的距離,影響力和關注度自然得到了提升。《總理向我問災情》一經播出,引起強烈的反響。四川廣播電視台等電視媒體和新華網、人民網、鳳凰網等網絡媒體均進行了轉播和轉載。這一影響力的取得不僅來自於作品重大的主題,還有其親切自然的口頭語表現形式。
四、同期聲隱含報道思想力
一篇好的新聞作品一定要有思想力,也就是說這篇報道要給聽眾帶來哪些信息,以及它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它的思想力的高度體現。
“4·20蘆山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向全國人民和世界報道災情和救災進展情況是新聞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四川廣播電視台記者第一時間冒著生命危險徒步進入震中地區採訪報道,突遇前往災區指導抗震救災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品《總理向我問災情》中,通過記者和總理、軍區司令員之間的對話隱含了豐富的報道思想性和鮮明的傾向性。例如總理和成都軍區司令員的一段對話:
……
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世明:總理,寶盛這塊我去了,這有一個大橋斷了,另外這裡有九公裡的山體塌方,徹底把道路給斷了,部隊把車全部停在大橋以南,徒步進去了,現在已經進去1100人。
總理:(總理對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世明說)你們把這個徒步的生命線要讓人守護住,這邊道路可能短時打不通,但是徒步也要守住,這樣你們人能進去,讓裡面的人能夠感覺到出得來,不能說被封鎖住了出不來了,這樣他心裡面就安定了。
……
通過對話,聽眾明顯會體會到黨和政府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立場與態度。將作品的報道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卻不漏聲色。另外,在總理和記者對話中,總理要求記者,“你把這個情況向全社會發布,講清楚”,通過同期聲對話傳遞總理主動要求新聞媒體公開災情與救災情況信息,表現出黨和政府對信息公開的重視與坦誠,對抗震救災工作的自信與擔當。這些鮮明報道思想都隱藏在新聞角色的話語中,但卻實現了加強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作用,對受眾的思想力和向心力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誠然,這件作品與記者的新聞敏感有著必然的聯系。記者突遇正在指揮抗震救災工作的國務院總理,抓住了與總理同期聲對話的新聞價值,以總理與記者的同期聲貫穿始終,營造了真實的現場氛圍,並主動要求總理為四川人民說幾句話,使新聞作品具有傳播力,既有傳播的廣度,又有傳播的深度。
參考文獻:
﹝1﹞范敬宜.感染是新聞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山河壯麗人多情》序﹝J﹞.中國記者,1996(4):47.
﹝2﹞劉保全.感染力:新聞作品生命力之所在——第16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3.5萬救命錢留給病友》消息作品賞析﹝J﹞.當代傳播,2007(2):9091.
﹝3﹞葉永濤.口頭之“語”與書面之“文” ﹝J﹞.語文世界,2014(12):1.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